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波送一僧来(二)

 南宫藏文 2015-05-08
 敬安不仅弘道传法不遗余力,同时在他的诗文爱国的思想随处可见,如经邻何太酷,涂炭我生灵,北地嗟成赤,西山惨不青。陵园今牧马,宫殿只飞萤,太息芦沟水,惟余战血腥。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我国,从天津到北京,沿途纵火焚烧,大肆杀戮,奸淫抢掠,无所不为,整个北方大地,火光血水,一片殷红,毁后的陵园杂草丛生,宫殿飞虫满室,芦沟桥头日夜都呜咽。这是控诉外国侵略军的种种罪行。落日青山远,浮云白昼昏,衣冠一时盛,肝胆几人存?国难当头君主懦弱,群臣昏庸,几人才是匡扶社稷的忠臣呢?同年,李鸿章等又代表清廷和英美俄等十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诗人此时痛心疾首哭道:天上玉楼传诏夜,人间金币议和年。哀时哭友无穷泪,夜雨江南应未眠。在此多事之秋,诗人不甘沉沦,声声欲晚国魂醒,而衲子的举举爱国之情也跃然纸上:国仇未报老僧羞。光绪三十二年(1906),诗人出年近40载,曾以悲愤心情向前来天童山采集植物标本的师生发表演说:盖我国以二十二省版图之大,四万万人民之众,徒以熊罴不武,屡见挫于岛邻。他希望有志之士夺袂而起富国强兵,兴利除弊”“习革旧习,激发新机平生忧国泪,多少在朝衣”“宁堪忧国泪,忽上道人襟。由于弟弟早逝,敬安在忧国忧民的同时,他还尽心尽力的护养弟弟留下来的一对未成年姐妹,一直留在寺庙里亲自照顾,直到大侄女(我奶奶)出嫁为止。(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