分享

诸子百家的故事

 君子彭生 2015-05-04

                       鱼的快乐

庄子叫庄周,是战国时期宋国人,曾经担任过管理漆园的厂长,这个厂长是他的朋友惠子任命给他的。他的故乡在今天的山东东明,这里有漆园故址、庄子观、庄子墓、南华山旧址、方志、族谱、碑刻等等,还有庄子嫡系后裔居住庄寨村。也有人说庄子在安徽人蒙城人,这种说法不准确,战国时期宋国学术氛围浓厚,孔子、墨子、惠子都是宋国人。庄子常常在濮水边上钓鱼,濮水就流经山东东明县,庄子不可能到安徽去钓鱼,然后再回到宋国去和惠子聊“子非鱼”了。

而唐玄宗尊庄子为南华真人,这也是有依据的,只是没想到南华山不过是今天山东东明县庄子墓以北黄河大堤旁的一座小山。这座小山在清朝咸丰七年修筑黄河大堤的时候,根据 “躲墓不躲山”的原则,将南华山覆盖于堤下,仅留下一座庄子墓而已。

漆园原来是曹国的一个园子,被宋国占领后就成了宋国的地方。后来这个地方又被魏国占领了,这时候庄子找到在魏国当相国的惠子谋个出路,见到惠子给他讲了凤凰和猫头鹰的故事,惠子就让他做了管理漆园的厂长。后来宋国又夺回了漆园,庄子觉得漆园的工作太难做了,不如像鲲鹏一样自由自在的于天地间遨游,于是就辞职不干了。

 庄子的快乐是获得自由的快乐。有一次庄子和惠子在桥上游玩,微风吹得两人长发飘飘。看着桥下水中白色的鱼儿,庄子说:“这些白鱼游得从容自在,无拘无束,这是鱼才能享受的快乐呀。”

这句话看起来很普通,其实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承前启后的一句话,这里面的意思是说:通过鱼的行为和环境,就可以从心理上判断鱼很自由和快乐。庄子提出了哲学问题的一个观点:意识是事物存在的一个反映。

惠子也是个思想家,他的观点甚至要比庄子还要有逻辑性。

惠子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反应也很快,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又说:“我不是你所以不能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你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啊。”

惠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真可谓石破天惊,震耳发聩。

这句话蕴含着这样的思维:“你是你,鱼是鱼,你从哪里来,他又从哪里来。”他让后人追问了几千年的“我是谁”。

庄子这时候拿出偷换概念的本事说道:“让我们回到原点,你问我怎样知道鱼的快乐,我是在桥上知道鱼的快乐啊。”

庄子和惠子不小心进行了一场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最有名的辩论,开辟了中国人格心灵学的先河。

庄子参透了人生大道。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唁,却看见庄子两腿叉着坐在地上,一遍敲着陶盆一边唱歌,唱的很高兴的样子。惠子说,“你和妻子住在一起,她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去世了,你无情无义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子唱歌,这也太过分了吧?”可是庄子却说:“不是你想的这样,她刚死的时候,我也很哀伤。可是想想她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变成气,气变成形,形变成生命,现在又死去,这样的变化就好像春夏秋冬一样自然。现在她静静地躺在天地之间,一尘不染的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所以我就不再哭哭啼啼。”

当我们在追问“我是谁”的时候,庄子就已经说过:生命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这是天地的规律。

庄子希望自己变成蝴蝶,静看花开花落。一次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忽闪着美丽的翅膀到处悠然自得的飞来飞去,庄子高兴地把自己是谁都忘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庄周。迷迷糊糊的醒过来后,发现自己分明又是实实在在的庄周。恍惚间分不清是庄周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

庄子说:“我的生命有限,思考却不停止,以有限的生命去思考无尽的人生,我觉得有些累了。

                  骑着青牛过函关

在春秋晚期有个叫李耳的人,又叫老聃,后人称老子。老子很幸运的被选为周王室的图书馆管理员,于是在管理图书之余老子埋头苦读、自学成才,学着学着竟然通晓了天地之机,明白了万物之理,最终成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

孔子是老子的学生,这个学生很乖,是个谦虚好学的学生。据说他曾四次向老子学习。

第一次在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游历各国。当他来到鲁国时,正好遇到友人去世于是去安排丧事。出殡那一天,年仅17岁的孔子也去帮助理丧事。这一天送葬队伍正在走着,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让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过后再走。正在前面引导灵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对精通周礼的老子,他只能按要求去做。送葬归来,孔子认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礼,应该继续前进。老子便对孔子说:“日食的时候,天很黑,如同夜晚,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是不应该把别人刚去世的亲人置于这样一种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所以出殡时如遇日食,应当停下来,等日食过后再走。”年轻的孔子第一次受教,心里有些不服气。

第二次在公元前526年,25岁的孔子知识已大为长进,并且已经开始讲学了这时候孔子和南宫敬叔人一起到周朝都城洛邑(今洛阳)去跟老子学习周礼。一次,孔子提出的问题还是在丧礼方面。

此时的老子已经图书管理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当孔子满意地向他告辞时,对着眼前这位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人,老子说道:“真正有道德的总是看起来不太聪明。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骄气过多的功名欲望和喜欢自我表现的毛病。”孔子听了不以为然,毕竟意气风发,何谈急流勇退呢?

孔子第三次问礼老子的时候,是老子免官回到家乡后,地点在老子家乡苦县(今鹿邑),这时候的孔子已经40岁了,不惑之年的孔子已经学识精进,气质醇和,也收了不少弟子,也许是没有知己,大志不能伸展,孔子有时候在家呆不住,就到处寻找机会。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我听说老子被免职回老家了,老师要把收藏的书籍典册放在周王室的图书馆里何不让老子帮帮忙啊”,孔子一听觉得主意不错。、

在这里孔子也许是有私心的,藏书多,学问大是建功立业的一个基础,这也许是孔子借此求得上进的一个理由把。

于是,孔子带着子路和竹简帛书来到了苦县,见到老子说明来意,老子推荐。老子想也没想拒绝了。老子之所以拒绝,不仅是因为周王室藏书已名存实亡,更因为此时的老子已经通晓了天地之机,明白了万物的诀窍。孔子想说说自己去藏书的理由,孔子越说越多,老子有些不耐烦了,就打断他的话说:“你讲讲要点吧,任何思想观念都有自己的要点孔子不加思索回答说:“六经的根本在于仁义。我就是以仁义为标准来衡量一切事物的。”

老子听了轻轻一笑,问道:“仁义是人的本性吗”

老子的意思是说:“孔子啊,你明白人的本性吗,你知道人从哪里来,又要到那里去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哪?”

孔子答道:“君子不仁便不成其为君子,不义便不能生存。仁义是人的本性。”

孔子这话只是说了君子的行为原则,对人性还没摸着门,直到后来孔子说“诗三百,思无邪”的时候,才不经意的说出了人的本性。

 老子说:“请问,什么叫仁义?”

 

孔子回答说:只要做到“无邪无怨不偏无私这四点仁义大体就做到了。”

老子缓慢地摇摇头说:“你说的仁义会被别人利用而变成不仁,有的人这样做又变得迂腐这都是欲望和名利在作怪,不如一切都放下吧。

孔子没达到目的,又不能理解老子的用意,40岁也许是真正的不惑之年吧。

孔子50岁的时候老子还在,年龄最少80了吧这时候老子已经知道了“道为先天混成之物”。而孔子正在为一生的不得意而叹息,他不明白真理在哪里。当听说老子已经明白天道的时候,孔子决定再一次求教,这次是为道而来。

老子看到孔子便问他:“我听说你现在已经成了贤者,你也已经懂得了天道吗?”

孔子一半是谦虚一般是迷茫的回答:“还没有懂得天道。”

老子问:“你是从哪里寻求天道的呢?”

孔子说:“我从礼仪和规制来寻求天道的”,“我从阴阳的变化中来寻求天道的还没有得。”

老子说:“你的方向对,但是阴阳之道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用语言说不出来,是一般的智慧所不能理解的。所以你在礼仪和书籍上寻求大道,又怎能得道哪?即使得了道你又怎样说给别人听哪?道是用心来体悟的啊?

老子接着说:“你所宣扬的仁义不过是人们住的旅馆,住上一晚两晚还行,而真正的大道是没有形状的。”

回到住处,孔子一直在琢磨老子所说的大道,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一句话也不说这正是《庄子·天运》记载:“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

孔子的弟子们看到孔子这样,知道他是受了刺激,便问他:“老师见到老子有什么收获吗

孔子回答说:老子所讲的道,就像是龙,合起来成一体,散开来成云彩,乘驾云气而翱翔于天地阴阳之间。我正在寻找这种道啊。”

老子是孔子一生的导师,直到韦编三绝的时候孔子也没明白老子的道。

大概85岁的时候,老子乘上当时比较先进的交通工具大青牛离家出走,当来到函谷关的时候,遇到了尹喜。

在春秋战国时候,诸侯混战,每一个关口都有重兵把守,尹喜是函谷关的关长,也是个有用的人才。尹喜有个本事那就是会看天地之气。有一天尹喜登上城头看见一片绵绵延延的紫气从东而来,尹喜知道这是圣人之气,于是就天天盼圣人到来。

这一天老子来了,骑着青牛,白眉如垂绦,一脸祥和,眼神深邃的像大海,像天空,像奔腾的天河水。

尹喜紧紧牵着老子的青牛,生怕老子绝尘而去,好不容易遇到圣人啊,尹喜想和老子谈谈天说说地,听听圣人的教导,通晓天地之道。

可是老子已经到了大音希声的境界,也不想多谈,他觉得任何语言已经是多余的,就对尹喜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不懂得所谓的道,你还是自己悟吧?于是执意要走。尹喜苦苦哀求希望老子能住几天,并说给老子补上出关的通行证,老子便住下了。

尹喜对老子说:“先生是个圣人,后人也想知道你的思想,请先生给我传授大道吧。”

老子稍加思索洋洋洒洒的写了5千字交给尹喜,后人称为《道德经》。尹喜读了道德经手舞足蹈,欣喜若狂,沉浸在天地之间,畅游在自由之中。五千言字字珠玑,如金如玉。当他读到“上善若水”时明白了人该怎样生存;他读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时,他明白了道是清气,是正气;当他读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他明白了道从无中来,事物从无到有。 

老子看到尹喜的神情知道他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就对他说:“文字是一叶扁舟,当你乘上它到达彼岸的时候,就请放下它,信言 不美,美言不信”,忘了文字,道就在你的本性中。

同时期的老子和释迦摩尼佛两位伟人同时表达了这个意思,释迦摩尼佛说我从未说法,法莫外求,文字是到达智慧彼岸的一棵芦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