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叫“伍德斯托克”的音乐节

 晓芜书屋1982M 2017-03-16

那个叫“伍德斯托克”的音乐节

2017-03-15 小雅 artvoi艺术星球


音乐节是什么?小雅喜欢讲故事,还是拿故事来说吧。


有一部获得奥斯卡纪录片奖的影片,名叫《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看名字大家就知道了,这部影片记录的是1969年8月15日到18日上午举办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这是一场堪称音乐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音乐节,也是此后几十年来无数音乐节顶礼膜拜的对象。




“伍德斯托克”是音乐节原定的举办地,位于美国纽约州北部。但当地政府以“扰民”的理由强烈反对,音乐节最后不得不改在了纽约市西北70英里一个农场举行。音乐节组织者预估的观众数是5万人,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现场涌进了40万人。40万人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文莱这样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



远远超出预计的观众人数,立刻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原来准备的食品和帐篷根本不够。紧跟着,又是两天的大暴雨,把音乐节现场变成了“难民营”。然而,就是这两个预料之外的“灾难”,却让这场音乐节展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




小雅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个细节:这40万人,不是老人孩子组成的“家庭郊游团”,而是一群奇装异服、充满激情的年轻人!这群年轻人中,有的后来出了名,例如有位叫斯蒂夫·乔布斯,他后来创办了一家叫“苹果”的公司




当地一家零售店的老板,在音乐节上卖出了大量的啤酒和食品。面对巨大的人流,他却没有像“奸商”惯有的那样趁机涨价。但另一方面,他开始时也非常担心遭到观众的抢劫,但事实却是,在物资短缺和暴雨之中,40万年轻人秩序井然。




附近的居民听说音乐节现场的年轻人食物短缺,立刻赶制了一批三明治送来。但食物远远不够,当现场至少还需要75万个三明治的消息传出去后,食品很快从四面八方空运了过来。


三天的时间里,共有三十多支摇滚乐队登台演出,在恶劣的天气和环境下,40万观众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这个存在了72小时的“独立王国”中,没有混乱出现。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涉及到了音乐节的本质


上世纪60年代中晚期,美国社会矛盾突出,人权、反战等等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年轻人有足够的见解却不被重视,他们渴望一种与世无争、和平、平等的世界,消除贫富差距、反建制,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由此应运而生。




参加那次音乐节的人都记着这样一句话:“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兄弟姐妹。”而这场音乐节的主题是:和平与音乐。在音乐节现场,反战口号响彻云霄,许多人用最原始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回到亚当夏娃的时代,用返璞归真的形式表达对美国政府战争政策的唾弃和愤怒。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作为音乐节经典中的经典,它告诉我们,音乐节最核心的元素是:音乐、相同的价值观、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一群人

而这三点核心,也恰恰是音乐节与演唱会的根本不同。


张学友演唱会的观众,可能各个方面都完全不同,唯一的共同点只是:都喜欢张学友的歌。看“同一首歌”这一类拼盘演唱会的人,也可能仅仅是因为演出阵容里面有某个自己喜欢的歌星。


而参加音乐节的人,他们却具有着大量共同点:品味、爱好、观念等等,甚至气质。音乐节的观众,有时候甚至会忽略演出阵容,他们去音乐节,就是要和“相同的人”待在一起。




例如现在亚洲最大的音乐节,日本的Summer Sonic,就是一群“崇洋媚外”的日本人的聚集地,在这个音乐节上,压轴演出必须是欧美乐队。在欧美大牌明星经纪人圈流行一句笑话:Summer Sonic,人傻、钱多、速来。




而世界顶尖级的美国Coachella音乐节,每年4月在洛杉矶郊外的沙漠中举行。则聚集了二十多万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在这个音乐节上,除了音乐,年轻人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搜索现场的新鲜玩意:明星、手工艺品、服饰、美食、各种新产品……很多大企业都把Coachella音乐节作为了自己新产品的发布会。




与经典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相比,除了“具有相同价值观”这一思想核心不变之外,现在的音乐节用于表现思想核心的手段已经多元化。音乐,不再是唯一的手段,涂鸦墙、街头表演等等各种形式都出现在音乐节上。




音乐节,已经变成了一群具有相同特质的人表现自己、寻找同伴的大聚会。


女人的美,不仅仅是靓丽的容貌,更是一份优雅的气质,和一种精致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