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音乐节:运作是关键

 策划部落 2015-05-11

    “五一”前后,聚集人气最多的演出形式非音乐节莫属。北京的朝阳“浪潮”、门头沟“迷笛”、通州“草莓”、平谷“乐谷”几大音乐节同时举办,成都的热波音乐节、上海的迷笛音乐节、南京的国际音乐节等相继登场,吸引了几十万的观众参与其中。借助近两年国内音乐节的井喷之势,今年音乐节热潮在演出市场再度掀起。然而,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人气较旺,但仍显露出中国音乐节尚未成熟,还走在探索的路上。

  演出场景很热烈

  4月29日,记者在北京朝阳体育中心看到,虽然距离演出前一两个小时天空飘着细雨,演出时又刮起了风,可3000余名观众并未因此而影响观赏“五月浪潮——第六届朝阳流行音乐周”演出的热情。当晚的演出也未让观众失望,澳大利亚的“奇异果”剧团把曾在悉尼歌剧院、巴黎市中心等标志性场地前上演过的节目“4米面人儿”呈现在国内观众面前,引来观众的鼓掌甚至尖叫。

  在随后至5月2日的几天里,“五月浪潮”在朝阳体育中心和朝阳公园两地进行了41场演出,共有近5万名观众观看了来自法国、荷兰、澳大利亚、英国等10余个国家的22支国外知名乐队的精彩表演。

  4月30日,在北京通州运河公园开幕的草莓音乐节,参与人数达到了3万余人,据说这是在过去几届音乐节高潮日才能达到的人数。

  在门头沟京浪岛公园举办的迷笛音乐节,虽然演出期间天公不作美,但很多忠实观众仍在恶劣的天气下搭帐篷安营扎寨,享受64支乐队在唐、宋、焱3个舞台上呈现的音乐飨宴。

  平谷的乐谷音乐季,今年有艾薇儿、朱丽叶·里维斯、黄舒骏、黄贯中等音乐人加入,形成超强的演出阵容,产生了5万人同时在场的音乐节人数最高纪录。

  据报道,持续3天的2011热波(成都)国际音乐节在保利198郁金香公园落幕时,主办方发布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数字:到热波音乐节狂欢的总人数达到25万余人次。

  细分市场需加快

  音乐节演出现场的火热着实令人欣喜,尤其是参与主办的地方政府部门更是为提升了当地知名度而“心满意足”。相关人员表示,如若不是办了音乐节,那些离市区相对较远的主办地怎么可能来这么多人?提升影响力,是一些政府部门积极参与主办音乐节的良好初衷。然而,随着国内音乐节市场同质化倾向的日益明显,业内人士以及一些政府官员也渐渐认识到细分市场的必要。

  “经历了十几年发展的国内音乐节,已经开始有了细分市场的意识,如有的音乐节主打国外乐队,有的音乐节以请大牌音乐人加盟取胜,但目前市场细分得还不够,音乐节品牌特色还不太突出。”几位观察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咨询总监毛修炳认为,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国内音乐节,应该加快细分市场步伐,打造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音乐节。虽说音乐节正在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但目前办音乐节并不太挣钱,还处在通过吸纳更多、更好的音乐资源来塑造品牌的阶段,因此,如何做好市场定位、将演出内容做好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好的音乐节应该更主流,吸引一线的顶尖音乐人参与。

  运营模式探索中

  办过音乐节的一些人士曾表示,纯商业运作风险较大,很可能赔钱,如有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盈利相对容易。

  对此,第六届朝阳流行音乐周艺术总监徐伟感同身受,他说,朝阳流行音乐周的举办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是为了给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增添一个节日期间的放松之所,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音乐融入大众生活。针对观众和音乐周运作本身的需求,这次朝阳流行音乐周首次尝试了“公益+市场”的运作模式。

  政府部门的投入越多,音乐周的活动才能越丰富。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又离不开市场化。乐团不会免费演出,事实上很多专业观众也并非需要全免费的演出,因为“免费”可能出现演出大杂烩等情况。而且免费也会带来太过庞杂的观众,使得很多乐迷觉得缺乏流行音乐会的“酷”感。花一点钱买张票,往往让观众更能认识到自己的需求。所以,徐伟表示,明年朝阳流行音乐周还将坚持这种运作模式。

  运作水平是关键

  “音乐节这种艺术活动形式在西方社会已有不短的历史了,我们是拿来主义并在中国进行复制,只不过是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并克服了种种困难。音乐节为什么能够在中国越做越大,我想主要是因为国内缺乏这种形式,缺乏这种狂欢的平台。有些事情即使你努力强调、推动,但如果没有市场,还是不会成功。因为一个艺术形式的生存和发展,一定离不开群众文化消费的基础,文化艺术的发展其实是与时代发展、市场发展以及人类沟通方式的演变紧密相联的。”北京迷笛音乐学校校长、北京迷笛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艺术总监张帆将迷笛音乐节的诞生,归结为是时代发展中的巧合。

  他说,从2000年“五一”他们办的学校内部汇报演出性质的迷笛音乐节,到现在已具有了一定的商业性,不仅在北京演出,还拓展到了江苏镇江、上海等地举办,这说明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市场非常需要音乐节这种演出形式。

  但张帆也坦言,目前音乐节市场确实存在盲目主办、良莠不齐的现象,忽略了很多细节的东西。他认为,这两年音乐节数量大增,就是因为有些人认为音乐节能产生利润的空间很大。其实,并非是个音乐节就能盈利,现在国内音乐节的整体经营状况并不乐观,由于音乐节的盈利模式还较单一,最主要的收入是票房,其余是赞助、衍生产品、版权交易以及现场餐饮等服务性销售的利润,能盈利的音乐节也就两三个。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音乐节是以音乐为最终目的,而办好音乐节的关键是主办方的运作水平和认真态度,包括整体方向如何把握、管理方式是否先进、市场调研是否深入等等,这是一个繁复的工程,需要整个运作团队科学严谨的通力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