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栋:智慧男女,打造完美婚姻

 九仙神狐 2015-05-11

葛栋:智慧男女,打造完美婚姻

2015-05-08 宣讲家网 葛栋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

 

核心提示:婚姻不仅是爱情的产物,它还能使爱情升华和发展,缔结婚姻之后,单纯的恋爱关系升华为爱情、亲情,并且夹杂着其他各种复杂的关系,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将会为婚姻生活埋下隐患。那么,婚姻中有哪些隐患需要我们注意?完整的婚姻关系需要经历哪些阶段?父母离异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不良影响?本文为您解答。

葛栋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

大家上午好!前面几堂课我们讲人际交往、人际性以及人际性上升的一个层次,恋爱。接下来我们这堂课主要讲到恋爱的制高点,叫做婚姻与家庭。

婚姻关系的五大隐患

爱情并不等于婚配,但是世间上大多数的成人眷侣还是成为了夫妻。婚姻不单单是爱情的产物,而且还能使爱情进一步升华和发展。比如在生育孩子之后,单纯的恋爱关系升华为爱情、亲情,夹杂着其他各种层次关系的模型。婚姻会给成人前期的个体带来许多需要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也会为今后的婚姻埋下隐患。简而言之,主要是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适应。

第一,两个人在一起,需要适应配偶的生活方式。夫妻双方在一起之前,独立生活的方式已经形成了,而且是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当双方结合到一起以后,彼此之间都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来适应对方,来平衡家庭,促进爱情的健康发展。

第二,结婚之后,家庭劳动的数量会显著增加,这样就需要男女双方处理好家务劳动的平衡问题。可以说,完成家务需要占用男女双方非常多学习、工作或娱乐的时间。因此,有的国家和地区的妻子为了爱情和家庭放弃了工作。但是,更多的夫妻是为了爱情和家庭而适应现实的新情况。因为在中国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男女双方都需要出去工作,弥补家庭的经济开支。

第三,结婚之后要面临新生儿的适应。结婚之后,在两到三年的时间里,可能会面临第一个孩子的降生。第一个孩子的降生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挑战,也可以说是一次危机。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夫妻关系可能会出现亲子关系的增加与夫妻交流的减少,这可能会使夫妻的感情面临一些危机。

第四,组建家庭以后的经济问题也需要适应。在男女双方未步入婚姻殿堂之前,他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消费方式。这样一种稳定的消费方式在步入婚姻之后,需要为了家庭的平衡而协调各自的方式。一个家庭如果没有最基本的经济的保障,有时很难和谐、愉快。因此,婚后一方面需要调整自己过去的一些消费习惯,另一方面更要以辛勤的劳动和工作来获得报酬,以保证家庭有着更充分、充裕的经济来源。

最后,姻亲关系的适应。婚姻不单是两个人的关系,还包括两个大的家庭的关系。这就牵扯到姻亲关系的适应。个体结婚之后,就与对方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构成了法律上的姻亲关系,尽管年轻夫妻不一定与亲戚居住在一起,但也需要对他们许多方面进行适应,以保证家庭的和谐幸福。

爱情中的男女差异

有一项研究表明,男女双方在爱情之上是有性别的差异,这些差异存在于哪些方面?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个方面,男女对于爱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女方更重视被男方所爱,而男方更重视他所爱的异性。换句话说,女方追求爱情,而男方则重视所爱的女人本身。

第二个方面,男女对于爱情的憧憬和指向不同。女方对爱情是较为现实、理智的,比如她们会想象到如何组建家庭,组建家庭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如何去解决,幻想作为丈夫应该有的行为模式,以及子女的抚养等具体问题。而对于男方来讲,爱情更富有浪漫的色彩,他们往往将爱情的憧憬只限于两个人之间的爱情生活,而非是具体的家庭琐事。

第三个方面,男女对于爱情对象的选择上不同。一般而言,在选择对象上,女方更注重内在的才能,男方更重视外貌和人品;女方更重视对方的事业心,而男方更重视对方是否温柔、贤惠。

第四个方面,男女性欲的强弱,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同。为了爱情,男女双方都要处理好性爱与家庭和婚姻的关系,使性生活不阻碍爱情生活,而是成为有助于爱情和谐的部分。

当恋爱双方把恋爱推向最高潮,可能他们就会步入婚姻的殿堂,最后缔结婚姻。当然,这是最理想的。但是结婚未必就是爱情的最终结果。因为婚姻还包括了当事人之外的各种因素,是一个非常复杂过程,包括来自家庭或社会的促进与阻碍力量。克服了这些阻碍,男女双方就开始为结婚积极地做各方面的准备。经过结婚登记、婚礼,使青年男女在法律上正式成为夫妻。同时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亲戚朋友的祝福。

打造理想的家庭模式

每个人都希望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家庭。理想的家庭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大多数人对于理想家庭的期望和总结,理想家庭应该具备六个条件,这六个条件既包括了亲子之间、父母之间、夫妻之间,也包括了夫妻沟通之间的要素。

第一个条件,需要生活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之内。就是说,理想的家庭需要生活在一起,需要生活在同在一个家庭里。所谓同一个家庭里,是指家庭成员一定要生活在一起,这个生活在一起不单是指一个物理上的亲近,更重要的是指心灵上的沟通。这不仅仅是指家庭成员应该而且必须生活于同一个屋檐下,更重要的是指心理层面的亲近,即保持亲密的情感联系,维持心灵的沟通。家庭是一个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交互复杂的结合体。只有物理上和心理上生活在一起的人,并且保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家庭才是健全和理想的。家庭成员都应该为造就这样一个理想的家庭形态而做出必要的努力,这是维持理想家庭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石。也就是生活在一起,并且保持良好的沟通,保持心灵的亲近。

第二个条件,夫妇之间要形成动力的平衡,家庭之间男女要有良好的分工,并且能够认可自己的分工。夫妇的动力均衡是指夫妻在力量和动态各方面都要尽力保持平衡和和谐。一个良好的婚姻和家庭,是由每一个家庭成员所共同营造的,需要每位成员积极地参与,并且认真的融入。无论是日常生活的家庭劳动,今后共动承担的经济负担,还是在教育子女及重大事情的决定,都应该由夫妇双方(或者说家庭成员)来共同商量、达成一致,而并非由某人专权独断。 这样来形成力量的制衡机制,而不是一方做决定,另一方完全服从。家庭是一个动力的、生态的、环境的、社会的系统,只有夫妻的力量均衡,才能维持整个家庭系统的协调运作和家庭功能的良好发挥。

第三个条件,亲子之间既要亲密,又要有一定的独立性。简而言之,亲子之间尽量做到一线之隔。这个一线之隔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要有非常清晰的亲子界线,保持每位家庭成员相对的独立性,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相对独立和自由的空间。父母在这方面既不能够对子女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甚至是放弃养育,也不能够过于严格、事事追究,而是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亲缘监护人的责任,有适度的爱心、关心、引导、倾听、理解和监督。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之下,也需要做一些制止或者管制的教养。

一线之隔中的线是指界线,如果界线没有了,孩子可能会卷入到夫妻关系中来,或者造成孩子过于依赖父母,不能够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如果这个界线过于僵化,虽然可能在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自主性,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孩子也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爱,他们也丧失掉了今后如何去爱和关心他人的能力。因而,亲子之间需要一线之隔,这样孩子既能够习得一些生活上的独立性,同时也能够充分享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学会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以及今后组建家庭过程中如何去爱,如何去关爱他人,家庭的功能就可以得到良好的发挥。

第四个条件,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一个家庭以及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这个概念是在心理学的治疗方法——“箱庭疗法中提出来的。在这个概念里,强调治疗者需要建立与来访者之间的母子一体性关系。在箱庭治疗室和以砂箱为中心所创造的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里,来访者处于安静、随性、舒服的状态之下,通过制作砂箱作品,促使来访者将自己潜在的自我治愈能力唤醒,并且充分发挥,为来访者的人格走向整合提供一种可能性。这个概念同样适用于家庭系统,也就是说,每个人只要能够拥有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在合适的机会和环境里,人的潜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家庭成员在家庭这一自然、特殊的组织里,如果能够拥有,并且体会到这种自由、安全和受保护的环境氛围,必然就会心情愉悦地过好每一天,渡过有意义的人生。同时,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这样一个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尊重和接纳孩子,使孩子能够在自由、安全和受保护的环境里充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护和关注,从而发展与父母之间的信任和依恋的关系,产生对父母和家庭的这样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人格走向整合,心理趋于健康的发展。

第五个条件,父性原理和母性原理的协调。父性原理和母性原理这两个概念是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提出来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责任和角色是不同的,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将家庭中父亲的角色作用命名为父性原理,而把母亲的角色作用定义为母性原理,认为家庭中必须明确父母亲各自应该扮演好的角色。

所谓的父性原理,在河合隼雄看来,是指无论多么可爱的孩子,如果做了违背社会准则或者家规的事情,当父亲的会毫不留情地训斥孩子,或者采取绝情、断绝父子关系等强制惩罚的手段来对待孩子。而母性原理恰恰相反,无论自己的孩子怎样,即使是惹事生非、无恶不作,当母亲的都会疼爱、关心,甚至包庇、袒护自己的孩子。这就好比最近的梦鸽和他的儿子李天一的事件,梦鸽扮演的角色就是母性原理的角色。

因此,父性原理是一种切断的技能,而母性原理是一种包容的技能。这就好比一个家庭当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怒,另外一个包容。这样能够使得家庭更好地维持权威和民主的氛围。

最后一个条件,夫妻双方尽量要有相同的志向。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之间,要有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特别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判断这些人生信念上,更要努力去保持彼此之间的一致性,拥有积极向上的力量。俗话说,全家老少一条心,瓦石也能变成金,这就是强调共同的积极向上的志向的作用。

综合来看,前面所讲到的理想家庭具备的六个条件是:第一,要共同的生活在一起,并且心灵上要经常的沟通;第二,家庭之间,夫妻之间的角色以及他们的作用,要实现一种动力的均衡;第三,亲子之间,既要保持独立,又要有很大的亲密性;第四,在家庭当中使每位家庭成员都要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受保护的氛围;第五,在家庭当中,父亲和母亲要分担好自己的角色,既权威,又能够达到一定的和谐、民主;最后,夫妻双方尽量要有一些相同的志向,这样才能使家庭的生活目标更明确,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更好的一个规划。

如何成功适应婚姻关系

前面讲到,夫妻结婚之后,由独立的生活状态走向共同生存的状态,今后可能会共同面对许多问题。理想家庭的建立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需要将两个生活经历完全不同人来共同面对新婚生活,在这些过程当中,夫妻双方需要去适应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详细来讲,第一个是对婚姻的适应。如前面所说,一个人在而立之年要成家,缔结婚姻关系。婚姻是由男女双方缔结而成的,在缔结的过程之中或者之后,有是否成功适应的表现。如果是成功适应,那么就是美满、幸福的婚姻;如果是失败的适应,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婚姻不协调,最甚至离婚。

婚姻适应的成功都有哪些表现?

婚姻适应是成人前期最重要,最为严谨的人生课题。婚姻中的人际关系比其他人人际关系更难适应,为了使婚姻能够适应成功,务必要做好六件事,即婚姻适应成功从六个方面来表现。婚姻关系的适应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人际关系,是最难以适应的。那么,需要从哪几方面来做到婚姻的适应呢?

婚姻适应的良好表现:第一,夫妻相亲相爱,忠贞如一。夫妻恩爱、忠诚、专一,并且形成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谅互让的平等和睦关系。第二,性生活和谐。婚姻必然会牵扯到性生活适应的问题,性的适应,可以说是最难以适应的。所以需要夫妻双方都了解性生活的生理知识和卫生知识。第三,处理好家庭人际关系,这就比如前面所讲到的姻亲关系的适应。不管是核心家庭,还是一个大家族,都要处理好与配偶的家庭以及外人的关系,家庭各个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关心和爱护。第四,家庭经济生活的适应。理想的状态就是家庭经济生活的民主化,要有良好的家庭经济的预算和支出,不欠债、不借贷、适当储蓄。所有的这些都来自夫妻协调,经济生活民主化。此外,对于财务的渴望和提高,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的欲望,需要立足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巧取豪夺,或者采取不法的方式获得巨额财富。第五,夫妻共同协调好家务劳动。在中国,男主外、女主内这样一个传统的家庭分配、角色分工的模式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夫妻双方分担家务互相理解和支持是相当必要的。这样就不会出现懒丈夫症候群,由于丈夫不管家务而导致夫妻之间感情疏远,感情出现裂痕走向离婚的情况。第六,父母角色的适应。结婚之后,可能会面临着新生儿的适应。如果能够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新生儿的适应也会达到非常完满的效果。子女适应的可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如果能够很好地适应第一个孩子的状况,那么夫妻之间的感情将升华到另外一个层次,从而更为稳固。

以上的六条是婚姻适应成功的基准,与之相反的是婚姻的不适应。婚姻不适应的结果是夫妻感情的破裂,严重会导致离婚。这在成人前期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如今在我国结婚年龄与传统日趋偏离,在农村结婚年龄越来越早,而城市结婚年龄越来越晚。但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离婚率都在逐年的增长。理想家庭的建立,美满婚姻的维系,需要双方积极的沟通、交通,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另外一方面是对子女的适应。成人前期多数都要为人父母,一对两情相悦的夫妇婚后第二年或者若干年后突然降临一个新生命,成为三人口之家的核心家庭,接着可能会成为多口之家。这对青年父母而言,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两个人生活突然连接三个人的生活,样怎样去协调、面对,怎样处理接下来的两个人的关系,这些都需要双方思考。

心理学家马森提出了第一个孩子的危机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第一个新生儿对于夫妻关系,乃至家庭的稳定度都是一个危机。有研究表明,83%的中产阶级夫妇将第一个孩子的来临称作是广泛的或者是严重的危机。因为为人父母之后,在社交互动、家庭负担、经济开支、住房条件以及夫妻交流和感情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第一个孩子有可能会危及到婚姻关系的发展。62%首次做父亲的人承认,感觉到孩子出生以后自己被妻子冷落了。又如,以家务劳动时间以及数量来讲,会出现非常繁重的家务劳动负担。在没有小孩的时候,一个人做家务的时间为每周平均30小时。但是有了小孩之后,特别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一个人每周所要做的家务时间和数量都会大大增加,这种时间上的增加则意味着家庭负担的繁重。

然而孩子对于婚姻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多数父母从孩子身上得到的是愉悦和满足,而非是前面所讲到的父亲体会到被妻子冷落,从而影响到夫妻关系。他们能够在孩子身上来弥补这样一种失落。有一项研究对40对婚姻美满的夫妇和40对婚姻不如意的夫妇做了比较,当被问及什么东西是他们婚姻中最大满足时,他们的回答都是孩子。而且这两组在这一点上竟然没有差异。就是说,孩子是夫妻在婚姻中最看重、最满意的部分。婚姻不满的夫妇当中有63%的人认为孩子是自己婚姻当中仅有的满足,中国大陆近年来破镜重圆的复婚现象也日趋显著,这也从另一方面支持了上面的的结论。

不同夫妻教育孩子的风格 

北京曾经是全国离婚率较高的城市,现在这座城市的复婚率也是较高的,达到了50%以上。复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因为孩子而使夫妻破镜重圆走向复婚的占到50%以上。可见,孩子是维系婚姻,乃至挽救爱情的重要、必要的纽带。显而易见,在这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有了孩子,似乎会给家庭,乃至婚姻带来危机。另一方面,孩子又是婚姻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来对待孩子,不同的青年夫妇都会有不同的适应风格。

第一种,为了给将来养育孩子提供更好、更充裕的物理环境,会采取晚育,积累财富。第二种,丁克家庭现在越来越多,不要孩子。第三种处理方式,重新明确父母的职责,夫妇一起承担家务。第四种处理方式,留有一定的空间,用于夫妻之间的接触。在双亲的时间里面,将孩子忽视片刻,将孩子暂时放到父母或亲戚那里,利用这段时间沟通夫妻感情。第五种解决方式,接受如何充任父母的优育和优教政策。

这五种风格当中,我们认为,实行优育优教政策是适应子女、当好父母的重要决策。优育主要包括孩子出生以后身体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比如卫生保健、疾病的预防以及护理、合理的营养、必备的用具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等等;优教则要求按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心理特征,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使他们正常和全面的发展,从而健康成长。

离异家庭对子女的影响

经过婚后一段时间的适应以后,有些夫妇建立起了理想的夫妻关系。但是,并非所有的婚姻通过适应期都能建立良好的婚姻关系,同样的存在经过很长的时间仍然难以适应婚后问题的夫妻,甚至也会有不幸的婚姻。不幸福的婚姻会影响到人的心理,甚至是身体的健康状态,给双方甚至整个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一旦双方感到非常难以适应,而且他们也为彼此保持亲密关系做出了许多的努力,仍然没有结果,没有效率时,那么离婚为双方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终结痛苦,并且可以与他人建立新的婚姻关系,并拥有家庭幸福的机会。

有人说,婚姻对于人的创伤作用比死亡对于一个人的创伤作用更为剧烈,这是从不负责任的离婚对于夫妻和孩子造成伤害的角度而言的。父母离婚对子女心理的发展的消极影响,不仅是多方面的,还是长期的,可能会对孩子终身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很多研究也关注离婚以及单亲家庭对于孩子的不良影响。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给孩子造成伤害的并不是父母离婚这个事件本身,而可能是父母在离婚前后多方面的冲突,甚至整日的争吵,这些会给孩子带来难以磨灭的阴影,使孩子对自己今后生活方面的期待或期望降低,或者持有消极的态度。也有可能是父母未能很好的适应离婚后的生活,或者在重组家庭里,孩子受到来自同父异母的姐妹或兄弟间的不平等对待。因为离婚造成的对孩子教养方式的改变,在重组的家庭当中,新爸爸或妈妈与亲生父母的教养方式一定会存在差异,这样教养方式的改变,离婚后造成生活改变,也会给孩子的适应造成很大的困难。

有研究表明,婚姻冲突与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适应、情绪、健康、学业成就等这些问题都显著相关,它直接或说间接的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发展。父母离婚之后的与一方的联系往往会减少,孤独、搬家等因素也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增加了消极的情绪以及行为问题的产生。另外,婚后父母不能就夫妻离婚这一问题与孩子坦诚交流,往往他们的做法是给孩子灌输另一方不好,或者说另一方很可恨的观点,或者不让孩子接受另一方的关爱,把对另一方的恨意转嫁到孩子身上。这些不良的处理方式多会给孩子造成一些心理上的阴影。

导致离婚的原因

当婚姻关系难以维持,矛盾激化,可能会走向离婚,离婚是一个社会问题。在美国,离婚率占到40%以上,我国夫妻的离婚率也在逐渐上升。关于离婚,可以说在一方面也是摆脱不幸的婚姻关系,重新赢得幸福的婚姻关系的契机。

离婚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绝不是单纯的某一个因素所导致的。国外学者认为,离婚或者分居有八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早婚。在夫妻双方比较年轻或者刚步入成年时期就选择结婚,其婚姻适应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发展在这个时期还不是很成熟,他们很难适应来自婚后各方面的巨大压力。

第二个原因,西式的求婚方式。这样一种西式的求婚方式显得更为浪漫,更不切实际,使双方不能有睿智的选择,从而盲目的结婚,最后因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失误而迅速地离婚。

第三个原因,男女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会给婚姻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四个原因,电影、大众传媒等使人们过于重视浪漫的享受,而不是对爱情实在的考虑。这样可能会使他们忽略掉生活中最本质、根基性的东西,从而使生活难以继续下去。

第五个原因,夫妻单方面或者双方面均想要发展各自的兴趣和人格。这样就使夫妻双方出现意见上的分歧,生活、价值观以及经济支配各方面不和或者矛盾的状态。在常年累积的作用之下,可能会使夫妻关系出现裂痕,进而走向离婚。

第六个原因,年轻夫妻没有适应好为人父母的角色。孩子的降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危机,他们没有利用好孩子降生这样一个契机,反而被孩子降临的危机所打倒,从而走向离婚。

第七个原因,夫妻双方都想提高社会经济地位,但是他们社会经济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的社会经济压力过大,这也是导致他们离婚的一个原因。

最后一个原因,夫妻不重视家庭是一个群体。他们还没有适应好家庭作为两个人的世界或者三个人的世界这种新的生活模式,在这个生活模式中不能够很好地把握好自己与家人的关系,或者自己的独立空间、自己的自由各个方面的因素,最终导致离婚。

由此可见,离婚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例如,职业妇女和家庭主妇就是不一样的。同样是职业女性,而知识女性又有其特殊性。男女在离婚申诉上也是有差异的。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社会地位的人群对离婚理由的表述又是不一样的。此外,离婚与夫妻的年龄及结婚年龄也有密切的关系。在大陆的离婚者中,3040岁这个年龄阶段离婚人数是最多的,约占到总数的一半。大陆离婚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婚姻的不适应,直接的原因往往有三个方面:第一,夫妻双方有一方对于另一方不忠诚,造成第三者的介入;第二,与家人的不和睦,特别婆媳关系紧张,使夫妻难以相处;第三方面,经济地位不平等所造成的种种矛盾。

离婚之后,家庭成员也需要面临着各种适应。对于丈夫和妻子来说,不仅要适应离婚本身以及感情上的变化,也需要适应夫妻相互攻击这样一种变化;适应社会上的态度;同时还需要适应新居住的环境以及适应再婚。离婚之后可能面临重新选择配偶,迎接新的婚姻。在迎接新婚姻的过程当中,必然会重新适应新的婚姻生活,又会面临着前面所讲到的新婚所需要面临的各个方面的适应,包括关系的适应、孩子的适应、家务的适应、经济负担的适应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适应。

家庭:成年中期的后勤基地

接下来看一下成年中期的家庭生活,中年人大部分的发展任务都是在家庭内部实现的。家庭是中年人积极开展职业活动的根据地和后勤基地,是中年人最重要、最坚强的后勤补给。

首先来看成年中期的婚姻。人到了中年,绝大多数已经有了稳定的婚姻,但是这个阶段的婚姻也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

首先来看一下中年人的婚姻状况。

在美国约有96%的成年人在54岁之前选择结婚,但是这96%的结婚对象里面,有一半以上是以离婚而告终的。其中,第一次结婚的人当中约有37%的人离婚,而第二次结婚的人离婚率则高达59%。在我国大陆,中年人完整的婚姻占绝大多数,不完整的婚姻占少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未婚率、有配偶率会降低,丧偶率、离婚率则会升高,男性未婚率、丧偶率均高于女性。

完整的婚姻关系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婚姻关系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社会学家把婚后夫妻关系的变化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婚燕尔的热烈期。这是非常亲昵、甜蜜的阶段,夫妻双方往往充满激情,表现为夫妻之间强烈的依恋以及频繁的性亲近。

第二个时期:由盲目的热烈期走向发现彼此不足的矛盾期。夫妻俩各自从原来的家庭生活中分化出来,独立地组建家庭,开始新的家庭生活,在生活节奏、经济开支、感情的调试及人际交往之上出现了较多的矛盾。矛盾期的时间长短是由夫妻关系好坏程度所决定的,也是夫妻关系好坏程度的衡量指标。如果夫妻的矛盾期短,矛盾不突出,说明这对夫妻能够和谐相处,夫妻关系良好。反之,夫妻的感情容易出现裂痕。

第三个时期:移情期。当矛盾激化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改良婚姻关系,使夫妻关系升华的契机,那就是新生儿的降生。移情期是以新生儿的降生为标志的。夫妻双方把对对彼此的关注共同投射、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所以这个时期叫做移情期。夫妻双方在这个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将对配偶的爱大部分转移到孩子身上,在强调亲子关系的中国大陆家庭尤其如此。再加上工作压力增大,家务劳动增多,闲暇时间减少,生活渐渐地失去原来的浪漫色彩,而变得更加实际、实在。移情期一般出现在成人前期和中期的前半段。

第四个时期:由热烈、矛盾、平衡,走向深沉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已经长大,或者已经独立,走出家庭,开始新生活,父母关心、照料孩子的负担减轻了很多。在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具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个独立性不单是指物质上的独立性,还是指心理和精神上的独立性。他们对于父母的依赖在这个时期大大减少,因此中老年夫妇又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对方身上。在这个时期,夫妻关系可能会重新热烈起来,夫妻之间强烈的依赖感和性亲近会变得比较突出。在这个时期的夫妻关系比起新婚燕尔的热烈期要显得更加深沉、含蓄,情感体验也往往更为深刻。

成年中期的人际问题

成年中期不仅面临着婚姻方面的问题,也面临着人际方面的问题。这个人际方面的问题又包括了与孩子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因为中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既需要去照料还未成年的孩子,还需要照顾已经步入古稀之年的父母;一方面承担着赡养父母的义务,一方面承担着养育子女的义务。

中年人的人际关系包括了与孩子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这主要是指中年人的代际关系。无论是与孩子这样一种由上到下的关系,还是这样一种与父母由下到上的关系,这种关系或者代际的影响都是一种交互的方式。即不仅父母可以影响孩子,孩子同样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父母,只是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归结为一点,代际关系是父母对子女互动和交互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代际关系中,与孩子的关系。

中年期是一个发展时期,是一个较长的年龄阶段,大约35岁到55岁或60岁这样一个中间阶段。中年期是一个跨越了近30年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由儿童逐渐成长为成年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未成年之前,绝大多数孩子都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因此亲子之间无论是在交往的次数,还是在交往的深度及相处的时间方面都是较多的,相互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尽管孩子在未成年之前,在物质、心理和精神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但是他们的独立性是在不断地发展的,尤其是青少年期,他们往往有追求独立和自主的倾向。在这个时期,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倾向尤为明显,对于父母不再言听计从,而出现青少年的逆反期。如果父母未能认识到孩子在逆反期心理的变化,仍然以原来权威式的方式来对待他们,把孩子当作小孩子,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很容易产生冲突和隔阂。

在孩子即将离家自立,走出家庭鸟巢的时期,他们已经有了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他们有了自己的理想,有了自己的生活目标,他们将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职业,并且组建家庭。在这个时候,父母一方面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不要过多干涉,更不能包办、代办,否则容易引起亲子矛盾。另外一方面,父母还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丰富的生活阅历给孩子以指导和帮助。一方面不能过多的干涉,另一方面还要适当的给予合理建议。

总之,在孩子离家自立之前,无论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怎样,他们的情感指向主要是在孩子身上。在孩子离家自立时,在这个时期,中年人的婚姻满意度往往是最低的。在孩子离家之后,由于空间上的限制,加上孩子已经成为成年人,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已经基本成熟,思想观念和人格特质也日趋稳定,父母对他们的影响相对减弱。

亲子关系在这个时期与以前时期也大为不同。一方面父母和孩子都已经是成年人了,有独立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许多方面双方是平等的。比如说都有工作,都有自己的家庭等等。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期的情感投入与以前往往也不同。孩子成年之前,父母情感投入与指向,在孩子身上往往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孩子成年离家之后,中年父母的注意力往往将会重新转移到配偶身上,或者转移到家庭的第三代上。而进入成年期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主要指向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尽管如此,有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之下,这个阶段的亲子关系仍然是非常密切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状况之下,青年子女往往在经济上还需要父母的帮扶和支持,需要父母帮助他们照看孩子。而父母也可以从照顾第三代子女,或者说为子女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这些事情当中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

代际关系的另外一个方面,中年夫妇、中年时期与年迈父母的关系。

在孩子离家独立以后,中年人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基本上已经走向结束,然而家庭负担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因为此时自己的父母已经年近古稀,赡养老人的问题又摆在眼前。尤其是在大陆的广大的农村地区,这种情况是更为普遍。老年人没有社会保障,晚年生活主要由子女来照顾的。照顾老年人,尤其是身体状况欠佳的老年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在心理上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因为对老年人而言,仅有物质之上的帮扶是不够的,他们对于情感交流以及沟通的需要是巨大的。

这样成年中期的代际关系主要是与即将走向社会,离开家庭的孩子的关系;与年近古稀的父母的关系。以上内容主要牵扯到婚后的适应,包括中年人与亲孩子和年迈父母的关系。

家庭结构有哪些类型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关于一个家庭类型的问题。在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里面,家庭所需要面临的任务以及发展策略是不同的。以下内容将对这几个方面加以详述。

首先看一下家庭类型,现在最普遍的是六个类型的分类方式。

第一个类型,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指由已婚夫妇和未婚子女或者收养子两代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家庭类型,它的主要特点是家庭成员少、结构简单,家庭内只有一个权力和活动的中心,家庭成员之间容易沟通,容易相处。

第二种类型,主干家庭。主干家庭又称为直系家庭。主干家庭是指由父母、有孩子的已婚子女以及他们的子孙,三代人组成的家庭,也就是三代同堂的局面。在我国,主干家庭曾经是主要的家庭类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家庭类型已经不再占主导地位了,父母往往与子女分居。主干家庭的特点是家庭内不仅要有一个主要的权力和活动的中心,还有一个权力和活动的次中心存在。在中国传统家庭里,主干家庭是非常普遍的,家庭最重要的权力和中心往往集中在最年长一代,而其次的另外一个家庭权力和活动的次中心集中于中间层次的范围之内。

第三种类型,联合家庭。联合家庭主要是指包括父母、已婚子女、未婚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等几代居住在一起的家庭。联合家庭主要的特点是人数非常多,非常庞杂,结构也非常复杂。家庭内部存在着一个主要的权力和活动的中心,几个权力和活动的次中心。

第四个类型,单亲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的类型也逐渐凸显出来。单亲家庭主要是指由离异、丧偶或者未婚的单身父亲或者母亲及其子女,或者领养子女所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主要的特点是人数非常少,结构也非常简单,家庭内只有一个权力和活动中心,但是可能会受到其他关系的影响。此外,在这样的家庭里面,经济负担相对重一些,经济来源相对不足。

第五个类型,重组家庭。这同样是与离婚有关的。重组家庭主要是指夫妻双方至少有一人已经历经过一次婚姻,并且可能有一个或者说多个前次婚姻的子女以及夫妇重组的共同子女。重组家庭的特点是人数相对较多,关系以及结构比较复杂。

第六个类型,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一个家庭类型,叫做丁克家庭。是指夫妻两人组成了无子女的家庭。目前在我国丁克家庭的数量逐渐增多。它的主要特点是人数很少,只有两个人,结构也非常简单,两个人之间的婚姻关系、爱情关系,而不牵扯到其他的一些亲子关系或者说代际的姻亲关系等其他复杂的人际关系。

怎样划分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

看完了家庭类型,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在家庭这样一个生命周期之内需要面临什么样的发展任务。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是反映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过程的范畴。美国学者格里克最早于1947年从人口学的角度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并且对一个家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做了划分。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6个阶段。标志每一阶段的起始与结束的人口事件,如表所示。6个阶段的起始与结束,一般以相应人口事件发生时丈夫(或妻子)的均值年龄或中值年龄来表示,各段的时间长度为结束与起始均值或中值年龄之差。例如,如果一批妇女的最后一个孩子离家时(空巢阶段的起始),平均年龄为55岁,而她们的丈夫死亡时(空巢阶段的结束),平均年龄为65岁,那么这批妇女的空巢阶段为10年。

家庭生命周期这个概念综合了人口学中占中心地位的婚姻、生育、死亡等研究课题。由于婚姻、生育、死亡等人口过程都是发生在家庭里的,对家庭生命周期的研究可以对这些人口过程的机制进行更深入的认识与剖析,避免传统的人口学把婚姻、生育、死亡等人口过程分离开来孤立地进行研究的弊端。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乃至与家庭有关的法学研究中都很有意义。

传统的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反映的是一种理想的道德化的模式,与社会的现实状况有较大出入。有不少学者已认识到这一概念的局限性。他们认为把家庭生命周期分为6个阶段,只适用于核心家庭,而不适用于许多亚洲国家和他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的核心家庭与三代家庭或与其他形式的扩大家庭并存情况;传统家庭生命周期概念也忽略离婚以及在孩子成年之前丧偶的可能性,即未包括残缺家庭;还忽略了无生育能力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无孩家庭,也可以称之为被丁克家庭,这样一种家庭今后可能会发展成为收养孩子的家庭,他们构成的也是一个核心家庭;对于有不同孩子数的家庭,含有再婚与前夫或前妻所生子女的家庭的差异也未予以反映。

每个父亲都是家庭的经济和精神支柱,正因为此,许多父亲都深深地懂得自己的责任和负担的重大,特别是要保证家庭经济生活的稳定,这就要求父亲们要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赚钱的同时,认真做好理财规划,使一家人的生活正常运转,实现自由、自主、自在。作为理财专员的金融理财师和理财经理们,面对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父亲们为了实现全家人自由、自主、自在的生活而奔波奋斗,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发挥自己的才能,帮助他们做好规划。

家庭生命周期主要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落期。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形成期的发展状况。家庭形成期也叫筑巢期,这个时期是指从结婚到子女出生,特征是处于美满的二人世界,作为家庭里的准父亲,一般年龄在2535岁之间,家庭支出面临较大压 力,加之结婚、购房、购车等,一般负债较高。这就使得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准父亲,将承担更多的社会和家庭责任,尤其是为了迎接即将出生的宝宝,及早为家庭 制定和执行有效的规划非常重要,从整个家庭生命周期来看,这个时期的理财规划可能最为重要,在以后的各个阶段只要根据家庭情况的变化对这个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可。

在这个时期,年轻的夫妇们可以首先考虑保险规划。作为准父亲和家庭经济支柱,家庭责任重大,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险对于家庭责任的最好体现,可以使自己成为一家人遮风挡雨的爱心大伞。在保险规划之上,首先要保额和保费。其次要确定保险种类。为了应对相应的意外事件和以后每个生涯阶段的理财目标需求,如果在这个时期的资金比较充裕,还可以选择一种贯穿整个家庭生命周期的投资型险种。投资规划在这个时期也可以相应的激进一些。最后,在这个时期的理财还需要量力而行。由于家庭刚刚形成,生活压力较大,特别需要购房、购车,支出较多。对此,准父亲要注意衡量好家庭的基本情况和未来的收入支出,量力而行,合理的规划好购房、购车事宜。规划好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当今竞争世界生存的主题,更是学习型社会竞争的要求。对于年轻的、即将承担生儿育女的准父亲来说,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的第二个时期称之为成长期,家庭成长期也叫做满巢期。这个阶段主要是指从孩子出生到其完成学业这个阶段,其特征是家庭成员增加,家庭中父亲的年龄一般在3055岁左右。孩子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但随之带来的是较二人世界时更多的责任,许多家庭都明显地感受到了压力,生活支出、教育支出压力都较大。因此,做好这个时期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的一个时期称为成熟期,也叫做离巢期,是指从子女完成学业到夫妻均退休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家庭成员的数量随着子女的独立而逐渐的减少,作为家庭男主人的父亲,在这个时期的平均年龄大约在50岁到65岁,事业发展和收入均达高峰期,家庭支出会随着家庭成员的减少而降低。这个阶段时期的家庭规划,要适当考虑自己养老问题以及今后的储备问题。

最后一个家庭发展周期称为衰老期,也称为空巢期,是指夫妻均退休到两人当中有一人过世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父亲年龄大约在6590岁,家庭收入较退休以前减少,除了养老金之外,主要是理财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家庭生命周期在这个时期基本走向结束。

家庭生命周期这个概念涵盖了婚姻、生育、教育和死亡等 一系列生命课题,对家庭生命周期的研究可以对家庭、生命、婚姻的各种现象和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避免将婚姻、生育、死亡等家庭过程孤立起来进行研究的弊端。比如通过对家庭生命周期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解释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人们心理状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婚姻障碍背后的家庭原因等等。    

这堂课我们首先讲到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爱情并不代表一定会走向婚姻,但是美满的爱情走向婚姻的还是居多。第二个方面,我们讲了在爱情方面男女之间的差异。男女之间在爱情的侧重点以及对于爱情的一些憧憬、指向和年龄特点都会存在差异。因为男女由独立的生活状态到缔结婚姻,走向两人共处或者三人共处的婚姻世界,需要承担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也需要各个方面新的适应。在适应的过程当中,一些家庭能够很好地协调彼此间的关系,协调家庭的重心、家庭角色的承担、夫妻角色的平衡,或对家庭第三代的教养达成一致,从而使家庭渡过发展危机,升华为更高层次的家庭关系。接下来是成年中期的适应,在成年中期需要承担的代际关系不仅是指来自于未完全步入社会的子女养育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面临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接下来主要讲到了家庭的类型,主要介绍了核心型家庭、丁克家庭、扩展家庭、主干家庭等类型。最后讲了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主要是根据一系列家庭生活事件的发展来划分的。主要划分成了形成期、扩展期、稳定期、收缩期、空巢期和解体期。

这就是这堂课所讲的内容,谢谢大家!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