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读历史:祖先的背影

 憨痴呆 2015-05-06

我父亲去世前一年,他执意带一家人去了慈溪横河。父亲感慨地说,这里才是他的老家。我十分疑惑,上小学、中学、大学,进新民晚报工作,我填“籍贯”,一直是写距离慈溪市七十公里的宁波市。慈溪横河上三房村,只是我母亲的出生地而已。慈溪横河怎么就成了我的原籍了呢?

父亲说,他出生在横河彭桥附近的一个自然村,名字很别扭,叫徐家笆弄。这个笆字,过去一直以为是“坝”或者“埠”字(慈溪话相似),直到今天才完全弄清楚。这是早先的地名,解放后改为隆兴大队了。徐家笆弄,几乎都是徐姓,我的三叔公,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这个村里的许多人,都同我们家沾亲带故,叫都叫不过来。

父亲回老家,主要是上坟。祖父的坟,在横河彭桥湖清垫村旁边一个不知名的山上。山上坟莹众多,几乎都是徐姓。好不容易,我们才找到祖父的坟。看到墓碑,我很纳闷。墓碑居然是1953年立的。我听祖母说过,我的祖父在我父亲五岁时就去世了。如此推算,祖父应该死于1936年。祖母为什么在我祖父去世十几年之后才重修了这个坟呢?

我父亲叫徐志贵,在村里,属于志字辈。他的堂兄弟众多,也都是志字辈。我的祖父,叫徐照仁,照字辈。祖父是长子,村里的同辈老人,我都叫叔公。我的父亲,仅仅高小文化,居然写得一手好字。很多年后,父亲给我写的信,我都会像欣赏书法一样的去读。我隐约感觉,我们的祖辈,可能是有点来头的。有一点,我很好奇,我的祖母,小时候经常给我讲故事,天南海北,神仙鬼怪,很多很多,唯独不说我祖父的事,也不说跟我祖父有关的老家的那些事。

关于祖父和祖辈的一切,依然是谜。我是喜欢历史的,一直喜欢做点历史考据的事儿。然而,我却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前些年,我特别留意余姚和慈溪的徐氏宗谱。横河,人杰地灵。这个地方,过去属余姚县治,解放后行政区划调整,划归慈溪。历史记载,这里地处海滨,人口稀少,兵戎罕至,季宜种植,稻香鱼肥,每每政局动荡,狼烟四起,便会有不少中土百姓携家带口来此寻生。久而久之,这里汇集诸家百姓,九洲文化。历年越代,繁衍生息,人口渐众,单姓成族。徐姓在诸多族姓之中,熠熠闪光,日渐壮大。

这个地方的徐氏,主要有四支,分别是《余姚江南徐氏宗谱》,修撰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姚江马堰徐氏宗谱》,修撰于明成化七年(1472);《余姚茹墟徐氏宗谱》,修撰于明成化十年(1475);《余姚梅川徐氏宗谱》,修撰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我的祖先属于哪一支呢?不清楚。

前几年,乡下的堂姑说,村里有人在续修家谱了,要我们兄弟俩和儿子的名字。我是长子,父亲是长子,祖父是长子,我的曾祖父徐林咸和高祖父徐开祥也都是长子,缺了我们兄弟,这个续修的家谱似乎说不过去。今年春节,我去横河过年,给堂弟堂妹打电话,希望拿到新续修的家谱。大年三十,临行前,接到弟弟电话,他告诉我,家谱找到了。这一刻,我有着一种莫名的激动。

到堂姑家,还没坐定,我就赶紧让堂妹拿家谱。一看谱名,我惊呆了,居然是那本著名的《余姚梅川徐氏宗谱》!这太叫人兴奋了。我们徐家的祖先,有据可查、有名有姓的,一下子可以逐代追溯到南宋初年。感谢这本家谱,让我透过历史烟尘,远眺祖先的背影。家谱就象一种割不断的血脉,顽强地将我们拉进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之中。

这本《余姚梅川徐氏宗谱》是报本堂本,共二十卷。初修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徐应凤(进士)编纂;天启末年,徐泰初(进士)续修;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徐夔(进士)续修,世系图一卷,谱录四卷;道光十二年(1832),徐烈舜(进士)续修。以后各支,又有陆续的勘误和订正。

家谱记载,迁姚始祖为徐正中,字文叔,南宋宁宗庆元年间,曾仕湖广武昌县尹。配王氏,生子三人。徐正中之前,沿袭古时修家谱的惯例,尊徐若木为始祖,以国为姓,择名人而记之,不太靠谱。不过,徐正中祖先中有徐杲(族谱称文静公),曾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壬子科探花,应当属实。徐正中之后,以徐仲达最为有名,在南宋理宗一朝任佥事侍郎,浙东道廉政使。家谱中有一段话,很有意思,“未详所迁之何自也,碑文云;由睦州徙连山,由连山徙余姚之西北隅,然不知迁睦州何时,徙连山何代,亦阙文也,志之以存疑。”由此判断,徐氏祖先应在南宋初年为避战乱,跟随赵构小朝廷南迁,先居睦州(今建德淳安一带),再行迁连山(今奉化),最后定居在今天慈溪县境内的横河镇地区。

这一记述,同今天余姚、慈溪等地的徐姓迁徒之历史大致吻合。当地主要的徐氏宗谱,基本都修于明朝中后期,从源流来说,迁居余姚和慈溪地区之始祖,都是从南宋初年开始的。从此推断,我们这一支徐氏,北宋之前大抵生活在今天安徽东部、江苏西北,可称“青徐”一脉,后避中原战乱而南迁。那么,徐氏祖先自睦州、经连山迁居余姚境,徐正中所居之处“梅川”是什么地方?这同祖父出生地徐家笆弄又有什么关系呢?一团的疑问,涌上心头。

一般而论,有宗谱的族群都会有宗祠。梅川在哪儿?我们徐家的宗祠又在何处?我的堂姑告诉我,她的记忆之中,徐家宗祠应该在新帀(读za)庙附近。该庙附近有一个自然村,叫徐家畣村。这个畣(ba)字,相信认识的人不多,感觉也很古老。查字典,原来是答字的古写,答字的原意为“以竹修篱”。我在想,这个畣字同徐家笆弄的“笆”同音,词意相近,它们又有什么关联吗?

有此线索,我坐不住了,当即驱车去徐家畣村。该村位于今慈溪白沙之南,彭桥之北。手机导航,片刻抵达。下车一看,四周都已是新农村的感觉了,虽说白墙青瓦,但都是新盖的,看不到任何古朴的地方。走进一户人家打听徐家宗祠,结果喜出望外,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户人家的主人叫徐才德,他也是余姚梅川徐氏的后人。徐老先生今年七十多了,听我的来意,赶紧上楼,找出一本家谱,上面也有我的名字,两人一对表,我们居然还是同辈,二十六世。徐氏家谱,从志字辈后,取名就不按序排列了,五花八门,这也是特定的历史环境造成的。

(徐才德是同辈人,应该是我远房的堂兄)

徐才德在徐家畣村长大,土生土长。关于徐氏宗祠,才德兄如数家珍。“徐氏宗祠原址就在我家侧后方,十几年前拆了……”祠堂位于村西北角,门前有威猛石狮,有旗杆石,以及空旷的广场。关于徐家宗祠,明嘉靖年间,横河名人孙铤(明朝进士、官至尚书)曾撰《梅川徐氏宗祠碑记》,能请孙挺撰宗祠之碑文,足见当年徐家的显赫地位。这个石碑不知现在何处?上面的碑文有传。“余姚之东北乡曰梅川,余家梅川,号梅川孙氏。稍东曰徐氏,曰乌山胡氏,而胡之河西派最显盛者,出自徐。梅川名族相望,两姓合而族滋大,则徐氏独也。按徐氏谱牒,其传旧矣。由睦州徙连山,连山徙余姚之西北隅,是宋嘉泰间兵部侍郎讳逢龙者始也。”孙挺笔下,徐氏宗祠“肇建于嘉靖辛酉十月,落成于壬戌三月,地广二十丈,袤三十丈有奇,墙垣四周,宇凡三层,后堂七楹,设主享祀,扁曰报本;其前川堂三楹,又前则祀毕享馂戒读之所,扁曰惇叙,亦七楹;旁立四斋,则以藏遗贮器各二楹;又前门房三楹,扁曰徐氏宗祠。”这就是最完整的有关徐氏宗祠的记录,可以窥见当年的建筑规模。只可惜,这座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徐家祠堂,历经500多年的历史洗礼,居然在十几年前拆了。

徐氏宗祠在徐家畣村,确定无疑。该村应该就是梅川徐氏的最早居住地。关于徐家畣村地名的由来,我听到了一个解释。据说,此字拆开,就有“一人一口田”的寓意,这大概也是我的祖先徐正中的初衷。他希望子子孙孙,都有田种,都有饭吃,安居乐业。梅川徐氏后来以徐家畣村为中心,向四周发展繁衍,相继出现了中宅、东宅、前宅、后宅等村落。我的祖先,从十世分支,徐伯能以长子身份,建后宅村落而居,成为后宅西河派一支。该支祖先后又分出一脉,越河一二里地而居,村名就叫徐家笆弄。这个笆字,是不是就是畣字呢?至于弄,古义有小巷的意思,有别于村的概念,也算是徐氏后人对祖先的尊重了。

夜读《余姚梅川徐氏宗谱》,发现几处有意思的地方。一是梅川徐氏,在南宋中后期即已成当地名门望族;二是明清两朝更为发达,举人、进士和为官者众多,谱中更有多处皇帝诰命附录;三是子孙繁多,有几世,一门竟有二十几个儿子和女儿。但是,谱中有两处记录,耐人寻味。梅川徐氏万历谱有序称:“先世居中土,遭金人之乱、避地海滨、仅保余生,国初入籍、灶午煎办、输纳甚苦、几不能有家室。彭惠公改折后,稍有得生。乃正德七年海溢,尽沈其盖藏滋息。嘉靖间茶饭布衣始家……因想先人丁金元兵火其间,滋荒又不知其几,更将何如以存?”这就告诉我们,徐氏因金人南侵,从中原避难来越,烧盐开荒,粗茶淡饭,期间又曾遇海侵和倭患,勉为生计。后家业甫发达,又遭元朝残酷统治,甚为艰辛。

这些都有历史记载,元朝统治中国,对原宋地庶民进行了残酷统治,并实行屈辱的等级制度,把宋代王族、官宦、大户人家及战俘全部沦为“驱口”。徐氏既为大户人家,又在朝廷为官,家道重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比如,姚江茹墟徐氏,以茹墟为名,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余姚徐氏从元朝统治的废墟中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从仅有的资料看,梅川徐氏的重新振兴,应该是从明朝嘉靖初年开始的。

梅川徐氏族谱的另一记载,也让我掩卷沉思。族谱十七至十九世,竟然有许多祖先,或失,或佚名,或不娶,或不考。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时期,应该是清道光未年和咸丰年间。我的祖先,发生了什么事?我尽力查了目前有限的资料,看到“三北论坛“上徐全荣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姚北徐氏渊源之我见》,其中提及一件事,惊心动魄。徐先生在调查中,听到一则民间传说,说“梅川”徐氏与余姚著名的“马堰”徐姓,本是同宗近室,古时曾商议共同建祠,由于二支人丁太多,祠堂容纳不下,故各自造祠。一支在马堰村,另一支就在徐家畣。二支徐姓,原是亲戚,互有往来,但是在太平天国占据余姚时期,两支徐姓发生尖锐矛盾,曾借太平军之刀引发宗亲血案,从此割袍断义,互不相认。若此说成立,则可以认定,我的祖先当时可能是同情太平军的。天平太国失败之后,我们这一支徐姓受到清政府的压迫和清洗,也是可以想见的。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为什么马堰徐姓在此后百余年,依然兴盛,而梅川徐氏却家道中落了。现存的马堰徐氏宗祠,至今保存完好,同治、光绪和宣统年间,仍有人举朝为官,而梅川徐氏,几无出名者。直到近现代,梅川徐氏后人,才有不少人参加国民革命和共产革命,比如,徐家畣村的徐宏水等等。不过,当地也有“白沙徐家畣,三年不留囡”的传说,特指徐家因嫁女而家道中落的说法,迷信色彩严重,显然没有什么依据。不述。

因此,从我高祖父徐开祥和曾祖父徐林咸开始,梅川徐氏已家道中落。这一点,我从当年徐家笆弄祖父的故居,已略知一二。大户人家,家道中落,既讲门面礼仪,又羞于家贫无措,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不胜枚举。可以想见,当年我的祖母陈小花,从宁波远嫁到余姚徐家,估计也有更多的不幸。后面的故事,尽管前辈都不愿涉及,但我还是从大量的言谈之中,弄清了来龙去脉。祖父徐照仁,英年早逝,二十九岁死于天花。撇下祖母和五岁的儿子。父亲八岁那年,祖母将儿子送回了宁波,寄养在她妹妹家中,按我父亲的说法,其实是兼当学徒,学木匠活儿。同年,祖母改嫁同村同宗徐姓,生下一子,取名徐志堂,后无力抚养,送了人,改名胡志堂。三年之后,再有身孕的祖母毅然离开徐家畣村,独自回到宁波,依靠一手精湛的奉帮裁缝手艺,含辛茹苦,拉扯大了儿子和女儿。这其中的故事,肯定委婉曲折,可惜已无从知晓。但是,在当时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之下,祖母背负了怎么样的屈辱与沉重,则是可以想象的。1953年,祖母在离开徐家畣村十年之后,带着儿子重新回到了横河老家,在徐家宗亲的祖坟旁边,替我祖父重修了一座坟,她的目的,是让儿子认祖归宗。墓碑落款:儿徐志贵立。显然,她是一位个性独立、敢做敢为、坚毅刚强、亦识大体的伟大女性。

祖父三兄弟,二弟照春建国初期去了广西,后来音讯全无。三弟照泗,有徐氏遗风,秉性强悍,敢闯敢干,持家立业,亦人丁兴旺,后成为隆兴大队(徐家笆弄)的支部书记,凡二十余年,一直干到去世。

徐家笆弄,这个祖先世居的村落,因为靠近慈溪市中心浒山地区,已被悉数拆迁,旧貌荡然无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