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六安人的一代记忆。

 充满阳光的冬季 2015-05-11
 本帖最后由 皋城路 于 2015-5-10 09:34 编辑

叙述一下十几年前的六安是什么样子的哈


那个时候六安没有这么多高楼也没有这么多的人口流动,楼主现在每每回一趟家都能感觉到六安的变化。不怎么经常出来看看很可能就不熟悉路了。

那个时候在孩子们心中最好玩的地方不是广场商场。而是游乐园,那时候六安适合孩子们去玩的地方有两处一个是九墩塘的烈士陵园还有个就是人民公园。那时候烈士陵园附近有很多娱乐设施海盗船碰碰车还有旋转飞机,楼主最爱的就是旋转飞机。人民公园那个时候还不是现在这种走夜场路线的,而是适合一家三口去玩的游乐园



十几年前六安小朋友喜欢去的场所有烈士陵园,人民公园,金商都的太空堡垒和小游戏厅,体育广场,体育广场已经拆了翻新也就是现在的休闲广场也就是现在的休闲广场。在国庆五一那里会有烟花表演,而且还有一位老爷爷养马一元可以骑着绕着操场一圈。周围的小摊贩也很多,吃的玩的都有!也是楼主童年回忆之一!





老六安人口中最有名的小吃,炸臭豆腐,长青路的凉皮米线,百花菜市场的北京烤鸭,鲍奶奶炒货,轻工中学的炸酱面和过桥米线。炸臭豆腐问起来臭但是吃起来香,但是和辣条有个共同的地方就是不卫生,因为楼主看过制作过程比较恶心就不多说。长青路凉皮米线是很火的,那时候老六安人最喜欢逛的就是长青路批发的小市场什么东西都可以在那里买到,除了买东西就是吃凉皮了,他家的凉皮生意的确很好味道也不错。
百花菜市场的烤鸭也是很火的以前排队很久才可以买到,据楼主所知之所以现在那里的烤鸭衰落和卖烤鸭家里纠纷,烤鸭秘方给了很多人,以至于烤鸭技术普及太多就没有以前那么好卖了!轻工中学的炸酱面很有名其实很多在那里毕业的学生是有耳闻的但是当时轻工中学对面没有拆楼的时候小巷子里有个让人吃了就难忘的米线,过桥米线是很火的!大家也是排队吃有的时候还吃不到。鲍奶奶炒货以前貌似是个路边摊现在也卖出了名气有了自己的店面,吃起来味道也还不错!


那个时候六安人眼中的“高档”去处,肯德基,威尔康西饼屋,小得意西点屋。我这么说可能很多同学不信或者笑了,但是当时肯德基一般人都不怎么进去因为当时对于普通六安工薪阶层也不太能负担起的,工资就一千多一顿吃了好几十所以去的人很少也晓得高档。威尔康西饼屋的现在地位也跟以前没法比,以前六安只有卖鸡蛋糕的还没有真正的蛋糕房,当时威尔康的出现也算是六安第一开了很多连锁店。后来也出现了小得意与其抗衡,所以楼主小时候纠结过生蛋糕买小得意嘞还是威尔康嘞!
以前的北塔公园,以前的北塔公园是比较乱的。不论是居住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那里的奶奶们被六安人称为最难缠最蛮横的,巷子比较多也会出现偷窃事件。从远处望去小楼林立很多晒衣服的竹竿上挂满了衣服。这些小楼围绕着北塔,看起来有点像贫民窟,那个时候北塔还是对外开放的,附近的东方红小学的学生也经常上北塔玩。


提到北塔附近,东方红小学不得不提,有种躺着也中枪的感觉,当时那个小学名声很不好那里的小学生的名声有种热血高校铃兰高中的感觉。不良小学森聚集地,他们去哪都会被其他学校小学森嫌弃,其实也有好的小学森最后因为生源太少经营不下去,那个小学也就没有了。


说到东方红小学可能很多人要呵呵了,这样都可以称为铃兰高中?!这把七中放在哪里?!嗯(⊙_⊙)楼主要说的确七中应该也是比较有名气的吧!那里有不少学生打架闹事会在小巷子里敲诈,以至于很多家长路过都比较嫌弃他们,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是七中的都会很不待见觉得是差生。那边以前卖饭卖吃的都很少因为不少人觉得那边乱也不太愿意在那边做生意。当时的七中也就是现在的田家炳中学,我的表哥以前因为家里穷学习成绩也蛮好去了那边在小巷子里被勒索,勒索不成就被打的流血。挺吓人的,不过表哥最后还是上了本科现在也成为了医生。。


那时候六安人眼中的沃尔玛,家乐福,高档商场:百货大楼,金商都。百货大楼那时候是国企里面的服务员售货员都是要有资历才可以进去,因为工资高福利好,很多人都想在那里上班有的还要托关系才能在那里工作。那时候里面的售货员一般你真的要买她才会对你笑吟吟的问候如果看你穿着一般基本上都会懒得搭理你。当时也算是六安第一个百货大楼吧!大家都喜欢逛就算不买也想坐个电梯什么的,当时楼主最大爱好就是楼梯上下跑玩的开心比较开心!


老六安人眼中的淠河:以前这里还没有被围起来的时候,就是个自然沙滩,水很清澈水源很干净。
有不少老一辈儿时都沿着沙滩放牛放羊下水摸鱼,后来因为开发改造附近的沙子被掏空了都拿去害了楼房,也没人敢下去游泳了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水有多深。还有污染下水道的水都流向淠河,水质也很差时不时会出现死鱼飘在河面上。有很多老六安的爷爷爸爸们都喜欢在这里钓鱼,但是钓着钓着鱼就越来越少,就算钓上来清理鱼的时候发现鱼肚子里都是煤灰。
那段时间污染很严重,现在淠河水质应该比以前好的多。但是没有以前那么有朝气了。也没有那么吸引人了,以前幸运的时候从淠河挖沙子可以挖到古代的铜钱,我以前挖到不少串在红线带在手上看起来也很漂亮!


老六安人在六安一中观“海”:为什么说在一中观海呢,其实一中是个海拔分界线。每次下大暴雨一中往后面的地方都会淹掉,也有小伙伴体会过。雨水太大基本上水走不掉其他地势高的地方水又会流到这边。其实大一中算好的,再往三里桥去都是一片汪洋,不知道这几年怎么样,反正那时候还有很多老奶奶阿姨抱着还是去观海,观看一中附近的学生狗变成落汤鸡,楼主强烈谴责这种行为。。




老六安眼中的大一中:我觉得不论是远一点的金寨寿县还是市区的人,大一中的地位很高。虽然这几年会有落差,但是在老六安人心中考上一中就是上了大学。走到哪都是家长讨论的焦点,“你家孩子考了多少分我家孩子考了多少分。以后上哪个大学?!”虽然上了大学后不一定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但是还会有很多六安人一直关注在一中的孩子们!还有那些在六安租住在租屋的妈妈和孩子们也是他们来到这里的的目标和方向




老六安的孩子们爱玩啥:现在的孩子们对比我们那个时候简直是不可以比的,那时候只要给我们一堆土就能玩出很多花样。现在孩子们玩撕名牌我们那时候喜欢玩数码暴龙机和游戏王卡牌,数码暴龙机可是风靡很久的还有神奇宝贝卡牌也是非常流行的。
在往我们这代以前父辈那里就是钓鱼钓虾子爬高上低玩炮竹。那个时候过年炮竹种类有很多,基本上家家孩子都玩,只要和节日有关系的都会玩,元宵节玩塑料玩具灯,当时觉得节日氛围很浓厚哥哥姐姐都在身边,大家一起玩耍但是现在却少了很多这种感觉。


老六安人的夜晚:那个时候还没有广场舞,大妈大爷就喜欢拿着扇子到处遛,遛马路溜广场哪里有地方就溜哪里,孩子们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到处跑。爸妈也是就是散步闲聊,正因为有很多人溜马路晚上的小摊贩就格外的多。很有人气的就是大圆盘还有纺织厂大桥的摊子,什么小东西卖的都有。有名的夜晚小吃很多的集中在通往皖西学院的路那边!
一般夜市街有唱卡啦欧凯几元一次的套圈子打枪气球的。还有碰碰车小火车,现在基本上都还有不过没有当时那么多!前几年按摩洗头房很多很多近几年少了,楼主当时傻得天真以为是剪头发的地方就进去了,问了半天她说不剪头发只按摩,然后我就失望的走了,她跟我说这里不是我这种小孩子去的地方,(⊙o⊙)…我过了很久才明白其中的含义(#啊!)(#啊!)


老六安人的口头禅:其实老六安人的口音和合肥比较接近,外地人听我们口音其实比较搞笑。有种戏曲里丑角的那种腔调,尤其老母鸡和老磨资的发音很是搞笑。大部分口头禅也和吃喝有关也有比较经典骂人的“你可吃嘞”“何能便宜毫毫着”“我滴个妈嘞”“你可是老头吧唧的”“你可是有点个不地龙?!”来,听懂的掌声鼓励一下!

老六安的五里墩大桥下的石船:那时候大桥下面的河是有船的,是那种石船船体是水泥做的上面是用藤条和麻皮带围着的棚。石船的体积比较庞大里面就相当于一个房间可以放床放桌子,可以一家三口待在里面,有很多打鱼为生的人在里面生活。是个流动型的家,楼主也上了那个船玩过感觉船上的家还是灰常有趣的。当时因为城市规划那些石船已经被强制拆了一个具有河边特色的东西又这么没了。。


老六安的金三角地带的传说:金三角也就是现在的沃尔玛那边的交叉路口,以前没有沃尔玛的时候那边是六安的长途汽车站,有不少乘客坐那里的长途车都被坑过。如果你不坐车或者不住旅馆你就会被打手打一顿,秩序是比较乱的。以前在那里坐车都是要非常小心的,会有拉客的打架或者是找乘客要很多费用。以至于当时六安出去的司机们在外地也是不太有人敢招惹的,因为他们打手打人非常普遍所以没有太多人敢去招惹!


老六安的大城管碉堡了:那个时候的城管基本上快成为人民公敌了,在解放北路有很多菜贩子摆在马路边买菜。每次大城管一来菜贩子们大吼一声日本鬼子来了几十个贩子闻声而逃!大城管拿着棒子去驱赶那些菜贩子,经常会发生摩擦打架事件。那时候城管基本靠打和驱赶来维护路况,城管早些年里面都是社会小青年组成的。他们拆楼房赶小贩,每次我们看到大城管都会想到他们打人收别人东西的场景。在六安政府网上排名城市建设管理总是排在最后一名。因为大家都对他们没什么好印象,不过这几年应该好的多!老一代能打的已经养老去了先在新进的都是一群大学生哦


老六安的血泪拆迁变动:为什么说血泪,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拆迁这个事情让很多家庭破解兄弟反目妻离子散,最为悲伤的是开始六安招开发商的时候秩序很乱,楼主所知最为有名的是翰林院,当时有几十户的居民住在那里因为开发商让他们签不良合同导致几十户居民再也没有房子。只有微薄的补偿款以后也不会回迁,还有很多因为拆迁儿女争房产大打出手,也有老一辈在这种强压刺激下疾病发作离世。现在看起来高楼耸立的六安也是很多家庭用血泪换来的。

老六安人心里的铁饭碗:除了比较吃香的公务员,早些年前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人是非常让人羡慕的。那时候老六安人都希望在国有企业上班福利工资高有保障还有养老金,有很多国有工厂老一辈六安人都在那里待过。而且国家分配住房对于当时人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条件了!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那些国有工厂优势也开始消失很多年轻人下海做生意。工厂也变动拆迁再也不是铁饭碗了!不过楼主比较喜欢没事去工厂里面玩玩的绿化很好相当于一个小公园一样

老六安人的休闲娱乐:那个时候很多老六安人会到专门提供跳舞的场所一个大厅类似的地方,大叔大妈都喜欢在那里跳交谊舞。百花菜市场旁边以前也有个电影院不少人在那里看过电影还有南门电影院和六安大剧院也称为当时三大电影院,小学的时候被发过很多这样的票去看电影。乐呵呵的以为免费然后让你买个塑料眼镜说看3d电影,结果免费卷还是要钱。我爸妈年轻约会的时候看的电影是妈妈再爱我一次,还有古今大战秦俑情好像是这个名字。哭的稀里哗啦,那时候约会流行了看电影哈



老六安人的小优越:其实六安以前也只是个县,最后发现成了市。那个时候有不少人觉得街上也就是市区的人厉害,在街上见过世面多。当时很多人都希望有个城市户口,其实可能也是爱面子城市户口没什么好的地方。当时老六安人工薪阶层工资不高也没什么好羡慕的,现在更是如此。还是做生意的更加赚钱的说哦,户籍在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的开心就好!


县城里的六安人都去哪了:如果同学们在本地没太多感觉,但是金寨霍邱平时里都是人很少的过年过节人就暴多。那么平时那些人都去哪了?!其实很多霍邱金寨的人都选择去外地工作少部分会在六安市区,基本南京上海的很多。上海的郊区基本都快被阜阳六安占领了,打架闹事的阜阳要多些所以在上海安徽人的名声并不好。觉得安徽人不讲卫生爱闹事,前段时间上海有个酒吧安徽人黑势力把一个人头颅都给砍了,也挺让人发指的!


六安人在上海:去上海你会遇到很多六安人,不过本地市区的人比较少县区的很多都在那里工作!在六安本地的工资其实蛮低的,所以出外工作的人都不愿意留在六安,工业发展也不好,很多家长让孩子考大学考出去,尽量考出去因为六安的岗位少也工资少的可怜!在选择就业方面还是要慎重的说


老六安人爱不爱吃:一说六安可能就离不开吃什么八公山豆腐,大板鸭,大白鹅,茶叶好像都和吃有关。除了吃还有哪些特产,好像楼主感觉木有了。最有名气的六安瓜片正宗的也不是大家都能喝的到的,很多本地人都没有喝过,虽然超市里有很多但是一年产量就那么多很少普通民众可以喝的到!不过说到吃方面看到路上那么多餐馆就可以了解到了大六安的情况,但是据说今年经济走下坡餐饮也不是很好做了。具体情况楼下同学也可以补充。。


关于六安旧的照片已经很少了,网上也不太搜的到。不过六安的样子都曾经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无法替代的一环。











老六安最便宜买东西的地方在哪?!嘿嘿除了很多人都知道的长青路小批发市场外还有一个就是南门菜市场,那边小批发部最多很多同学们爱吃的小吃烧烤卤菜进货源头都在那边的(⊙o⊙)哦!有很多同学都喜欢吃长青路以前那家的凉皮米线还有烤鸭呀,为什么小摊做的那么好吃,你可以在南门菜市场找到答案,很多进货商知道他们制作的秘方,如果你愿意多花些钱在他们那里进货想吃小吃你都可以自己做!而且味道绝对接近你童年的感觉!


老六安人国庆五一怎么过?当时流行这么一句话,有钱人去外地旅游没有钱的都待在六安,五一国庆九墩塘,皖西路那边人最多,因为几大商厦都在那边。五一国庆人多的水泄不通,大家可能不是想买东西但是还是忍不住去逛,只要有空就想说上街去吧!没事逛街去。都养成了节假日男女老少都上街的习惯了。


老六安人的现在,其实很多老一批六安人都老去了也有些已经离开人世了,现在许多的楼房住的都是各个地方来的人。乡音越来越淡人与人的关系也不像以前那般亲近,那个时候我们的家都是那种矮矮的平房,我曾经以为我会一辈子住在那里和父母一起,我也相信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会永远不会分开之后过很多年都会联系,但是现在都不是我想的那样,一天天的陌生一天天的迷离。我很羡慕有些有属于自己文化古韵的城市感觉不论过了多久那种氛围依旧清晰,回望我们的文化古迹他们也和老一代的六安人一样失去了生机,北塔南塔已经改造但是也没有以前那样人气高涨只有零星的店铺和上学的孩子。烈士陵园的纪念意味也越来越淡,以前的烈士博物馆还有烈士雕塑总是我们心中最为敬仰的神圣,而如今我却找不到六安的魂之所在。如今我们最喜欢最期待的家乡究竟应该是什么样?也很少有人再去思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