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姑提醒丨这个季节 这几样东西千万别吃

 慈溪全媒体 2015-05-11


近日,象山县市场监管局在高塘岛乡一家饭店查获鲜活河豚鱼52条,共计9.5公斤。据该饭店负责人吴某所述,他专门去台州的一家饭店学过河豚鱼的煮法,这些河豚鱼都是从宁海购进的,平常放养在隐蔽的房间内,客人如果要点河豚鱼吃,他就会亲自加工烹饪。吴某坦诚自己知情,但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仍抱着只要处理好就不会有毒的侥幸心理挺而走险。执法人员对该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发出消费安全警示:春夏季节是河豚鱼、圆尾鲎和割香螺成熟时期,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加工经营河豚鱼、圆尾鲎和割香螺及其制品,发现有经营者违法售卖的,可拨打12331(96311)举报。



河豚鱼

河豚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高活性的神经毒素,微溶于水,易溶于醋,对光和热极稳定,即使是100℃的沸水也不能将其完全破坏。



人们食用河豚毒素后,潜伏期0.5~6小时,轻则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感觉神经麻痹,重者呼吸衰竭而亡。河豚鱼中毒的病死率为40%~50%,最快可在发病后10分钟死亡。因人体不会对河豚毒素产生免疫力,目前对河豚毒素尚无有效解毒药,无特效治疗药物


圆尾鲎

圆尾鲎也常称作马蹄蟹及鲎,其形态已维持不变五亿年,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海洋十宝”的其中一员。含有剧毒,故多只用于观赏,招徕客人,例如在香港的西贡海鲜街中便常有饲养鲎作观赏。




圆尾鲎具有疑似与河豚鱼相似的毒素,食用后容易引起神经性中毒,轻症中毒会有四肢麻痹、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呼吸系统、肝肾功能的衰竭,可导致昏迷、死亡。目前针对这种毒素,尚无特效药可医治,只有第一时间催吐、洗胃,送医院。


割香螺

割香螺学名织纹螺,又称海狮螺、小黄螺,广泛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织纹螺中毒主要是贝类神经麻痹毒素引起,可阻断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神经冲动的传导,伤害人的神经系统,



割香螺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胃肠道疼痛等中毒症状,中毒较重的可引起呼吸麻痹,挽救不及时,还可能呼吸麻痹致死。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死亡率极高,目前在治疗上尚无特效解毒药。



内容:宁波网 周维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