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健康养生 10个表现证明你的健康(2)

 泉城贤人 2015-05-11

中医健康养生 10个表现证明你的健康(2)

 来源:三九养生堂  编辑:泉城贤人 

       一、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1、手阳明大肠经

  走向:起于食指内侧指甲角旁的商阳穴,从手走到头,行于上肢外侧前缘及面前部。止于鼻旁的迎香穴。

  主治:感冒,发烧,头痛,咳嗽,昏迷,牙痛,眼疾,咽炎,扁桃腺炎,鼻炎,甲状腺肿大,耳聋,耳鸣等。

  2、手少阳三焦经

  走向:起于无名指尺侧甲角旁的关冲穴,经受被在上肢外侧正中线,止于眉梢的丝竹空穴,从手到头。

  主治:耳聋,耳鸣,咽喉肿瘤,肘臂外侧疼痛,运动障碍,扁桃腺炎,咽炎,颈项痛,偏头痛等。

耳聋,耳鸣,咽喉肿瘤,肘臂外侧疼痛,运动障碍,扁桃腺炎,咽炎,颈项痛,偏头痛等

  3、手太阳小肠经

  走向:起于手小指尺侧甲角旁一分少泽穴,从手到头,止于耳屏前方的听宫穴。

  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腮腺炎,扁桃腺炎,牙痛,目疾等。

  二、手三阳(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1、手太阴肺经

  走向:起于胸部中府穴,从胸走到手,行于上肢内侧前缘,至于拇指桡侧指甲旁的少商穴。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气肿等引起的咳嗽,气喘,胸痛,咯血,胸部胀痛,短气等。

  2、手厥阴心包经

  走向:起于乳头旁一寸天池穴,在上肢行于上腹侧正中线,止于中指指尖的中冲穴。从胸到手。

  主治:心悸、心痛、心烦、面赤、神志失常、胸肋痛、肘臂痉挛、掌心发热、胸闷等。

  3、手少阴心经

  走向:起于腋窝下的极泉穴,从胸走到头,沿上肢内侧后缘内侧,止于桡侧指甲旁的少冲穴。

  主治:心痛,肋痛,咽干口渴,手心热,心律不齐,心绞痛神经衰弱,掌心热等。

  三、足三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1、足阳明胃经

  走向:起于眼眶下的承泣穴,从头到足,行于面前部,在胸部行于任脉旁4寸,在腹部行于脐旁2寸,下肢外侧前缘,止于足次趾的外侧甲旁的厉兑穴。

  主治:胃痛,呕吐,腹泻,痢疾,胃下垂,头痛,牙痛,面部神经麻痹,乳腺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等。

  2、足少阳胆经

  走向:起于眼外角的童子髎穴,上行至额角,环绕侧头部,向下循行于耳后,至肩内缺盆,下至腋窝,经过胸部至季肋,下行至客关节环跳穴,再沿下肢外侧中间,经膝外侧腓骨前缘,外踝前方到足背,止于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穴。

  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绞痛,急慢性肝炎,偏头痛,颈项痛,眼痛,牙痛,咽喉痛,耳鸣,耳聋,面部神经麻痹等。

  3、足太阳膀胱经

  走向:起于目内眦的晴明穴,行于头顶,后项背部,在背部分为二行下行。第一行行于距督脉1.5寸,第二行行于距离督脉3寸,至下肢行于下肢后侧正中线,经外踝后至足小趾外侧甲角旁的至阴穴。

  主治:眼痛,头痛,项背痛,腰痛,下肢痿痹,瘫痪,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眼痛,头痛,项背痛,腰痛,下肢痿痹,瘫痪,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四、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1、足太阴脾经

  走向:起于足大趾内侧甲角旁的隐白穴,从足走到胸,经足内侧内踝前方,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在腹部行于脐旁4寸,上行至胸,在胸部行于任脉旁6寸,止于大包穴。

  主治:消化不良,溃疡病,腹泻,痢疾,便秘,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前列腺炎,膀胱炎,阳痿等。

  2、足厥阴肝经

  走向:起于足大趾外侧甲角旁一分大敦穴,经足背,在下肢行于内侧前缘,内踝8寸以上行与下肢内侧中线,绕阴器抵小腹行于侧腹胸部,至于乳下二肋的期门穴。

  主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肝脾肿大,月经不调,痛经,前列腺炎,膀胱炎,疝气痛,高血压等。

  3、足少阴肾经

  走向:起于足底涌泉穴,绕过足跟,在下肢行于内侧后缘,上行至腹。在腹部行于任脉旁开半寸,在胸部行于任脉旁2寸,至于锁骨下俞府穴。

  主治: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痛经,肾炎,膀胱炎,头昏目眩,腰膝酸软,耳聋,耳鸣,牙痛,咽喉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