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5/5/5 10:58 编辑 长期咳嗽不愈都起源于风寒反复入侵潜伏
长期咳嗽不愈的患者,其中绝大部分都起源于多次反复感冒发烧后,没有按照《伤寒论》辩证服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温热药祛除风寒,反而去吊水注射抗生素,或者是马马虎虎地吃一点VC银翘片、板蓝根、清开灵等治疗风热感冒的寒凉药.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寒凉药[1],固然发烧可以被一时压制,咳嗽嗓子痛等等似乎也一时缓解了,但是寒气也就因此被引导积累到了体内。多次反复后寒气更是一次次地反复叠加,并深入到《伤寒论》六经辨证里面所说的少阴证而长期潜伏了。
按照《伤寒论》的观点,太阳主表,所以最初感冒发烧往往是属于太阳证,如果太阳证阶段没有及时正确地对治,反而误治或失治了,就很容易进入少阴经。因为太阳和少阴互为表里,通过表里相传的关系,太阳证就很容易转化为少阴证,而少阴证一般是不会发烧的。所以表面上看似乎感冒发烧被治愈了,而按照《伤寒论》的观念看,实际上是被转化为“伤寒坏证”了!
《伤寒论》里面,其实有许多许多“隐台词”,显台词是关于战术性的“棋谱”,而隐台词往往是关于战略性“棋谱”布局的指导性意见。《伤寒论》一书,实在应当被称为“医家之绝唱”,微言大义啊!
如咳嗽一门,在《伤寒论》里面是列入“少阴证”篇章里面的,是故咳嗽的本质理所应当地列入“少阴证”而加以认识,这就是《伤寒论》的一个弦外之音和战略布局。而附子细辛汤.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证的专方,按照少阴证里对治咽痛的方法,加上了“桔梗、甘草.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炙甘草”。而痰饮,就是吐出带有许多粘性白色泡泡的痰液,那是寒湿积聚所致,《伤寒论》是用“小青龙汤”对治的。故将《伤寒论》三方合用,故每显奇效。
笔者有一位三十多年以前的友人,前年被西医开刀切去了咽喉,说是“咽喉癌”,其实就是长期反复地寒气聚集,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一次我去拜访了他,还是让他吃了若干副寒咳汤祛除寒气,并告诉他说,晚来了一步,如果再早上两年,你的喉完全可以免去了这一刀!
还有寒气积累在上焦肺系统,造成的系列问题,如气喘、哮喘。呼吸道顽固性炎症:鼻炎、鼻窦炎.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鼻窦炎、咽炎、扁桃体发炎、气管炎、老慢支、长期吐清痰甚至于黄绿色的脓痰(意味着出现了顽固性化脓性病灶),其治疗方法仿此,恕不详叙,到底这不是这方面的专著,仅提供一个正确思路而已。 [1] “清开灵颗粒”的成分:【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本品用于外感风热时毒 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 烦躁不安 咽喉肿痛 舌质红绛 苔黄 脉数 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感冒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咽炎 急性气管炎 高热等症属上述证候者【主要成分】胆酸珍珠母 猪去氧胆酸 栀子 牛角 板蓝根 黄苷 金银花。(百分之百的一个寒性药,是按照西医概念开发的清热解毒的感冒药!)
○少阴咳嗽的特点
所以从《伤寒论》的观念出发,把风寒咳嗽归入“少阴咳嗽”是一个明确而合理的定位,这个定位有助于认识风寒咳嗽的本质,指导拟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少阴咳嗽的特点,难以辩证反复发作,长期潜伏极其阴险!它在正气旺盛时潜伏,正气亏损时发作,天气温暖时潜伏,稍有受寒时又发作。咳嗽可从儿时开始,一直咳嗽到老死。无数的“老慢支”均属此列,反反复复,百药无效。
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咽喉部、天突穴直到膻中穴一带寒气聚积,自觉这一区域很冷,而且特怕见风受寒。一旦此处受寒,很容易诱发。
从足少阴同一经而言,从咽喉部沿着经络下传,进入到肾脏引发肾炎。再从手太阴肺经而言,也可以逐步地深入,从气管到支气管,进而侵犯肺叶。阴寒反复在肺部沉积的结果,影响了肺部的气血循环机制,进而会产生阴影等,长此以往,就可能引发肺癌。这个演变过程,往往会有十年到二十年的过程。当患者真正的被“癌”了之后,又有谁能拿得出真凭实据,能认定是西医惹的祸?
从同名经而言,可以传变到手少阴心经。伏寒侵犯到心肌,引起西医所谓的“病毒性心肌炎”。据笔者的临床观察,阴寒侵犯到心肌的绝不在少数人!而金银花、连翘二药,就进心经,故感受风寒,马马虎虎服用Vc银翘片,就会将寒气引狼入室,引进到心脏呢!按西医理论治病就是这样的后果。
先用抗菌素不断地治标,使患者,乃至整个社会全部产生错觉,还以为抗菌素真的有效。然而在消炎之后,阴寒趁机得以潜伏。当阴寒累次叠加并深深地潜伏之后,“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总会有爆发的一天。从而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如果将寒气比作为“地雷”,则抗菌素的作用就是“埋地雷”,并且将“地雷”深深地埋下去,再加以伪装!
有朝一日“地雷”爆炸,发展成了癌症,而这个正是西医所希望看到的,那就“放疗”、“化疗”一通,把你送上了断头台,巨额费用还得让你乖乖地买单!
实际上啊,阴寒沿着少阴一路悄悄地潜伏,以求一逞,是伤寒系列疾病之中最最阴险不容易发现,而且不容易对证下药的大敌。
自从西医与抗菌素占据国民医疗主流体系之后,《伤寒论》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仲景翁时代闻所未闻的一切,现在天天上演。如果仲景翁再世,看到了两千年之后的徒子徒孙们居然也效仿起西医的“吊针天下”,会作何感想呢?
为了奋起反击,吾人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向老祖宗讨教,踏踏实实地体会《伤寒论》里面的“微言大义”,仲景翁的397法、113方,给出了立法立方的大原则,但是绝对没有限制后人,只能用这一些方与法。(不曾限人以方法,仅仅示人以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