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考点天天见!

 医学草屋 2015-05-07

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及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的方针与管理办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4.《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立法宗旨是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

5《执业医师法》规定,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具有以下学历者,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6.《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有——艾滋病。

7.《母婴保健法》规定,对于依法接受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的,应当给予——免费服务。

8.《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之一——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9.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依法对其给予罚款处罚的机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0.取得处方权的部门——医疗机构。

11.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并须经所在地下列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2.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13.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适当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异常情况。调整输注速度是根据受血者的——病情和年龄。

14.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

15.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经审核且患儿家属或监护人同意后,换血工作应由——经治医师和输血科人员共同实施。

16.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卫生处理。

17.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订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

18.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的人员以及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为了保障其健康,他们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采取——防治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19.患者确需临床输血的,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的医疗文书——临床输血申请单。

20.医师中止执业活动的情形消失后,需要恢复执业活动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考核合格,并依法申请办理——重新注册手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