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色素瘤的治或不治

 步行d天涯 2015-05-07

皮肤癌的故事

故事始于妈妈的病倒和爸爸的失业。双重打击让这个四口之家的生活变得困难起来,更无力医治妈妈的皮肤癌。两个孩子中的姐姐想要卖器官给妈妈换皮,到了器官商店才发现原来皮肤才是最昂贵的器官,自己卖多少个肾也换不来一身健康的皮肤。姐弟俩越来越怨恨整日烂醉如泥的爸爸。

妈妈死后,爸爸幸运地得到了一位远房姨妈留下的遗产,还找了一份到南极钻探石油的高薪工作。姐弟俩搬到了有钱人居住的地下城躲避阳光,靠着爸爸的工资读到了大学,但爸爸再也没有回过家。虽然生活有了改善,但姐弟俩觉得爸爸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家了。

若干年后的一天,弟弟在泳池边竟然见到了爸爸那一身独特而漂亮的纹身。攀谈之下他才知道,这个人全身的皮肤都是移植来的。姐弟俩这才恍然大悟,从来没有什么远房姨妈,也没有什么高薪的工作,爸爸靠着舍身卖皮才换来了姐弟俩的幸福生活。原来,爸爸始终是爱他们的。

你肯定已经看出来了,这是一个发生在近未来的科幻故事。其实,这是美国科幻作家大卫·赫尔在短篇作品《天幕坠落》中所描绘的未来世界。在小说中,人类阻挡太阳辐射的最后努力是建造一道在太空中包裹着整个地球的天幕。然而,一次百年不遇的太阳风大爆发摧毁了脆弱的天幕,也打碎了爸爸最后的希望。他这才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换取未来。

凭借着这个感人的故事,大卫·赫尔为很多中国科幻迷所熟知。同时,这篇小说给很多科幻迷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太阳光的强烈照射可以导致皮肤癌。这大概也是不少人对于皮肤癌的最初认识。

可怕的黑色素瘤

2010悄然而去,2011欣然而来。贺岁电影也在此时纷至沓来,其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莫过于冯小刚与王朔联袂推出的《非诚勿扰2》,该片中最为给力的配角当属孙红雷所扮演的李香山了。该人物因为足背一个小小的黑斑而坠海自杀,不可谓不悲,不可谓不怆。然而,恶性黑素瘤真的“全世界拿它没辙”吗?“有痣就得赶紧点了”吗?笔者自诩有近20年的黑素瘤诊治经验,提醒大家《非2》中对黑素瘤以及黑痣与黑素瘤关系的认识是存在误区的。

简单介绍一下恶性黑色素瘤吧。该肿瘤占皮肤恶性肿瘤第三位,来源于皮肤黑素细胞,具有高侵袭性、高转移性、高死亡率、对放化疗均不敏感的特点,因此对人体危害巨大。

误区1:黑色素瘤,全世界拿它没辙

恶性肿瘤的早期治疗,疗效是确切的,黑素瘤也不例外。最早期的黑素瘤(原位黑素瘤),手术切除后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即使黑色素瘤发生了转移,发展成为较为晚期的肿瘤,即使该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我们也可以通过积极的手段,联合应用手术、生物、免疫治疗,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因此现实中,广大的黑素瘤患者无需恐慌和放弃,应当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应对。《非2》中,李香山先生放弃治疗,要有尊严的等死,是大错特错的,这无疑纵容了肿瘤的蔓延和扩散,助长了悲剧的发生。

误区2:有“痦子”就得赶紧点了

“痦子”是色素痣的俗称,是黑素细胞良性肿瘤的总称,几乎所有人的皮肤都有色素痣,只是数目和部位不同,有些发生在面部的色素痣会影响人们的美容,于是“点痣”大行其道。目前医疗机构应用的“点痣”方法无非是激光、冷冻、化学腐蚀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但具有造成复发、瘢痕的风险,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导致色素痣恶变为黑色素瘤。因此,恶性黑素瘤与色素痣密切相关的,有一部分恶性黑素瘤来源于色素痣的不恰当处理,即“点痣”。另外,一些摩擦部位、易受刺激部位色素痣的恶变概率要明显高于其它部位,例如颈后、足底,而不是像《非2》所展示的足背部。因此,最佳的色痣处理方式,不是“点”痣,而应该是“切”痣,即手术切除加病理活检,这既可以防止早期黑素瘤误诊为色痣导致延误病情,又可防止色痣恶变、达到美容目的。总之,我们呼吁色素痣的治疗应当是:不治则已,治则彻底。

谁曾想一部贺岁喜剧片对医学领域引来如此风波,人们在欢笑之余,还应当客观、科学的看待健康问题。黑色素瘤虽然难治,但绝不是不可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色痣可恶变为黑素瘤,我们可预防性地“切除”先天性色痣,禁用激光、冷冻、腐蚀等“点”痣方法治疗色痣。

让更多人认识了皮肤癌的,大概是著名导演冯小刚几年前的一部喜剧电影《非诚勿扰2》。片中由孙红雷饰演的角色因为患上了黑色素瘤这种“不治之症”而对生活放弃了希望。他拒绝积极的治疗,而是给自己办了场亲自参加的活人追悼会,留下了风行一时的“见或不见”体。

然而就像片中葛优等人扮演的角色一样,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其实对黑色素瘤并不了解,多多少少受了这部电影的误导。

的确,黑色素瘤是一种皮肤癌,但并非所有的皮肤癌都是黑色素瘤。不过,黑色素瘤的确是皮肤癌症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每年在美国导致将近9000人的死亡,高居恶性肿瘤榜的第五位。也难怪冯小刚导演会选择这种病来“扮演”他片中故事情节所需的不治之症。

但是,就像所有其它种类的癌症一样,黑色素瘤能否治愈的关键在于要极早发现,极早治疗。只要发现及时,处理得当,黑色素瘤反而比其它癌症治愈的机会更大。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还要从黑色素瘤的成因说起。

顾名思义,黑色素瘤就是黑色素细胞发生癌变而形成的肿瘤。黑色素细胞大概是很多年轻女性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东西,因为它就是我们黄种人一晒太阳就变黑的根源所在。

其实,这本来是进化赋予人类的一种保护机制。深色的黑色素细胞增多后,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太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阻止它们深入到皮肤以下的机体中,造成更严重的伤害。说白了,这是咱们天生的遮阳伞。

而当太阳光不那么强烈时,黑色素细胞的减少有利于我们吸收足量的紫外线,以制造足够的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可见,咱们亚洲人的黄皮肤具有天然的调节机制,在避免紫外线的深度伤害与制造维生素D之间寻求着一种精妙的动态平衡。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失去了控制,在皮肤的局部大量形成,于是就变成了黑色素痣,也就是咱们俗称的“痦子”。孙红雷在追悼会上就说过:“有痦子一定早点把它点了,别不当回事!”这话是不是对了呢?

其实,这句“其言也善”的话只对了一半。就像前面提到的,早发现早治疗当然是对待癌症的正确态度,这点没错。不过,“点了”这法子可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处理方法了。搞不好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黑色素瘤真正可怕的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的转移。

会跑的自私鬼

我们都知道,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的健康依赖于所有细胞各司其职,索取营养的同时也要有所贡献。这就像是一个人类群体,比如说一个部落。只有大伙齐心协力,部落才能发展壮大。但总会有些自私鬼,只索取,不奉献,成为群体之中的“毒瘤”。

如果单单只是这样,事情还不至于太糟糕。哪个部落还养不起几个闲人呢?事实上,近年来的基础医学研究发现,很可能每个自认为“健康”的人身上都多多少少有一些癌细胞。只不过它们数量不多,也不危害邻里。

可是,如果癌细胞的势力不停地发展壮大,干扰了正常身体组织的功能时,就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影响。像大脑、心脏、肺、肝脏这些重要的脏器,一旦大部分被癌细胞占据,无法再对身体做出应有的贡献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这么说来,黑色素瘤似乎不应该那么可怕。毕竟,一块不足1厘米见方的皮肤失去了功能,还不至于要人命吧。事实也的确如此。早期的黑色素瘤停留在表皮层,并不会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

然而癌细胞发展到晚期,会获得迁移的能力。它们就像是长了腿的自私鬼,从这家跑到那家,祸害得整个部落不得安宁。这也是癌症真正的可怕之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由于癌症转移而导致的次发性肿瘤才是真正杀死患者的主因,占了癌症死亡患者总数的90%。这个比例高到令人难以置信。

而恶性黑色素瘤恰恰就是一种转移非常迅速的癌症。一旦黑色素瘤从水平发展转为垂直发展,侵入表皮之下的真皮层,接触到血管或淋巴管,它就算是上了高速公路,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身体各处。恶性黑色素瘤晚期发展速度最快,最容易导致重要脏器产生次发性癌症。这才是它令人谈之色变的真正原因。

孙红雷所说的“点了”,无非是指低温冷冻或激光治疗。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伤及真皮层,为癌细胞的转移大开方便之门。要是痦子中已经有了具备迁移能力的晚期癌细胞,很可能就此逃脱,酿成大祸。所以,这些治疗手段一定要听从医嘱,根据病情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在正规的医院实施治疗。

当然了,如果真的有了黑色素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还是直接手术切除。一般会切除比黑色素瘤本身更宽更厚的一块皮肤组织,以保证癌细胞的彻底根除。手术中还要对周围的健康组织取样做病理检查。只要确保结果正常,就基本不用担心复发的问题了。

毕竟,切去一块皮肤总好过切除一块肝脏,或者摘除一块肺叶。从这个角度来说,早期黑色素瘤的治疗比其它癌症都更简单,手术风险更小,也更容易治愈。

突变的基因

如果像孙红雷扮演的角色那样,不幸发生了黑色素瘤的转移,也并非真的无药可医。目前最有效的手段,是根据基因突变的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药物。

其实,所有的癌症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只不过造成突变的原因各不相同。有可能是天生就带有的突变,也有可能是接触了某些化学物质,甚至有可能是感染了某种病原体。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紫外线或X射线等高能射线的照射。它们足以穿透细胞,破坏其中的DNA双螺旋。如果细胞内的DNA修复机制没有及时做出修补,就会造成基因的突变。

不难想象,大多数基因突变就像丢了一个字节的程序,没法再正确执行了,只会造成细胞的死亡。唯有少数特别的突变能让细胞不但继续存活下去,还变得长生不老,成为了癌细胞。

事实上,对于每种癌症所对应的特别的基因突变,科学家们已经有所了解,并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药物,能够大大延缓癌症的发展进程。如果病患的癌细胞被查出有这样的突变,那么就有很大的希望通过相应的药物控制病情。

至于黑色素瘤,近年还有一些其它的新兴疗法。比如通过定期注射抗体来控制病情;或者通过注射人体自身的干扰素蛋白来激活免疫系统,主动攻击黑色素瘤细胞。

不过,我们总说“防患于未然”。减少太阳曝晒的机会似乎是预防黑色素瘤的最有效手段。这也是很多人读罢《天幕坠落》的心得。然而,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恐怕要给这种想法泼冷水了。美国的一组科学家通过在小鼠身上的系统性研究发现,黑色素瘤的产生恐怕与紫外线的照射毫无关系。

首先,最直接的证据就是黑色素瘤的发生位置。其它由紫外线所引发的皮肤癌,通常都发生在平常会被太阳照到的身体部位上。而黑色素瘤却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一处表皮上。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某些实验小鼠即便一生都不接触紫外线,仍然可以产生黑色素瘤。这些小鼠带有一种独特的色素细胞调控基因,对应于白种人当中皮肤最白,长有红色头发的人群。至于黄种人的情况如何,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只有期待科学家们,特别中国的科学家们未来的研究成果了。

当然了,防晒仍旧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至少目前看来可以预防其它种类皮肤癌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黑色素瘤或其它癌症的出现,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虽然黑色素瘤是一种我们至今没有彻底了解的疾病,但治或不治,结果大不相同。

一颗小小的黑痣真的能变成可以致人于死地的恶性肿瘤吗?痣与黑色素瘤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概率相当于被雷劈死

痣是常见的皮肤良性黑色素病变,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痣的存在,正常人体表面可找到15~20颗痣;而黑色素瘤则是指来源于黑素细胞的肿瘤,多发生于皮肤,均为恶性,因此该肿瘤又称为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但其发病率极低,白种人的年发病率为42/10万,而黑人仅为0.8/10万,在中国约1/10万。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死于黑色素瘤的病人数约为48000人,估算一下中国每年死于黑色素瘤的病人则大约为几千人,对比中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即可达4000余人,我们可知,在中国死于黑色素瘤的概率差不多与被雷劈死的概率相当,因此,过于担心此事,实在无甚必要。

不同痣,不同治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有痣之士,都可以对痣毫不在乎呢?其实不然,这就得看具体情况了。

因为多数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是由于黑色素痣受到反复的摩擦、损伤而引起的恶变,所以,通常建议位于经常受摩擦部位的,比如手掌、脚趾脚跟部、外阴部的痣,男子口唇周围的痣(女性没有剃须的刺激)等,无论是否已确定其性质,均应早期预防性切除,并送病理检查,这类痣恶性变的可能性较大。颈部、胸部、腰部的痣因易受衣领、胸罩、裤带的摩擦,须密切注意其变化,一旦有异常变化,应立即去医院处理。

除此而外,就是不要手欠,不要没事总去抓挠长痣的部位,这等于是刺激其恶变了。从前面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皮肤颜色越深的人种,则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就越低,白人的发病率是黑人发病率的50倍还多,这就提示紫外线在黑色素瘤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应适当注意防晒。

为什么要对这些情况如此大动干戈?就是因为恶性黑色素瘤实在太凶险了,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是最好的预防手段。当痣发生恶变时,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迅速长大的黑色素结节,继之病变损害不断扩大,伴有痒痛,其病损可呈隆起、斑块及结节、菜花状。通常可转移至黑色素瘤的区域淋巴结,甚者有些患者以区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而就诊,到了晚期,肿瘤可经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诸器官。进展速度确实极快,恰如电影情节中设计的那样。

放弃,不是第一选择

那么,片中李香山在得知自己罹患了恶性黑色素瘤之后,认定其为不治之症,因此干脆放弃治疗,这种做法是否适当呢?应该说,假如此病确系无法可医,那么等死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分明有一些可选择的处理办法,因为无知而枉死就未免太过遗憾了。

目前黑色素瘤的治疗手段首选外科切除,包括切除肿瘤本身,外加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如果在肢端通常需截肢,即使做了这样残酷的手术,术后效果依然不理想,下肢者5年生存率为57%,上肢者60%;而那些不能截肢的,效果则更差,比如发生于躯干者,5年生存率仅为41%。

但若以发现早晚来论,则黑色素瘤也遵循越早越好的一般规律,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77%,而有淋巴结转移者仅为31%,肿瘤厚度≤0.75毫米者,5年生存率为89%,≥4毫米者仅25%。化疗有一定效果,可作为术前术后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放疗仅对某些极早期的雀斑型恶性黑色素瘤有效,其余类型均不敏感。免疫疗法尚在探索中,有部分效果,可延长晚期病人的生存期。

总而言之,目前医学界对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虽远说不上满意,但治与不治其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早期发现的病人,是完全有机会获得长期生存的。

皮肤科,非诚也扰扰

影片中李香山最后在“人生告别会”时说道:“我还要提醒大家一句,以后有黑痣赶紧点了,不要以为这个痣能带来好运。”这话,他只说对了一半,痣确实与好运无关,但如何处理,却不可等闲视之。

所谓的“点”无非是激光、冷冻、腐蚀等措施,可问题是,这样处理得不到病理结果。冷冻或化学药物腐蚀除痣,因其可能会导致清除不净、疤痕增生明显,甚至因反复刺激至痣细胞恶变等情况,故不宜选用。激光或高频电刀除痣,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方便,但仍有可能去除不干净、疤痕增生明显,且不能留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等缺点。如果该痣已经是处于黑色素瘤的早期,这样的处理,岂非掩耳盗铃?甚至有可能将黑色素瘤由皮肤浅层带入深层,引发后续的转移和扩散。

在没有病理检查的情况下,仅凭医生根据肉眼做出的诊断并不准确,有一组包括710个病例的报告表明,临床对痣的性质进行的判定,只有80%正确。因此除雀斑色素斑这类非细胞性痣而外,不建议用无病理检查的方式点掉痣。尤其是有些人为了美容,去不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一些不彻底的去除方法,这些不恰当的治疗恰好是对痣的不良刺激,非但不治病,反而容易造成痣的恶变,诱发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

最妥当的方法便是去皮肤科看看,心诚也好,忐忑也好。尤其对于中老年人发生面部等暴露部位或掌、跖等易受到日光或摩擦等刺激部位原有的色素痣或新出现色素斑点,表现出形状不对称、边缘呈不规则的扇形或有角状切迹、表面颜色不均匀而呈褐、黒、灰和白色互相混杂、直径明显增大并超过1厘米者,应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病理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那么色素痣最好的处理的方法是什么呢?手术切除,因其能根据痣的大小选择合适切缘和范围,并可采用美容缝线缝合伤口,能完整切除病灶,并留取组织行病理检查,尽可能早期发现色素痣恶变,且又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美容方面的要求,故其对于色素痣的处理是首选方案。

为提高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发现比率,英国于1997年建立一家黑色素瘤筛查诊所,截止到2004年,共15970例患者参加了筛查,共筛出593例黑色素瘤,阳性率为3.71%。而中国的黑色素瘤患者往往首先就诊于皮肤科,如果有人果然因为冯导的电影去医院检查,早期发现了问题,也算是该电影的功德一件。总而言之,如果对自己的痣不放心,哪怕并未发现有何异常,还是建议去医院皮肤科就诊,这样的筛查对早期发现黑色素瘤有帮助,在这个问题上矫枉过正并无不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