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14.《孔孟两章》教学设计

 缘来1 2015-05-06
14.《孔孟两章》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第11周五——第12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译读课文,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孔子、孟子的仁政思;【教学重难点】;1.自学课文,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2.学习孔子与孟子的说理方式;了解二人的治国主张;【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讨
14.《孔孟两章》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第11周五——第12周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学习了解孔子、孟子的仁政思想及政治主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译读课文,学习孔子和孟子运用比喻、排比的方式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孔子、孟子的仁政思想及政治主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古代圣人的语言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1.自学课文,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孔子与孟子的说理方式;了解二人的治国主张以及仁政思想。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讨论法 点拨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并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了解孔子的仁政思想和政治主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译读课文,学习孔子运用比喻的方式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孔子以德治国、以理服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文言多义词与文言句式的辨识和积累。
2.了解孔子的治国主张及仁政思想。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历史散文不同,先秦诸子散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先秦诸子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三.朗读感知:
1. 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2. 听配乐朗诵,正音:
颛臾(zhuānyú) 冉rǎn有 虎兕(sì)出于柙(xiá) 龟兔毁于椟(dú) 社稷(jì)之臣 费bì 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
3.教师朗读指导,注意人物语气的变化,尤其是孔子面对弟子们推卸责任时,对他们义正词严的指责。
4.学生分组自读。
5.全班齐读。
四.疏通文意:
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借助课下注释以及学案预习翻译课文,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把握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省略句、判断句等特殊句式,“无乃??与”“何以??为”等固定格式及“是、疾、止、见、相、过”等词语的意思。(见辅助课件)
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何以伐为?
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⑤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将自己结合注释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向本组同学提问,小组内自行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向老师提出来,教师点拨解决。
4.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五.文本探究:
1.文章中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该不该伐颛臾
2.哪些话表达了孔子的态度?他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
“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的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责怪。
“何以伐为”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该攻打颛臾的理由,反对征伐。颛臾是受先王之封,不可伐;是鲁国的附庸,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不当伐。这三条理由体现了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
3.为了说明冉有、季路应对季氏的行为负责,孔子引用了哪些话,用用了哪些比喻?这样说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
孔子首先引用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则止”,指出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
职责,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该尸位素餐。孔子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教育冉有和季路认识自己的失职。一用辅相应尽的责任作比,一用看守柙和椟的人作比,说明冉有、季路不能推卸讨伐颛臾的责任。这样说理没有直接批评冉有、季路的过失,但又实实在在的抓住了二人的要害,使冉有、季路难以推脱自己的责任,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
4.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明确: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5.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六.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和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 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七.作业:
1.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练习”题一,背诵课文。
2. 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应内容。
第二课时《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熟读的基础上感受、学习文章善用比喻、排比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感受孟子能言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1.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归纳掌握。
2.感受孟子语言的雄辩风格。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关于孟子的名言你知道多少呢?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 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 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课文题目“寡人之于国也”是编者加的。本是梁惠王向孟子说的一句话:“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意思是“我对于梁国的治理,已经费尽心力了。”孟子针对梁惠王“尽心焉”的自诩之言,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辛辣的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的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确实“率兽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灾星。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听读课文,并正音。
弃甲曳( ya )兵 涂( tú )有饿(piǎo) 鸡豚(tún )狗彘(zhì )之畜( xù ) 数( cù )罟( gǔ )不入( wū )池 无( wù )失其时 谨庠( xiáng)序之教 颁(bān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 tì )之义 然而不王(wàng)者
3.学生再读课文,直至读熟。
4.学生齐读课文。
四.疏通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及学案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2.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3. 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
“民不加多。”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4. 勾画出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并据此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梁惠王说“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说“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是对梁惠王行为的评价,指出“民不加多”的原因;最后孟子说“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提出了解决“民不加多”的途径。
由此可以将文章分为三层。
第一部分(第一段):问政: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段):议政: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用 “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指望人口劳力比邻国多是不可能的。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第七段):议政:民加多的措施: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终会使天下归服。
第三课时《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深入分析了解文意,熟读课文至背诵;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政治主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熟读的基础上感受学习孟子善用比喻、排比来增强文章气势的说理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孟子能言善辩的语言风格,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古代圣人的语言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孟子仁政思想以及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朗读进入课程。
二.深入探究:
1. 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做得怎样?他的自我评价如何?
明确:
他认为自己做得很好,“尽心焉耳已”,但结果却不是很理想,所以他对这种效果并不满意。
2.孟子对于梁惠王的行为时如何评价的?他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式把梁惠王引入自己的话语思路?
明确:
“王好战,请以战喻。”用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将对方带入自己的话语思路,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一点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人民这点上,跟别国的暴君没有本质的差别,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
3.孟子认为,要想改变局面,应该怎么做?
明确:实行王道。
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4.当采取王道的措施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你如何评价孟子的政治主张?
明确:
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王道之成),然而不王者,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1814.《孔孟两章》教学设计等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