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术语》连载十二:宜兴紫砂陶的起源背景

 RK588 2015-05-10

中华五千年文明光辉灿烂,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陶瓷文化和陶瓷技术历史悠久,世界发达最早。许多古代文献上早有记载,如《周书》里有“神农耕而作陶”;《路史》里有“火遂人范金合土为釜”;《资治通鉴》里有“皇帝命宁封为陶正”;《吕氏春秋》里有“皇帝有陶正昆吾作陶”;《物源》里有“轩辕作碗碟”;《周礼·考工记》里有“虞氏上陶”;《史记》里有“舜陶于河滨”等都有陶事的记载。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8000多年前,在黄河流域已开始出现器形简单,纹饰粗拙的彩陶;7000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是彩陶的鼎盛期;5000至4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证明彩陶处于繁荣期。又从考古发现的“河姆渡文化”看,出土的陶器年份比马家浜文化还要早,可证明长江下游区域的原始陶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的年代相差不大。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那么宜兴位于太湖之滨,邻毗浙江北部的长兴。根据宜兴的古窑址考古分析,丁山、周墅、川埠、东、归径、西渚、鲸塘、邮堂、张渚、杨巷等文化遗址分布较广,数量较大。从归径骆驼墩、邮堂西溪出土的陶罐、陶盆、陶壶等残片看,都为红陶、夹砂红陶和少量的灰陶,距今约5000多年历史,足以证明宜兴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制陶。

宜兴陶器发展主要起于三国时和南北朝时(公元220年到589年),在三百六十余年中,逐渐壮大;到了宋代,宜兴陶器的气氛和发展和“钧、汝、哥、官、定”五大名窑进入一个繁荣期,并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陶器门类紫砂陶。从此,紫砂陶跻身于陶的舞台。据考古,1976年宜兴丁山红旗陶瓷厂兴建隧道窑,移山挖掘时发现了蠡墅羊角山早起紫砂窑址。从窑址的陶残片中发现上层为近代的缸、坛、罐等残器,中层为元至清初的釉陶片及堆贴花状的陶残片,下层则是早期紫砂器的残片,以壶为主,里外不施釉,还发现捏塑龙头、瑞兽等吉祥装饰物,从捏塑装饰手法及象形于宋代陶器捏塑法相一致,由此推定为宋代之紫砂陶。所以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是有根据,并且有相当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


仰韶文化

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城北仰韶村,发现一长约900米,宽300米,计30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青铜器、石器、陶器,其中以彩色花纹陶器具有代表性,故“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至5000年,是黄河流域的古文明摇篮。

良渚文化

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年—4150年,主要出土为玉器、石器、陶器。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文明文化。

马家浜文化

1959年,在浙江嘉兴马家浜发现的陶器,主要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有部分泥质红陶、灰陶以及少量的黑陶和黑衣陶。陶器的成型基本上采用手制,部分器物经慢轮修整,晚期灰陶增多,并出现轮制,器表多素面或磨光,纹饰有弦纹、绳纹、划纹等。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包括浙江吴兴邱城、桐乡罗家角,江苏吴县草鞋山,常州圩墩等遗址。

河姆渡文化

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古陶器而得名。出土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还有少量的加砂泥质灰陶等,据考古年份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3300年。

龙山文化

又称黑陶文化。广泛分布于山东东部沿海、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等地,与彩陶完全不同,是另外一个文化体系。因为它最先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故称“龙山文化”。它以黑陶、灰陶为主,还有红陶、白陶和少量彩绘陶,距今约4000—5000年历史。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彩陶距今约5000至6000年,分布于黄河上游甘肃、青海。因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


作者简介:

吴乐如,男,1956年生,土生土长的陶都人,著名的民俗学家,擅工书法篆刻,长期探研紫砂文化、阳羡吴文化,与胞兄吴达如先生已出著《陶魂》《跨世纪知名陶艺家》《紫砂壶图》《当代陶艺名家集》《宜兴紫砂对话图录》《紫砂之谜》《宜兴紫砂吴姓人的风采》等十多部专著。为宜兴紫砂文化和宜兴吴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颇大的推动作用,在紫砂文化世界有极高的声望。

作者说:

《紫砂术语》一书是一本紫砂爱好者入门书,外行读后顿即明了,内行读后能加深影响。

任何行业、任何物种、任何学科都有他的特点术语和自己的语言,紫砂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陶瓷奇葩,历史悠久、文化精深。历经几百年紫砂艺人的创造和积淀。现日臻于世界,名扬远播。紫砂语言和紫砂特定术语也随着紫砂文化的发展,已在陶瓷界确立位置。这本《紫砂术语》可帮助读者少走弯路,少些迷惘,直截了当明白知晓,轻轻松松步入紫砂行列,从而使之得到共享,免得云里雾里。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宜兴紫砂是中国陶瓷中的一朵奇葩,它的质朴、古雅、浑厚、凝重、端庄、玉润……的魅力响誉世界。它既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而深得上至皇室官员的珍爱和器重,下至平民百姓的受用和青睐。

紫砂历经几百年的历炼,从初创期到开创期,再到成熟期,一路走来,兴衰起伏。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紫砂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随着民族文化的崛起,随着经济改革的突飞猛进,紫砂艺术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紫砂有它特定的术语,有规范的文化语言,有传说的故事,有历史的背景。为使广大爱好紫砂人士全面了解紫砂,懂得紫砂,把玩紫砂,编者用通俗的紫砂语言,撷览成集,并配相关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提供读者,使大家从玩、藏、品、用、识等上,从中得以乐趣,增长其见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