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榜
秋榜。是墨兰的一个变种,虽属墨兰,但又不同于报岁墨兰。秋榜与报岁墨兰虽都是大叶兰种,但报岁墨兰的叶宽且厚,花大出架,显然要比秋榜有气势得多,而秋榜的叶薄些,花多平架。论花色,报岁的花色多是以深褐色为主,而秋榜的花色则丰富多彩,尤以白、白绿和红色居多。论花香,报岁墨兰是属于那种淡淡的甜香,又近似檀香,而秋榜多为幽香,也就是近似四季兰的清香。主产于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以南)与老挝、缅甸相邻的三国结壤地区,普洱、西双版纳两地,其它广西南部,云南的(文山州、红河州、临沧地区)少有分布。
秋榜秋榜。是墨兰的一个变种,虽属墨兰,但又不同于报岁墨兰。秋榜与报岁墨兰虽都是大叶兰种,但报岁墨兰的叶宽且厚,花大出架,显然要比秋榜有气势得多,而秋榜的叶薄些,花多平架。论花色,报岁的花色多是以深褐色为主,而秋榜的花色则丰富多彩,尤以白、白绿和红色居多。论花香,报岁墨兰是属于那种淡淡的甜香,又近似檀香,而秋榜多为幽香,也就是近似四季兰的清香。主产于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以南)与老挝、缅甸相邻的三国结壤地区,普洱、西双版纳两地,其它广西南部,云南的(文山州、红河州、临沧地区)少有分布。
蜜蜂兰、果香兰蜜蜂兰。又名台兰、多花兰。 蜜蜂兰多数生长在山岩之上,也有的附生于大树枝杈上。株体一般长25~40cm,叶宽1.2~2cm,叶梢钝尖,叶质厚,叶面角质层明显。丛生叶片4~6片,多为软垂,假球茎小,花梗长15~30cm,易斜出或下垂,密生12~40朵花,花朵小,萼片与花瓣均短而圆,呈长卵形,唇瓣下垂反卷。花色红褐,花期为5~6月上旬。 蜜蜂兰花小,花大多不香,也有少量微香的,开老后舌头会变红,形成假性红素。 果香兰。体态十分接近多花兰C. floribundum,但叶质地较柔软,宽达2~3厘米,基部有紫晕并具宽2~3mm的膜质边缘;叶基部外面的鞘紫色;花红褐色,常在50朵以上,有水果香味;蕊柱基部两侧各有1个小耳;小耳长1~2mm。花期7~8月。有资料称果香兰因有水果香气而得名。 兔耳兰兔耳兰。叶片短,呈狭椭圆形,基部具长柄,2~4片丛生。花葶高20cm以下,着花5~6朵,淡绿色,具微香,唇瓣不明显,3裂,中央裂片反卷,白色上有紫色条斑,花期5~7月。原产于我国华南、西南和台湾省。其种类甚多,较常见的有无齿兔耳兰、有齿兔耳兰、竹叶兔耳兰、高脚兔耳兰、矮脚兔耳兰、旋叶兔耳兰、香花兔耳兰等等。其假鳞茎长柱状,外被鞘叶数枚,叶2~4枚,亮绿色,厚革质,具长柄,椭圆状倒披针形,长7~20 厘米,宽3~4 厘米,顶端渐尖。花序直立,有花3~6 朵,花色有白色、淡粉红色、淡绿色等,并带有紫红色条纹及斑点,花期5~11月,香气淡雅。 邱北冬蕙兰邱北冬蕙兰。又名紫秀。是我国植物学家冯国楣、李恒于1980年发现的新种,本种与蕙兰接近,但每个假鳞茎上的叶片数较少,只有2-3枚,呈暗绿色至暗紫色,中部以下渐窄,为长10-12厘米的细柄,暗紫色,叶片明显地较蕙兰窄而短。花茎青紫色,圆柱形,长25-30厘米,直立;花4-6朵,无香,花苞片青紫色;萼片绿色,大约2.5厘米,宽6厘米;花瓣多为青绿色,长约2.2厘米,宽7毫米,内面基部有暗紫色的斑块;唇瓣白色,长约2厘米,宽1厘米,中部浅裂,侧裂片半圆形,紫红色,直立,中裂片卵状长圆形,先端浑圆,反卷,中央绿色,上表面具紫色横斑。花期为头年10月到翌年2月份。邱北冬蕙兰属地生兰,生长在海拔1800米的林下,较常见的春兰、蕙兰栽培稍难。喜凉爽的气候,怕高温,繁殖较慢。 珍珠矮珍珠矮(C. nanurtum)。本种系吴应祥教授新命名种。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区与云贵高原之间过渡地带内的某些特殊小环境中,是一个区域性的特有种地生植物,形态与建兰相似,唯叶片较短(长15~20cm)而直立生长,无假鳞茎而有地下茎,常单苗生长。植株一般有叶4~6枚,比一般的地生品种要少,长20厘米左右,宽l~2厘米,缘齿明显较粗,质较建兰厚,多直立有光泽。花葶直立高可达40厘米,着花5~9朵。花中等大小;外瓣端有小尖,具5条鲜紫红脉纹;捧瓣略短,质色如外瓣,唇瓣反卷色白,彩点紫红,疏密不等;香甚浓郁,家养后较好,花期6~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