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高更一起恋上大溪地

 鬼手佛心 2015-05-05

假如没有高更,它也许是颗南太平洋上被灰尘遮蔽的黑珍珠;假如没有“大溪地”这么一个朗朗上口的美丽译名,“塔希提”或许就不那么容易被人记住。幽深的海水在这里变得清亮,凭海临风,让你永沐四季如春。



· 高更 ·


保罗·高更,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高更虽然生于繁华的法国巴黎,但他把绘画的本质看作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创造,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那种通过反复写生而直接获得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



保罗·高更 | 1848.6.7-1903.5.8


和大多数同时代的艺术家相比,海员出身的高更在探索上更大程度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特别是他对南太平洋热带岛屿的风土人情极为痴迷。




出于对欧洲文明和传统艺术的怀疑,高更索性离开欧洲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和土著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以率真、单纯化、近于原始艺术的造型和配色 ,表示大自然提示带给他的感受和他对岛上“大自然的宠儿”的心仪倾慕。




1893年11月,高更举办了他的《大溪地人》画展,以失败收场。巴黎文明人的嘲弄又使他返回大溪地。这样,便有了今天广为人知的脱去了文明的衣服,独身一人赤裸裸地置身于伟大的自然之中的高更的传说。



病魔和家庭丧女的不幸使高更想到自杀,得救后画了一幅传世杰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创作环境


旖旎风光


“大溪地”(Tahiti)其实是港台地区的译名,中国大陆官方的正式译名是塔希提,只不过笔者更喜欢叫它“大溪地”。这是一个位于南太平洋中部法属波利尼西亚社会群岛中向风群岛的最大岛屿。这里四季温暖如春、物产丰富。


早年大溪地的旅游海报


大溪地因其秀美的热带风光、环绕四周的七彩海水,而被称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也管自己叫“上帝的人”。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当然也是广受欢迎的旅游胜地,只不过当年高更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还颇为原始,除了原住民,鲜有人至。因此我们不得不为艺术家的眼光叹服,也感谢他的作品让世人找到了这处人间天堂。



亲近自然


由于远离大陆,人口稀少,大溪地一直保持比较好的自然生态,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清澈的蓝蓝海水下,各种生机勃勃。





美人如织


了解美术史的人都知道高更在大溪地有个“小妻子”,虽然这里的女子没有白皙的肤色,没有夸张的蛮腰,但是健康的麦色,自然丰腴的体姿和野性奔放的眼神,我想当年都让当时人到中年的高更那颗小心脏一再悸动。



1910年的大溪地女子 | 摄影:吕西安·戈捷



复古照片里的大溪地女子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姑娘虽然主动投怀送抱,但绝不是利益的驱使看中其实也蛮潦倒的高更的钱,这只是当地的风俗以和远方的客人同眠为荣(请不要以现代社会的伦理观念来看待,在比较原始封闭的民族族群里这种风俗并不少见)。




事实上,高更在大溪地的妻子比上面这些姑娘都要年轻,是你想象不到的十三岁!




转自Artvoi




世间的每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欢迎来到小艾的艺术世界。


请点击文章右上角按钮,将您喜欢的内容分享至朋友圈。
也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我
1
)点击最上方的[艾艺术]公众号
2
)查找公众号[艾艺术]

回复'1',了解艺术家的故事
回复'2',看看好展览
回复'3',鸡汤美学理论
回复'4',有趣好玩的艺术历史
回复'5',艺术与设计、时尚

回复'6',著名艺术收藏家的故事

回复'7',艺术电影与书籍推荐

回复'8',建筑是门艺术

回复'9', 有情有艺 - 情人节特别制作

回复'10',也来聊聊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