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影 | 《猩球崛起:黎明之战》:和谐秩序的无限渴求

 窦律师 2015-05-10

这部《猩球崛起》和上部的关联性不大,凯撒成为猿族领袖,带领猿族构筑了自己的家园。而人类由于遭遇“猿流感”的侵袭,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但这个病毒是人类自己研制,又无法控制导致的。由于猿族建立的家园正好在频临灭绝的人类唯一的能源(水电站)上,双方发生了碰撞,对人类恨之入骨的猿族科巴阴谋的谋害凯撒,向人类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而凯撒在他儿子的帮助下,重新掌握了主动权,他内心想和人类和平共处,但此时一场和人类的大战已经在所难免。这部故事相比于上部更加沉重,导演通过猿族映射人类,通过战争诉说和平的珍贵,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影片给予我们沉重的思考,我在这些阴沉的思索中窥探出秩序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建构和谐秩序必须用可以约束权力的制度来规制。


人类对于价值的追求是永恒的主题,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价值观给予人们的感观效应最为强烈。即便中西方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着种种的差异,但秩序的追求却是融通的,是人类追求别的价值的基础,抛却秩序,别的价值都是空谈。影片中的猿族已经超脱了人们所理解的动物世界的概念,更像是一个人类的种族。频临灭绝的人类和猿族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并非仅是能源的争夺。事实上凯撒所建立的猿类族群并不需要能源,其碰撞的根源在于狭隘的种族偏见,而由于这种种族之间的偏见导致了猿类和人类之间必定有一场世纪大战。导演在影片中用凯撒刚出生的小儿子倍受人类喜爱,来表达这两个族群可以实现和睦相处的融洽景象,但这毕竟只是少数人,有些人骨子里是痛恨猿类的,将其视为异类,猿类亦然。这就成为了和谐秩序构建的绊脚石,而影片中人类方的德雷福斯与猿类的科巴更是将这种冲突激化到了极致。他们认为解决两方问题的关键仍然是武力,只有铁拳才是硬道理。凯撒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希望一个稳定和睦的秩序,他认为只有在和谐的秩序下,才可以谈别的权利,战争带来的是对秩序的侵蚀,最终双方都会受到损害。凯撒的一些理想甚至已经超脱了人类的眼界,实难相信这是一个四肢发达的猿类。影片也用血肉模糊、妻离子散的悲惨场景控诉着离开了和谐的秩序,一切权利都是空谈。


影片同时用大量的镜头揭示出和谐秩序的达至需要一个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单纯的规则没有约束力,必然带来权力的纵容,形成更大的破坏力。凯撒曾经和人类生存在一起,他对于人类的尔虞我诈、互相攻击的特点掌握的一清二楚,他深知这是埋藏于人类中的本性。他理想的认为这些在猿族中不会存在,猿族更简单,更团结。而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即便是看似简单的猿类也和人类一样,猿性中存在恶的一面。虽然他制订了一个铁的规律,“猿类不杀猿类”,藉此他力主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猿类秩序。但事实是残酷的,猿类中的科巴是典型残暴的集权主义者,他屡次违反凯撒的命令,但利用这个规则,他都收获了凯撒的原谅。最后他嫁祸人类,想将凯撒杀死,自己获得猿族的统治权。影片通过战火中,手持双枪奋勇杀敌的镜像将科巴的威武形象展示得一览无余,而这也给了其他猿类以震慑,他获取了统治权,甚至为了立威杀死猿类。凯撒在受到枪伤之后幡然悔悟,猿类像人类一样也会攀高枝,没有制度的约束,造成的后果则是谁的武力更强悍,谁能获得权力,而这种专制的权力则容易导致恶劣的后果。最后人猿的大战反而是猿类引发就说明了这一点。最后凯撒为了赢得猿类的统治权,必须在受伤的情况下和科巴进行一场单对单的决战,而决战不允许有别人参与,只能是两个猿类之间的对决,谁获胜谁将赢得统治权。这种武力获取的权利必然带来的是权力的集中,最后的后果只能依靠统治者的好恶来决定。假设最后获胜的是科巴,可能会是另一个结局,这就是缺少制度规制的权力,其带来的必然是隐忧共伴的秩序。影片最后通过凯撒的话来暗示战争的不可避免,他深切的给马尔科姆说,“你是我信任的朋友,但这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挑起者是猿类,我们必须面对。”凯撒深知战争带来的后果,但他不能退宿,这是一种无奈,亦是一个无声的渴求,他希望猿类和人类之间在一个和谐的秩序中,奈何悔过已晚,只能面对。联想伊拉克战争、乌克兰危机,我想人们应当吸收战争带来的苦楚,共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来源:胡业勋的法律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