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癌---中医辨治

 程宇宏 2015-05-05

【乳腺癌早期医案】女,72岁。1985年7月初诊。

病者乳房肿块已近2年,近半年来肿块逐渐增大,且有牵痛引及腋下。经顾师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胡桃小肿块,约2×3×2cm,要求病者及早手术治疗。经术后病理检查为单纯癌,根治术后发现已有一枚淋巴结转移癌。术后化疗8次,持续服用疏肝理气、养血柔肝中药(柴胡青皮陈皮香附、八月札、当归白芍、乌药、枳壳、山慈菇、白花蛇舌草等),同时注重心理调摄,保持乐观情绪。迄今随访12年,生活正常,未见转移和复发。

按:根据有关实验表明,乳癌的转移与凝血机制有一定关系,高凝状态的血液理化性状,有利于癌细胞着床和种植,也有导致癌转移的趋势。高凝状态的血液与中医“血瘀”相关,根据“气为血帅”的理论,气滞是形成血瘀证的重要病理机制,理气有助于瘀血消散,因此顾师对早期单纯乳癌重用疏肝理气、解郁化痰,发挥了抗癌转移的作用。同时注重心理调摄,起到了调节机体免疫状态的疗效,从而使本案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续。                                                            

【炎性乳腺癌医案】女,40岁。1989年5月初诊。

1988年底右乳肿块2周余,肿块迅速增大,疼痛,皮肤充血,右外上象限肿块6×4cm,肿块质韧硬,肿块与皮肤粘连,肿块表面皮肤水肿,局部轻度触痛,曾作钼靶摄片,提示右乳炎性包块。入院后先予抗生素及中药治疗,肿块不见缩小,皮肤转暗红。拟诊右乳炎性癌可能,即作右乳肿块切除,病理切片证实为右乳炎性乳癌,进一步作乳癌根治本,腋下淋巴均有癌转移。术后虽用化疗。但仅半年,右乳切口周围发生皮肤转移结节,上肢肿胀,患侧胸壁皮肤广泛触痛,即重用清热解毒、佐以化痰散结中药(柴胡当归、生地、赤芍、白花蛇舌草、鹿含草、益母草、山慈菇、夏枯草、半枝莲、蒲公英、生甘草等)治疗,中局部疼痛减轻,病情得到控制。后因肺部转移,呼吸衰竭而死亡。按:炎性乳腺癌的恶性程度是乳癌中之最,手术、放疗、化疗均疗效不佳。中医辨证与邪热瘀毒有关,故顾师治疗主张重用清热解毒。药理实验证实,清热解毒药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能抑制病毒,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对实验性动物肿瘤有一定的抑制率,对放、化疗有增效作用。瘀毒常互结为患,因此清热解毒方药常伍同活血化瘀。活血化瘀类药物可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液循环中停留、聚集和种植,从而降低乳癌的转移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强血管通透性,改善实体瘤的局部缺氧状态,使更多的致敏淋巴细胞到达肿瘤部位发挥其抗癌作用,也能提高放疗或化疗的敏感性。本案顾师取清热解毒为主、祛邪为先、祛邪可以安正,祛邪可以固本,体现了顾师寓辨病于辨证之中,用药立法,灵活构思的特点。                                                                        

【晚期乳腺癌医案】女,76岁。1989年4月初诊。右乳房肿块有馒头大小,肿块质地坚硬,表面皮肤已有破溃,少量出血及渗液,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入院后作右乳单纯切除术,术后化疗2次。由于病者化疗反应较大,白血球计数持续低下,且伴有频繁恶心呕吐,因此不再坚持定期化疗。患者体质极度衰弱,面色少华,头晕神疲,四肢乏力,苔薄舌淡胖,边有齿痕,脉细无力。顾师辨证正气大虚,无力祛邪,治宜扶正固本,以益气健脾为主:黄芪党参当归黄精、枸杞子、白术、谷芽、茯苓、白花蛇舌草、鹿含草、砂仁大枣陈皮鳖甲。服药1个月,食欲渐增,精神倦怠明显好转,且能做点家务,血象检查也恢复正常。病者惧怕化疗,要求中药治疗,经上药加减治疗3个月后,腋下肿大淋巴结变小,脉苔正常,精神亦佳。迄今随访治疗5年余,未见转移和复发。

按:病者晚期乳癌,高龄体衰更不耐化疗,因此术后两次化疗即难以为继。顾师认为,乳癌晚期并非无毒可泻,而是正气大虚,无力祛邪,扶正固本、补养气血、益气健脾,对本病有积极治疗作用。本案病者服药3个月,不但正气康复,腋下肿大淋巴结也趋缩小,显见扶正固本对晚期肿癌患者的治疗有不容忽视的临床价值。        

乳腺癌治疗纪实  李某某。女47岁,河南郑州人。2014年初感觉到左乳房胀痛,触摸有较大的硬块,目视到有肿块的地方颜色发青发紫。后由于疼痛难忍,于2014514日在郑州医学院拍片检查,诊断为乳腺癌早期,医院建议手术,因其身体弱,又特别相信中医,恰逢我在漯河永福堂坐诊,经朋友介绍。医院检查报告刻诊:面略黄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平时性格急躁,自小身体较弱。检查:左乳房上半部有一鸡蛋大小硬块,触之略硬,疼痛难忍,边缘不规则,属乳腺癌早期症状。右乳房上半部有一硬币大小结块,质地不硬,边缘基本清晰,属乳腺增生症状。患者害怕至极,我告曰:此病发现较早,完全可以治愈,把心情放松,配合治疗即可。此病中医认为是肝气不疏、痰气郁结兼血瘀。我给你开一方,先止住疼控制着病不再发展再说。

处方:陈皮100g   夏枯草100g   浙贝30g   蚤休30g   公英50g  元胡30g  川楝子10g   生黄芪30g   当归15g   海藻30g   昆布30g   甘草30g   白芍30g   穿山甲10g   生麻黄10g   鹿角片30g

7剂,水煎服,日三次,同时配服乳消丹。

再诊,患者高兴的说:老师,药喝到第5剂时就不疼了,请继续出方治疗。

处方:陈皮100g   夏枯草100g   浙贝90g   卷柏90g   蚤休30g   公英100g   元胡30g   川楝子10g   生黄芪60g   当归15g   党参50g   海藻30g   昆布30g   甘草30g   白芍30g   穿山甲10g   生麻黄15g   鹿角片30g   生半夏30g   

水煎服,日三次,同时配服乳消丹。

用药后检查报告

三诊:患者更有信心了。说:老师,我喝到第13剂时,病变位置的颜色已变回正常肤色了,后背处原来和左乳房对应位置起的一个大的结块也消失了,就是食欲差些,不想吃饭,无力,困乏。效不更方,原方加减。

处方:陈皮100g   夏枯草200g   浙贝90g   卷柏90g   蚤休30g    公英100g   元胡30g   川楝子10g   生黄芪100g   当归15g   党参50g    海藻30g   昆布30g   甘草30g   白芍30g   穿山甲10g   生麻黄15g   鹿角片30g    生半夏30g   炒三仙各30g   .1

10剂,水煎服,日三次,同时配服乳消丹。

2014616号检查报告。

这次处方后刚过10来天,患者来电告曰:老师,这个方子的药我喝到第10剂时左乳房就开始疼了。中间感冒停了三天药就不疼了,刚开始喝两剂又开始疼了,有时疼的受不了。我告之:此乃是药力直达病灶散结的现象,可忍的时尽量忍着,忍不住了可以把一剂药分四到五次喝完疼痛就轻了治病肯定会有些痛苦的,呵呵。

30剂药患者刚服完,就跑到医院做了检查,一拿到检查报告就迫不及待的把检查报告传给了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老师,你看检查报告(附第三次检查报告),硬块缩小了三分之一还多,太不可思议了。您再给我开个方吧,散结时再疼我也会忍住。我笑曰:原方不动,续服30剂,就别再喝苦水子了。只需服用乳消丹1年到2年即可。

此病之所以治疗效果显著,主要是辩证准确、用药精到。重病要用重剂,开郁散结之药超出常规用量,药力才能直达病灶,一鼓作气,扑灭癌势,取得良效。治疗过程中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标本兼治,祛邪同时固本培元,扶持正气,胃不适时健其脾胃,平衡兼顾乃治癌之道。(古道瘦马写于20147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