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天性易怠惰

 书蠹之家315 2015-05-10

让大脑持续进化的三个训练法则:全新的经验、保持留意并随时记录、复习与整理!

 

最近在inside上有篇很棒的翻译文章「没什么是原创的:把知识连起来就是创意」

 

这篇文章很直接的告诉我们,其实创新、创意的意涵,就好像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都是把现有的概念相互连结、整合之后,从中找出新的形态或用途,目的在于解决某些现实中会遇到的障碍、或是藉此转变人们既有的生活习惯。换句话说,创意并非很多人所想的「无中生有」,而更象是「移花接木、基因移植」。

 

有人说,创造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最宝贵的宝藏。 从人脑的结构就可以看出端倪,近年来许多脑科学家对幼儿教育的看法,都是主张「多元体验」,不一定要过早背诵唐诗、学英文或数学,但一定要多实际的体验这个世界,简单来说就是「接受刺激」。

 

脑科学家发现,人的脑袋里面的神经元,面对「新事物」的刺激最强,且新旧的神经元之间,无时无刻都在不断产生新的连结,也就是说人的头脑会越用越「活络」,就算到年老以后,神经元还是会持续连结,只是没有小时候那样活跃而已。这意味着,其实你的大脑还在不断「进步」(包括现在你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想办法多做「思维的冲击与刺激」,或是俗称「烧脑」。

 

其实,「创意」这两个字,一直都是台湾教育中喊了多年的口号,问题是它就象是虚无缥缈的空气,连大学教授都没有办法教你如何变成「有创意的人」。 因为说白了,创造力的来源是大脑神经元之间的链结,单纯读很多书、很会背书、与获得好的学历毫无直接的关系。 甚至如果成为「死读书」,过度零碎而完全没有现实体验下的学术知识,也很有可能成为「创意的杀手」,这就是为什么填鸭教育始终被人诟病,无奈,华人「考试为主、分数为王」的思维历经千年文化熏陶,一时半刻也没有办法改变。

 

最后,这篇文章末段提供了3个不错的建议,和我过去几篇旧文的概念不谋而合,趁这个机会做个整理。

 

第一,全新经验的力量。

 

不断让你的大脑超载、做不同的刺激,自然也就会越来越活跃。比较具体的做法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多交不同领域的朋友、培养各种兴趣、或是体验其他工作都是好方法。这也是为什么欧美近年来有些研究指出「优渥环境长大的人,比较容易具有创造力、较能胜任营销相关工作」的原因吧?

 

毕竟富二代要什么有什么,生活中有机会接触的可能性无论如何机会都更多,但就算不是富二代也不用气馁,我个人也提供另外一个「强力刺激」脑袋的方式,就是不断接触不同的「意识形态」,毕竟价值观的冲击性绝对也是与生俱来的脑力激荡工具,关注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各种对立面,从一开始讨厌到后来的理解甚至渐渐喜欢,这都能有效的自我刺激。延伸阅读可以参考中观意识对立 与 创意思考 、 原创 中观训练法 。

 

第二,保持留意每件事、并随时记录。

 

这边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说明,首先,随身一定要带一本笔记本、或是录音笔,当然智能型手机也可以当纪录工具,只要脑袋有新的想法都立即先记录下来、之后有时间再来品味。 例如我每天吃饭、搭车、甚至手路的时候我也会滑手机浏览FB的讯息,只要看到「值得思考」的素材,都会马上标记,回家再用电脑好好阅读。 可参考之前分享的 小技巧分享"手机"收集源源不绝的创意、想法!

 

其次,就是我时常提到的「自我面对」,面对自己的想法、欲望与实时的情绪,无时无刻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想法?」,甚至进一步找到原因以后,再问自己「是不是别人也会有这样的感受我该如何让他人也产生这种感觉?」,光是这样的自我关注,就能从中体悟到很多人性的课题。

 

第三,时常复习与整理思绪。

 

看过的文字、观念倏忽即逝,但若之后还有拿出来重复品味、思考,就会在脑中产生新的链结。 许多专家都建议,「持之以恒的写作」是非常理想的方式,当初我会写这个部落格的理由也是如此,当我有新的想法,我都会很快的写成文章记录下来,原本的目的不是给别人看,而是自己作为思绪整理的用途。

 

如今不只是写博客的文章,我也同时经营好多个粉丝团、网站的内容,比起这里面所能赚到的获利,我更把这样的例行公事当作「强迫动脑」的好机会,毕竟,人天性容易怠惰,没有一点强迫,别说写作、纪录,恐怕连动脑这件事情都会越来越懒,那就不妙了。

 

----------------------微心理网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