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徽因最美的诗《那一晚》

 百了无恨 2015-05-08


  有关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爱情,众说纷纭。有的说:他们彼此真爱,只是林徽因个性要强,不愿意嫁给一个结过婚的男人;有的说:林徽因冷静理智,毅然与少女朦朦胧胧的感情再见。两种看法的差异,一者在于两人感情的程度,二者在于两人只是曾经爱过,还是一生相知相爱。

  其实,林徽因这首堪称她最美的诗作《那一晚》,早已道尽其中的秘密。如果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我们相当熟悉的名作,其内容还比较含蓄,让人不能确定林徽因是写给谁的话(一说指写给林的长子梁从诫),《那一晚》就几乎是指名道姓地在揭开她与徐志摩那一段隐秘的情感,真实、细腻,使其卷入了另一组家庭旋涡的情感表现得极其真切、崇高,是她不多的诗作中艺术质量上乘的作品。

  《那一晚》在1931年发表后,徐志摩很快以《你去》一诗给予回应:“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放轻些脚步/别叫尘土扬起/我要认清你远去的身影/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不断地提醒你有我在这里/为消解荒街与深晚的荒凉/目送你远去”。这份感伤、动人、含蓄的情谊在其唱和的诗作中得到了真切流露。

  《那一晚》用隽婉、纤丽的笔调敞开了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轻溯这虽已过去但仍萦绕在心的神圣、纯洁的精神边境。

  全诗分三节,第一段先扬,柔缓舒放,像小夜曲,讲述两人深爱但理智地“分定方向”,只是因为“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第二段再抑,沉郁迷离,是狂想曲,深情回忆“那一晚的天”,“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第三段又见阳光,宛如轻快的行板,声、光、影、形幻化闪回、游移恍惚的奏鸣曲,希望“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知道这是梦想,但依然企盼相守,能够“私闯入当年的边境”,“静候着你的赞赏”。

  在这里,没有幽怨,有的是理智认取分定方向的生活,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缱绻和物是人非、难系流光的遗憾。无论如何幻变,过往的一切正如作者在另一首诗里所言:“仍要保存着那真”!

  强烈推荐,敬请赏析。

  ----------------------------------------------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