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小体大,所谓结肠炎

 隐士的书屋 2015-05-07

前两天,朋友圈相邀小聚。原本,我常羞于见人,对此般应酬了无生趣。且说,平淡交情滋味长,碍于情分,各种违心,依然感谢。应邀前往,席间酒过三巡,依然陌生而亲切,温暖又冷酷。自己一经介绍谋业中医,一友人说,听起来好有气势啊!我说不敢不敢,有时间的话,也多给我指点指点。他谈及中医,娓娓道来,不显疲态。浑身不屑,说“中医慢,西医快”。自言患有结肠炎多年,去年整天都看病,中药汤子没少灌,一用不管,不可轻信中医拿性命作玩笑。我听后,明白了,看他的眼神就知道。我并不被人家看好,“别太把自己当根葱,地球少了谁都转。”还没混到“上帝”上门的份上,怪自己。

既然谈到结肠炎不难想象,此君所找的中医必是见病开方,辨证论治全无,只注意某味药,或某张方某种功效的大夫。昏昏然然的把前后左右都丢掉,练成一个“混子”。比比皆是,把西医对症及遣药的方法用到中医上来了,有疼痛开点元胡,消化不好开点焦三仙,见有西医所谓的炎症开点败酱草,黄柏,蒲公英,所谓这几种药还有某成分能消炎,只能算开方卖药而已。现在很多大夫的治病理念简直是离经叛道,后继乏理,无源之水,中医之根必然倾覆。要知道,方不对症的情况下,方和药都是无情冰冷的,也是患者失去信心而没坚持治疗的主因。实际上,一大些从事中医的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真正的正统中医水平,这是一个多元、惶惑的时代,群盲总是比思想者多。

鉴于,与我憧憬中的景象有些格格不入,有识中医之士的不服气,不死心。从中医的角度探讨,说说这个结肠炎。也希望就正一下,冀与有成诸君,驾而广之。

按中医常理,结肠炎不单是专指一个病种,而多看做是一症状,病情也因人而异,没有完全一样的病。在中医不管千变万化,多着眼于内在病变及其外在的客观反映。西医看来是局部失衡的表现,就慢慢来消炎吧。中医药不是万能的,没有中医药也是万万不能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其实,病愈是自身的功劳,不知道大家信不信?“中医治疗慢性病比西医还快”,这种自信来源于临床的真实感受。在专业的评论里,诸家杂陈,乱七八糟,旗帜众多,口号各异甚至相反,究竟哪个更合理高效,旁观者也不能判断,人人眼花缭乱。因此有时防护过当,或又是进入恶性循环。科学最先进月球都能去,就是治不好杂病。分而述之。

易治者。

黔首仰焉,传统中医有许多奥秘,且是不拘一格的。据“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原则,脾肾阳虚阴冷草木难生,当以温暖脾肾疏理中土。方子不是新方,而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方子,这些奥秘并不神秘。古代先贤早就先知先觉了,而且实实在在地应用这些技巧。也是以当归四逆理中四逆汤为主,最典型处方附子理中汤、桂枝人参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四逆散有立杆见影的疗效。不仅脱胎换骨,而且越吃越好。意外吗?一点儿也不,证属脾胃虚寒,寒湿作怪,予中药治疗,治法上直接去祛除中焦的寒湿就可以了。中医不是在治病,而是在治人,它不是在治人,而是在调理五脏。我觉得这个过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这就是“道法自然”……

难治者。

所出现的杂病或复杂状态时,有时中医用药杂乱无章,强行的止大便,好了,病邪留恋不去了。其中,寒湿、湿热互结为主要因素,久而久之好不了不说。会两个,或者三个病机同时出现,错综复杂,就像一盘僵化的棋局,障碍多多,困难多多。

其实不论急危重病还是慢性病,都有一种寒热并存的一种表现,一种复杂的病理状态。事实是,还真有个别高招,医者除了定病性病位,权衡利弊,有效的调理治疗外,重要的是要上下同调。“虚则补其母”太阴脾土主气是湿,常用的就是附子、白术、茯苓、干姜。寒则火微,这股阴寒的肾水以湿土的证候为主,如果寒再厉害,可加入吴茱萸、肉桂。但一味健胃消食暖脾温肾还不够,这只不过是一方面。而是哪个方子是针对某个局部的次症,大便会排不尽变得很粘滞不爽,里急后重,要么是清肠腑以治病,要么是清利湿热以治病。如果按照传统经方思维,寒热互结,上热下寒之证,大柴胡汤、茵陈蒿汤、小承气汤、栀子厚朴汤、大黄甘草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大黄附子汤等等为首选。所谓水平者,自当于此处略见一二。 

难治者

诸症的好转或消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痊愈,而仅是能压或正邪双方暂时能和平共处,不可以此演变视为定律。医书当中通常都会提到,久泻的病人脾气很虚,这时升阳健脾达到止泻的作用,虽然吃了药好转,但回去后,治疗不彻底的话,照样疾病还会回来。改变体质的方法不是简单的一招一式,而是需要综合调理,扶正以祛邪,久久为功最为根本,小建中汤、柴胡桂枝汤是为良方,但是真的要去实现它还真是不容易。再者,每个病都不是无缘无故长出来的,临床上碰到很多胃肠泄泻,大便不成形的病人,都在平常生活中有不好的习性在那里。今人,多不识此,不遵医嘱者,难治

那么,妙手回春之外,怎样才能深人的了解一个方子,如何才能将一个方子充分的消化吸收应用于临床呢,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呢?需要积累、沉淀,我并不只是看见,而是用心。猪苓汤,五苓散,黄连汤,乌梅丸等都治疗结肠炎,不同之处在于,每个方子的应用都有一定规律在里面,都有其明确的治疗方向和应用指征。这就要考验到医生诊病、开方、用药,辨证用药的技巧了,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非常难啊。由于我自己的功夫,好多还没练到家,再多说已经不可能了,请众君兄见谅了。但有一点,大巧不工!

粗浅地介绍了一点中医常识,了解了中医的这些“品味”之区别,才能够有的放矢,不会盲目崇拜中医,也不会让某些中医误人骗人,亦不会轻易大骂或全盘否定中医。在这里,小子我只是开了一个头,有心之人可放胆医治。

末了,不得不提,反智成为了时代的一张面孔,符合与否与真实与否早已离异,寻常之理,正统之道,能指与所指早已丧失了合法的辩证关系,孤绝于天下了。年近不惑的“菜鸟”,酒也喝了,事也经了,牢骚也发了。 于是乎狂啸一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