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 (三)阅读下文,完成6-8题(8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3)具以情告。( 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8.请用一个七字成语形容周处改过自新的可贵。(2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9-11题(6分)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273300 书黄筌画雀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9.上文作者是 1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验之信然。 B.虽画师且不能。 C.乃知观物不审者。 D.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11.本文揭示了一个艺术创作规律,那就是: 6.(1)希望(2)于是(就)(3)把(4)但是(可是,却)7.况且一个人就怕不立志,(如果确立了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8.浪子回头金不换。9.宋 2014年山东省淄博市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 10.阅读下面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桓公明日弋①在廪,管仲、隰朋②朝。公望二子,弛弓脱釬③而迎之曰:“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夫唯有羽翼以通其意于天下乎?今孤之不得意于天下,非皆二子之忧也?”桓公再言,二子不对。 桓公曰:“孤既言矣,二子何不对乎?”管仲对曰:“今夫人患劳,而上使不时;人患饥,而上重敛焉;人患死,而上急刑焉。如此,虽鸿鹄之有翼,济大水之有舟楫也,其将若君何?”桓公蹴然④逡遁⑤。 管仲曰:“昔先王之理人也,盖人有患劳而上使之以时,则人不患劳也;人患饥而上薄敛焉,则人不患饥矣;人患死而上宽刑焉,则人不患死矣。如此,则四封之内视君其犹父母邪!四方之外归君其犹流水乎!” 公曰:“孤之闻二子之言也,耳加聪而视加明。” 公辍射,援绥⑥而乘。自御,管仲为左,隰朋参乘。 (选自《管子·戒》) 【注释】 ①弋:泛指射猎。 ①弛弓脱釬而迎之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人患死,而上急刑焉”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诸葛亮《出师表》) C.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4)请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管仲和齐桓公在本文中的表现。(2分) 答: (5)管仲的民本思想,是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关键。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一些体现民本思想的语句,请写出其中的一句。(2分) 答: 10.(1)①放松,这里指卸(放)下 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 (二)(8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注释】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必先苦其心志 ③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 11.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译句: 12.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答: 13.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2分) 答: 10.答案:①使……痛苦;②就;③追寻踪迹;④却。评分:每小题0.5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我偶尔得到一点食物,像生肉这类美食(或美食)不敢私自享用,把它献给您。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2.答案:甲文中的舜等人历经磨难而变得内心警觉、性格坚强、才能增强;乙文中的老虎沉湎于“瘙痒”及美言美食的享受。评分:答对一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示例:甲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或通过举例和道理论证),乙文运用借事寓理的写法(或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方法)。评分:答对一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空。 C.或异二者之为。 11.翻译句子(2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译句: 12.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语句中加点部分。(3分)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3.文中的“迁客骚人”之所以“览物之情”有所不同,是因为他们 14.下面句子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相近一项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文言文阅读(11分)10.B(2分)【解析】考查文言实词,一般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本题考查文言文的一词多义,一般说来,诸多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做这种题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如A项的“一”有两个意思,前者是全、都的意思;后者是表数词。B项的“去”意思一致。C项的“或”有两个意思,前者是“或许”的意思;后者是“有时”的意思。D项的“而”意思有四个:表转折,译为“但是”;表顺承,译为“就”;表修饰,译为“……地”;表并列,译为“……和……”。前者表顺承,后者表转折。故答案选B项。1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前人对它的描述很详尽了。(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意思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如“观”在这里是“景象”的意思,“备”有“详尽”的意思。再带入句中翻译就比较简单了。12.示例:运用比喻,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碧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月圆水清的特点。(评分:3分。能答出“比喻”1分,品析景物特点2分,大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静影沉璧”是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赏析是说明此处比喻手法的作用。13.参考答案:以物喜,以己悲(或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选文,根据文意从文中找关键语句,如古仁人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迁客骚人”的心境正好相反,为“以物喜,以己悲”。14.B(2分)【解析】本题是一道课外拓展题,考查文言诗词的积累和运用。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感情相近的诗句,首先要了解该语句的思想感情是有关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再仔细阅读选项,揣摩其思想感情。找与之相近的诗句。 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2 李孝子传 袁枚 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①,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泣曰:“养亲,儿取也。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遂弃书史,勤耕作,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已甘食淡焉。母病喉,勺饮,喀喀②不下者三昼夜矣。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以针曰:“哀而子之孝也。”觉,一汗而愈。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孝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处独完。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273300 李传鹏 相传其幼时,居父丧,寝苫块中,哀号三年,每出入,邻人指曰:小孝子,小孝子。盖其天性然也。乾隆三十年,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论曰:《孝经》一书,圣人所以为人子训者至矣。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孝氏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中庸曰:“率性④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不然,慈乌反哺,羔羊跪乳,使彼所读何书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卷二十七》,有删节) 14.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母病喉,勺饮(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 B.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已甘食淡焉。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C.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D.而李孝氏子独因孝以废书。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孟子·公孙丑下》)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养亲,儿取也。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译文: (2)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译文: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你的理解用“/”断开。(2分) 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二)(12分)14.(1)勺:用勺子。(2)事:侍奉,伺候。(3)然:这样。(3分,每小题1分)15.C(C乃:副词,于是,这才。A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于主谓短语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D以:连词,表因果/介词,表凭借)(2分)16.(1)赡养(供养)父母,是儿女的职责。做儿子的不能供养母亲,却要凭借(依靠)母亲养活儿子,儿子怎么能心安!(3分,“职”“乃”“何”各1分)(2)古代那些能遵循本性做事的人,是不用等待教化(教育)的。(2分,定语后置、“俟”各1分)(句意不完整,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17. 大 吏 闻 于朝/ 建 坊 曲 江 里/ 立 祠 其 旁(2分,每处1分)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 (二)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译文: 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答: 7.答案:D 评分:共3分。答对得3分。8.答案:①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014年山东省泰安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五、(8分,每小题2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的文字,完成22—25题。 22.下列全都表现秦王蛮横的一组句子是( 2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4.下列对选文的写作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5.下列篇目与选文反映的社会背景相同的一项是( 第Ⅱ卷(表述题共70分) 六、(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6-28题。 卖酒者传 魏禧 聚饮者日:“吾侪③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 卖酒者日:“几何数?”日:“子母④四百金。”卖酒者日:“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⑤。 【注释】①平事,商量事情。②咨嗟:叹息。③侪:cMi,同辈,同类的人。③子母:利息和本金。⑤责券:求取证据。⑥橐:tu6:口袋,名词作动词,“用口袋装”的意思。⑦酬,这里是“花费”的意思。 2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3)甲逾期不肯偿,将讼。逾:____ 2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译文: 译文: 译文: 28.选文表现了卖酒者的哪些品行?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条说明。(4分) 答: 五、22.D 23.D 24.B 25.C 乡里有人多次聚在一起饮酒,商量事情不能决断,相互叹息。卖酒的人询问道:“诸位为什么多次聚在一起饮酒,相互叹息呢?”聚在一起喝酒的人说:“我们为某甲向某乙借贷提供了担保,某甲超过期限不肯还贷,将要被起诉。如果被起诉就会倾家荡产,事情就会牵连到我们,我们几家人就不得安息了!”卖酒者询问:“你们担保了多少钱?”他们回答:“本息一共四百两。”卖酒者说:“这有什么发愁的呢?”立即拿出四百两帮他们偿还了贷款,并不求取借据。有个用口袋背着很多东西在路上行走的人,遇着下大雪,不能继续前行。听说卖酒者是有德行的人,快步走到他家寄宿。雪一连下了几天,卖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赌博,并把赢来的钱拿来买酒买肉一同吃喝。客人大多时候是睹输了,私下不高兴地说:“卖酒者竟不是有德行的人吗?然而我已经输了,还要大吃大喝,花费从我这赢的钱。“雪停之后,客人兑现了赌博所输的钱,准备出发。卖酒者笑着说;“哪有主人竟用客人的钱买酒肉的道理?天气非常寒冷,不以博奕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卖酒者把从客人那里赢来的钱如数还给了他。 2014年山东省威海市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1 题。(8 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 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为学》)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①西蜀之去南海 B.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D.①贫者自南海还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子何恃而往 B.①以告富者 C.①犹未能也 D.①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 分) 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译文: 11 答: (二)阅读围绕“学习”来展开议论的语段,完成12-13 题。(4 分)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①而二螯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①跪:蟹脚。 ②螯:蟹钳。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译文: 13.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寓示了什么道理?(2 分) 答: 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去国怀乡/西蜀之去南海 C.而或长烟一空/一鼓作气 1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4.“古仁人”是怎样的一种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2分) 答: 【乙】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注释】①永之氓:永州的百姓。氓,泛指百姓。②绝:横渡。③寻常:古代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泛指长度短。④何以货为:还要钱干什么呢?货:钱财。何……为,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⑤得不有:能不有。 15.下列成语中的“济”与“已济者立岸上”中的“济”含义相同的是( A.济世安民 16.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17.请联系当今某些社会现象,谈谈这则寓言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答: (二)(共12分) 2014年山东省德州市 (二)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往来无白丁(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 15.从本文中找出与《行路难》中“今安在”句式相似的句子。(2分) 答: (三) 项籍字羽,下相人也。家世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梁怒之。籍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皆已。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帝东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无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11),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惮籍。 ----节选自《汉书》 16.解释下面 加点的词。(2分) ①封于项( 17.翻译 下面的句子。(2分) 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答: 18.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项羽是哪些与众不同之处。(2分) 答: 19.李清照《夏日绝句》和杜牧《题乌江亭》对项羽“乌江自刎”的看法大相径庭,你认同哪种?说明理由。(2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答: 13.答案示例:①平民②音乐 2014年山东省聊城市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一)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7.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2分) 答: (二)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②质何敢望③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④矣!”闻者为之缩颈。 答: 5.①大约 2014年山东省临沂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 鸟 【清】戴名世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①有声口官口官 ② 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③,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④,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⑤,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注释】①日:有一天。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去地不五六尺( 1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人手能及之 B. 雏且出矣 C. 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 D. 不知其何鸟也 1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译文: 13.作者通过二鸟“托身非所”致死的不幸遭遇,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二)文言文阅读10.(2分)⑴ 距离(离开) 2014年山东省莱芜市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4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长跪而谢之( ③亲尝教以兵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C.休祲降于天 D.若士必怒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译文: 13.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2分) 答: 1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3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10.(4分)答案:①道歉 11.(2分)答案:C 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扶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③。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有删改)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氢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吴会:吴国。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C.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曹操比于袁绍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D.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10.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诸葛亮分析政治形势认为刘备不可与曹操较量,也不可谋取孙权。 B.甲文中诸葛亮除了分析政治、军事、地理因素外,还特别强调要爱民和用贤。 C.乙文中写诸葛亮“乃建奇策“,这里的奇策就是甲文中“外结好孙权,内此伏彼起政理”。 D.乙文中孙权因为一向心服刘备同,又敬重诸葛亮的奇才和儒雅,所以派兵帮助刘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四、(共19分) (一)阅读第Ⅰ卷中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 11.将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译文: 译文: 12.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甲乙两文刻画的诸葛亮形象的异同。(2分) 答: 8.A. 2014年山东省枣庄市 二、阅读(共50分) (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8——13题。(18分) 【甲】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侵晓窥檐语( (3)芙蕖则不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下列叙述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 B.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 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文: (2)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译文: 12.【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 13.【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3分) 答: 8.(1)临近拂晓(2)多(3)这样(4)往,到9.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