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首创农用水泥船

 苏迷 2015-05-08
苏州首创农用水泥船

   照片由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江南水乡,水运发达,苏州船舶修造源远流长。远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吴国,苏州造船就很有名,有楼船、戈船、桥船、方舟、余皇等各种类型的船只。南宋,苏州的船舶生产就被视为全国三大造船中心之一。沿袭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太湖公社七桅大渔船,船长25米,宽5米,载重60吨,是太湖淡水捕捞中最大的一种渔船,六级顺风时时速可达20公里,即使逆风,也能“之”字形地向前行驶。
  相传这种渔船,系南宋岳家军战船演变而来。虽然经过历史的变迁,但细心观察,仍有古战船痕迹。明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都以苏州的刘家港为起碇港和造船补给基地充实船队。而水泥船的建造,虽然1918年上海已有水泥船建造,但真正大规模、成熟地建造农用水泥船是在苏州。
  农用水泥船是苏州水泥制品厂上世纪60年代首创的支农产品。当时苏州专区48590个生产队,其中无船队达5100个,严重缺船队有3400个,而苏州专区又缺乏木材资源,急需开辟新的造船材料。经过研制,确定用水泥以钢筋细砂混凝土和钢丝网为材料,仿造吴县蠡墅河扁子式船型,于1962年生产出了前所未有的农用水泥船,之后水泥船在全国河网地区推广。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对此还拍摄了科教片。老照片为众多新造的水泥船停歇在光福镇河道里的场景。

  无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