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南曲声律的调腔法
昆曲声律的调腔法,一如吴梅《顾曲麈谈》所曰:『声既不同,工尺自异』,因着新辞的阴阳七声不同,必须调整成相『异』的腔,而其调腔法,即如沈宠绥《度曲须知》所云,入同平,阴去高唱,阳去平出去收,上声字平出上收或低唱,由沈宠绥所指的曲辞相异时,工尺必须相异的调腔法,即是都由平声字为准,入声同平声,阳去从平声出腔,而后高唱于平声腔上方;阴去直接置于平声上方的高唱位置,上声则自平声出腔再低唱,或直接订在低于平声的低唱位置,而阳平声又比阴平声稍低,指低一音出腔,而所谓平声基准,即指阴平声腔,阴入声字的腔同于阴平声腔,阳入声字的腔同于阳平声腔,此于昆曲乐理上,谓之为此字的『腔格』所在,或名之为『基腔』,指的是声既不同后,工尺相异的调腔的参考基准点。(自《天禄阁曲谱续集》之《百顺记?召登》出校注文) |
|
来自: 昆曲及文史小站 > 《俗讲版天禄阁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