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iyibin 于 2015-1-18 12:17 编辑 《全民学乒乓之横拍篇》第一集:横拍握法(4)【文字动图版】 四、横拍的深握、浅握、发球式浅握 横拍有深握、浅握、拳握三中握法,前面两种握法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拳握由于稳定性差已被淘汰。 ![]() ![]() 1、我们先来看一下横拍深握的握法 深握:横拍深握拍柄握的比较靠上,中指扣在拍肩处,虎口和拍肩紧紧贴住。 深握在正手发力的时候,食指要协助发力,可以稍微向上移动一点帮助压住拍型。反手攻球或快拨的时候,大拇指要稍微向上移动帮助压拍。 ![]() 深握的优势在于,击球的稳定性高,拍型不易变形,上台率高,适合快攻打法,但是在正反手切换的时候,由于手指比较靠上,拍子捏的较紧,不便于正反手的切换。 因此横拍深握又分为深握正手利和深握反手利两种。 ![]() 深握正手利:虎口的位置偏向拇指。深握反手利:虎口的位置偏向食指。 我们来看一下深握正手利和深握反手利的握拍上面的区别: 深握正手利的虎口偏向食指,拍面紧紧贴着大拇指,利用大拇指作为受力的支撑点。 深握反手利的虎口偏向大拇指,拍面紧紧贴着食指,利用食指作为受力的支撑点。 ![]() 对于初学者而言,横拍深握能够比较好的让初学者固定好拍型,让手腕不会乱翻动,从而稳定的击球,更好的体会小臂挥动和转腰。一旦手臂力量起来了,手腕稳定性增强了,应逐渐的改为浅握,这样更利用今后搓球技术、弧圈球技术、发球技术、台内球技术的学习。 2、浅握:横拍浅握拍柄握的比较靠下,中指位于拍柄处,虎口轻微贴住拍肩。 ![]() 浅握的好处是,正反手切换自如,手腕转动灵活,便于制造旋转和摩擦,利用手腕的爆发力可以增强球的力量、速度、旋转。特别是在搓球、削球、弧圈球、发球时比较明显。但是由于浅握握拍比较松,因此球拍的稳定性相对于深握而言更难控制,如果手腕没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极强的手感,浅握容易造成击球的失误。 ![]() ![]() 【待续】 推广排行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