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功夫妈咪,喜欢我就滑到文末帮点个↓赞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长高,特别是在孩子的生长时期,那么哪些运动不适合孩子呢?
下面所列举的就是较常见的“少儿不宜”的运动。
那么,哪些才是适合孩子的运动呢?
不同年龄段的长高运动
1岁以内的宝宝:应该以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主动运动即帮助宝宝进行一些抬头、爬行、翻身的练习。被动运动则是父母给宝宝做一些婴儿操、按摩抚触,这也有利于小宝宝的生长发育。
1~2岁宝宝:练习跑跳、拍球、双腿跳。
2~3岁宝宝: 跳绳、蹦床、单腿跳。
幼儿期:宜以调整运动能力的项目为主,如过独木桥、舞蹈,结合游戏所进行的跑跳等。
少儿期:宜以室外活动为主,如打球、跑步、做操、进行日光浴等。
青春期:宜以弹跳运动为主,如跳跃摸高、跳绳、引体向上等。青春期运动可以进行多一些尝试,有利于身高增长的运动,例如:球类运动;芭蕾;伸展体操;游泳、慢跑;跳绳、跳高等。
1.跳跃运动:摸高、跳跃、跳绳、篮球等
跳跃运动能够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软骨增生,对脊柱四肢骨骼的增长有很大帮助。例如跳绳是刺激骺板,促进成长的代表性运动。制订“每天15分钟跳绳”计划,能够让孩子在跳跃中长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做跳跃运动时,家长要教导孩子不要脚跟落地,否则容易给膝盖和腰部造成伤害。
2.拉伸运动:引体向上、游泳、伸展体操等
游泳作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拉伸运动可以使全身各个部分都得到充分的舒展和锻炼;而引体向上则可以拉伸脊柱、促进脊柱骨的生长,从而使儿童的身体不断长高。学龄儿童应选择性地多进行一些具有拉伸作用的运动,而婴幼儿可以做做主动或被动体操,同样可舒展身体,促进身高的增长。
3.适度的负重运动:举重、负重跑等
有的人认为举重等负重运动消耗体力过大,而且容易把孩子“压矮”,不利于孩子长高。而又有专家称,骨头需要承受重量,才能将血液中的钙质存入骨头中,因此适度的荷重运动,也有助于骨质密度增加,进而让骨骼与肌肉增强,促进身高的增长。
让孩子身高芝麻花开节节高,适当的运动功不可没。孩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能够刺激骺板和骨骼,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使骨骼生长更旺盛,从而促进孩子身高的增长。据医学专家调查研究,同龄儿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不爱运动的平均身高相差4-8厘米,有的甚至更多。
内容来源:网络
内容整理:功夫妈咪,转载请注明功夫妈咪,微信号:haizijiaoyu
好消息
功夫妈咪在社区开通了关于孩子“身高”的话题讨论,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