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将迎第四次生育高峰 2037年人口或达7300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洁洁赢 2015-05-09

“单独两孩”政策已经落地等背景下,未来安徽人口增长走势如何?新的人口峰值会出现在哪一年?安徽62个县、市内部经济排名如何?5月8日下午,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2015)新闻发布会在合肥召开。本次发布的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2015),包括《安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等12部报告。

  单独两孩生育“波澜不惊” 预计我省2037年达到人口增长峰值

  2014年1月22日安徽颁布单独两孩政策,是全国第二个实施两孩政策的省份,我省迎来了新一次生育高峰。人口发展正式有了“新常态”:人口增长较多、流出人口减少、两孩政策实施。那么,经过2014年一年来的发展,我省人口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单独两孩政策顺利实施,原来估计,放开单独两孩生育后,平均每年约增加5万出生人口,到2014年底将发放5万张左右的‘两孩’生育证。但到2015年1月19日发放28018个生育证;领证率远远低于预期,可谓是波澜不惊”。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082.9万人,比2013年增加53.1万人,为2000年以来年度常住人口增加最多的年份。这与人口流出减少和单独两孩政策有关。但是,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7‰。而我省流出人口正在减少,并有少量人口回流,这表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与外省的差距正在缩小。

  “但目前,我省同全国一样,由于第一代独生子女都已进入婚嫁期,由此将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单独两孩政策的放开,我省人口将持续增长”。据报告介绍,预计我省于2037年达到人口增长的峰值,届时我省人口将达到7300万人。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合肥市占4席,芜湖市占3席

  62个县、市(县级市)中,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2014年排名前10位,分别为肥西县、肥东县、巢湖市、繁昌县、当涂县、天长市、长丰县、无为县、宁国市、芜湖县。上年的前10位,肥西县、肥东县、怀远县、濉溪县、长丰县、巢湖市、庐江县、天长市、芜湖县、霍邱县。与上一年比较,不仅排名先后发生了变化,而且进入前10名的宁国市、当涂县、繁昌县和无为县,替代了上年的怀远县、濉溪县、庐江县和霍邱县。新“十强”中,“两核”城市所辖县:合肥市占4席,芜湖市占3席。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效应显现。

  报告显示,合肥市“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合肥、芜湖继续占据前两位。同时地处皖江城市带的铜陵、安庆、宣城三个地市得分较高,排名处在中游及以上位置,该区域经济运行状况较好。“十二五”以来得益于皖北地区经济成长性的持续增强,皖北地区和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差距在缩小。从2014年的得分与排名情况看,皖北中心城市蚌埠的经济发展水平已居于全省上游,综合排名第3位;阜阳排名比2013年提高1位,居全省第9;宿州、亳州、淮南的排名仍旧靠后。

  此外,报告也指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全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中,投资贡献率超过40%,重点开发区域甚至超过50%,表明安徽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部分依赖于投资,经济增长的动力以投资为主投资依赖过大。

  投资空间分布不均衡,皖江大皖北小由于区位、资源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全省的空间分布严重不均衡。从地区看,2014年,皖江八市人口约占全省的42%,但其固定资产投资额却占全省的68.1%;而皖北六市人口约占全省的45%,但其固定资产投资额仅占全省的24.7%。从各地市看,2014年,合肥、芜湖、马鞍山固定资产投资额居全省前三位,集中了全省44%的投资。

  民间投资活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体

  2014年,全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4681.0亿元,增长20.9%,虽较上年增速下降4.7个百分点,但增幅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提高4.4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9.2%,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4.4%,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个百分点。

  生态文明“状态”改善,但总体欠佳

  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响应较为积极、驱动力不断增强、状态仍然偏弱”为特征的基本现状,即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文件、规划、试点等指标为代表的说明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的“响应”积极,但是在政策措施、监督管理与文化宣传力度上仍存在不足,以产业结构、人均森林面积等为代表的反映现实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状态”有所改善,但总体情况欠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