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通运输业会计

 江山安泰 2015-05-08
交通运输业会计 
一、与其他行业不同的会计科目 
         第120号科目 制服垫款:本科目核算企业为职工制作制服垫付的工料款和职工制服欠款。 
         第125号科目 燃料: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机车用燃料及生产、生活用燃料(包括各种用途的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以及可以作为燃料使用的废料)的实际成本。库存燃料的日常收发、结存按计划成本核算,月末,将燃料成本差异在收、发、结存燃料之间进行分配,以反映燃料的实际成本。 
         第136号科目 商品:本科目核算企业所属附业单位的库存商品(包括旅行服务、商店、商亭、供应车库存和柜台的商品)的实际成本。 
         第153号科目 拨付所属投资:本科目核算企业拨付所属单位的投资。 
         第185号科目 特准储备物资:本科目核算企业经上级特准储备的物资的实际成本。 
         第236号科目 上下级往来:本科目核算铁道部所属运输企业上下级之间相互往来的款项。主要包括:按财务计划定期预拨的运营款;为所属单位垫付的燃料、线上料及其他垫款的转账;清算完成运输工作款;清算营业外支出款;向上级单位上交税金、利润及其他按规定应通过上下级往来科目上交或清算的其他款项等。 
        第238号科目 运输收入往来:本科目核算铁道部及其所属运输企业的运输支出业务与运输收入进款业务之间关于运输收入进款的缴拨和按照规定进行抵拨款项的往来清算。 
 第271号科目 特准储备资金:本科目核算上级拨给企业用于储备指定用途的材料物资的资金,反映该项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第302号科目 上级拨入投资:本科目核算企业收到上级拨入的投资,年末,按已确定作为增加本单位资本的投资转入“实收资本”科目。 
第303号科目 铁路建设基金:本科目核算铁道部利用铁路建设基金提供的基建投资。
第315号科目 所属上交利润: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级收到所属下级定期上交的利润。 
第401号科目 运输收入:本科目核算企业的运输收入进款。单独设立核算运输收入进款部门的企业,按规定方法分配取得的运输清算收入也使用本科目。 
第403号科目 完成工作清算:本科目核算企业内部运营单位上下级之间对完成运输工作进行的内部清算。
第404号科目 运输支出:本科目核算企业为进行客货运输生产而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工资、材料、燃料、电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其他费用。 
第411号科目 运输税金及附加:本科目核算企业应由运输收入负担的各种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第412号科目 内部供应和销售收入:本科目核算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物资供应,产品调拨,代办业务,提供劳务以及其他与铁路运输相关联的附属业务等的收入。对外销售产品、材料物资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销售收入,也在本科目核算。 
        第413号科目 内部供应和销售支出:本科目核算企业各单位为内部其他单位已完成的产品调拨及物资供应,提供劳务和其他与铁路运输相关联的附属业务等的内部供应成本。对外销售材料物资、产品及提供劳务发生的销售(服务)成本也在本科目核算。 
        第414号科目 工附业支出:本科目核算企业所属内部独立核算的为运输服务的工附业生产及服务性经营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    企业所属的工业单位,如车轮厂、采石场、砂场、砖瓦厂、印刷厂、修配厂、轨枕厂、配件厂等的产品生产(运营单位生产的段制品也包括在内)实际成本。    企业为运输服务的各种作业,如装卸作业,货车篷布修理、钢轨整修、集装箱修理、汽车运输等(车辆段的货车修理也包括在内);以及为旅行服务(含加工商品)、商品供应和铁路内部生活采购供应、招待所及房产段的住宅维修等各种服务性业务的实际成本。   
       第415号科目 代办业务支出: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合同承办外委的各项工程、非路产专用线、维修工程,生产或服务业务,以及本企业承包基建部门发包工程的实际成本。 
      二、交通运输业会计的特点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纽带作用。交通运输业的基本职能是从事旅客的运送与货物的运输及其装卸,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 
一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表现为一种效用而不是一种实物产品;
二是作为劳动对象的被运输或被装卸物无需承运的企业垫付资金; 
三是生产和消费发生的同时性,没有脱离生产过程而存在的实物产品,并不像其他生产行业那样只有生产者完成了产品的生产过程后,消费者才能开始对这一产品的消费; 
 四是对于同一货物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各种类型的运输或装卸企业来联合完成,从而形成复杂的结算关系;
五是生产经营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由于以上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交通运输业在资金的分布及其构成、资金的周转过程、成本费用的组成及其收入、成本的计算程序、结算的程序与内外结算关系等方面,存在着鲜明的特点。  
三、交通运输业会计核算规程的主要内容   确认收入——运输款项的结算——营运费用的确认——成本计算 
 四、交通运输业会计公式例举 
1.运输业总产值 报告期某种运输业务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总产值=报告期某种运输业务现行总产值-报告期某种运输业务工作量×(报告期平均单位-基期平均单价)  或=报告期某种运输业务工作量×基期平均单价  
2.运输业净产值  用生产法计算运输业净产值,其计算公式为: 运输业净产值=现价运输业总产值-现价运输业总产值中的物质消耗价值用分配法计算运输业净产值,其计算公式为: 运输业净产值=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税金+利息支出+其他  
3.运输业增加值 运输业增加值=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税金+营运利润+利息支出+其他+固定资金折旧=运输业净产值+固定资产折旧  
4.旅客运输量 旅客运输量=∑(实际运送每一旅客×该旅客起程与到达港站间距离) 
 5.货物运输量 货物运输量=∑(每批货物的重量×该批货物的里程) 
6.旅额周转量 旅额周转量=∑(不同运送距离的旅客人数×相应的运距) 
7.货物周转量 货物周转量=∑(每批货物重量×该批货物相应的运距)  
8 货物(旅客)平均运距 货物平均运距(公里)=货物周转量(吨公里)/货运量(吨)旅客平均运距(公里)=旅客周转量(人公里)/客运量 
9.港口吞吐量港口吞吐量=货物吞吐量+旅客进出港人数   10.货物装卸量 货物装卸量=装上车(船、机)的货物量+卸下车(船、机)的货物量 
11.货物装卸自然吨 装卸自然吨=(装卸量-港口消耗的物资)/2+港内消耗物资 
12.货物操作系数 操作系数=操作量/装卸工时数 
13.装卸工时效率 装卸工时效率=操作量/装卸工时数  
14.运输密度 运输密度=某区段的货物周转量/某区段的路线长度 
15.运货密度 运货密度=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路线长度 
16.客运密度 客运密度=旅客周转量/线路总长度
17.完好率 完好率=完好车日/总车日×100%
18.工作率 工作率=工作车日/总车日×100% 
19.停驶率 停驶率=停驶车日/总车日×100% 
20.里程利用率 里程利用率=载货(客)行程/总行程×100% 
21.车辆载重量利用率 车辆载重量利用率=(自载换算周转量/重载行程吨位公里)×100%  
 22.营运速度  营运速度(公里/小时)=总行程/出车时间
23.技术速度 技术速度=总行程/行驶程间  
24.实载率 实载率=自载换算周转量/总行程载重量×100%  
25.拖运率 拖运率=(挂车换算周转率/主挂车换算周转量)×100%  
26.单车产量 汽车(挂车)单车产量=自载换算周转量/汽车(挂车)平均车数 单车产量=汽、挂换算周转量合计/汽车平均车数  
27.车吨(客)位产量 汽车(挂车)车吨(客)位产量=(汽车(挂车)自载的换算周转量/汽(挂)车总车吨(客)位日数)×日历日数车吨(客)位产量=(汽车(挂车)换算周转量合计/汽车总车吨(客)位日数)×日历日数=汽、挂车换算周转量合计/汽车平均总吨(客)位 
28.总行程载重量 总行程载重量=∑总行程×核定吨(客)位 
29.平均总吨(客)位 平均总吨(客)位=报告期总吨(客)位日/报告期日历日数 
30.平均工作车班 平均工作车班=工作车班数/工作车日 
31.平均车日行程 平均车日行程(公里)=总行程/工作车日 
32.平均修理(保养)工时 平均修理(保养)工时=修理(保养)总工时/修竣车辆  
33.平均修理(保养)费用 大修车平均修理费用(元/辆次)=大修理总费用/大修车修竣辆次
34.汽、挂车定期保养准确率 汽、挂车定期保养准确率=(按期送保车辆数/送保总辆数)×100
35.燃料平均实际消耗量 平均每百车公里燃料消耗量=燃料实际消耗量/(总行程/100) 或平均每百吨(千人)公里燃料消耗量=燃料实际消耗量/(主、挂车换算周转量/100(或1000))
36.汽车燃料应消耗量 汽车燃料应消耗量=∑(汽车基本燃料消耗定额×行驶里程/100+周转量附加燃料消耗定额
五、例题  [例]某运输(交通)企业1994年12月31日有关损益类科目余额如下:       
         运输收入:2800000  运输支出:1200000  装卸收入:400000  装卸支出:160000 堆存收入 :180000     堆存支出:600000  代理业务收入:70000  代理业务支出:20000  港务管理收入:160000  港务管 理支出:60000  其他业务收入:80000 其他业务支出:40000  营运税金及附加:300000  管理费用               60000  财务费用:30000  投资收益:220000(包括从联营方分得的已税利润200000元) 营业外收入:40000  营业外支出:70000       该企业实行按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办法缴纳企业所得税。该企业1-11月共实现利润总额14000000元,其中包括从联营方分得的税后利润200000元,已预缴所得税4554000元。年终汇算清缴时发现企业超过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的工资300000元计入成本。  企业将12月末损益类各科目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运输收入                    2800000                   装卸收入                    400000                  堆存收入                    180000                    代理业务收入                70000                   港务管理收入                160000                      其他业务收入                80000                   投资收益                    220000                   营业外收入                  40000            贷:本年利润                                  3950000   借:本年利润               2000000              贷:运输支出                    1200000                     装卸支出                    160000                      堆存支出                    60000                     代理业务支出                20000         港务管理支出                60000                     其他业务支出                40000                     营运税金及附加              300000                     管理费用                    60000                     财务费用                    30000                      营业外支出                  70000     则企业12月份应纳税额为:     利润总额=3950000-2000000=1950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950000-200000(税后利润)=1750000元                            应纳税额=1750000×33%=577500元    则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5775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77500      同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577500               贷:所得税                      577500  企业实际预缴12月份应纳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77500                贷:银行存款                    577500   年度汇算清缴时,对于超过计税工资的工资支出,按规定不得在税前列支,所以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则1994年全年利润总额为:年利润总额=14000000++1950000=15950000元       年应纳税所得额=15950000-(200000+200000)                      (税后利润)+300000(税前多列支出)=15850000  年应纳税额=15850000×33%=5230500元      实际已预缴税款=4554000+577500 =5131500元      应补缴税款=5230500-5131500=99000元       则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99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9000      同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99000                贷:所得税                      99000        按规定,年终汇算清缴时少缴的税款,应在下一年度内补缴。实际补缴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9000                         贷:银行存款                    99000      
        经济贸易系      06会计学  小组成员:刘美华、甘荣华、王佳、王立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