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票号的会票、信汇和密押

 联合参谋学院 2015-05-12

票号的会票、信汇和密押

王青

票号即票庄、汇兑庄,主要办理国内外汇兑和存放款业务,在票号出现以前,运送现银大多是雇用镖局,不仅费时误事,开支大,更重要的是很不安全。清嘉庆、道光年间,民间有了信局,通行各省,官吏及商人迫切要求以汇兑取代运现,于是诞生了票号。票号随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商品流通扩大、交通发达、国内外汇兑的客观需要。票号办理汇兑、存放款,解决了运送现银的困难,加速了资金周转,促进了商业繁荣。

一、会票。会(汇)票是汇款双方收缴汇款的唯一凭证,日异昌票号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的一张会票,是从平遥汇往江苏扬州吉庆堂的66000两足色银,无票砝,无利交付。

会票是印制的,格式统一,书写内容规范。在近100年中会票的形式是四个折面的折纸,高约23厘米,宽约10厘米,首面印有图案和“会券”二字;第二面印一红色“凸”框,并印有竖格,书写客户名、银两数、汇兑地点,有无平砝等;第三面书写年月日(在兑付后书写兑付日期、经手人等);尾面印有“信行”二字。再加盖三种印章,一为券首章,一为落地章,一为票号名章。这就成为信用票据,由汇款人持票到目的地票号取款。

票号刚开办时都是持票汇兑,即票汇。票汇有即票和期票之分。1.即票,不论票汇还是后来的信汇,一般来说就是见票(信)兑付,在实际操作中大都是“见票迟三五日交付”,汇水随行就市。2.期票。约定时间,到期兑付;如客户急需用款,而期票兑付期未到,票号也允许提前兑付。除以兑期另加汇水外,所占之期,按月估算递加,要按月息支付给票号利息,票号叫做“认利预兑”,实际就是现在“票据贴现”业务。蔚泰厚苏州分号,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书信中有“认利预兑”的记载,可说明那时票号已经开展了“票据贴现”业务。票号期票与工商会票的期票所不同的是,把由收汇到付汇(包括汇票传递时间在内)的间隔时间,叫做“得空期”,或者“吃空期”。不论即票还是期票,票号后来都实行“见票迟早三五日交付”的制度。票号从过去是“见票兑付”到后期改为“见票迟早三五日交付”,并且把“见票迟三五日交付”写在汇票上,可以无偿地多占用顾客几天款项,扩大它经营资本来源,用于发放贷款,赚取利息,还能在遇到的付款困难时,为了维持它的社会信用,避免因一时现款不足影响交付,带来的麻烦和社会不信任,而采取的一种措施。票号用迟早三五日交付的办法来预防不能见票兑付的危险。

在票汇中,除即票和期票之外,有一种两联齐中骑缝的“对票”。手续于定汇之后,立一对条,齐中剪为二纸,汇款者持上半页,承汇者将下半页寄往所汇之地验兑,交条付银,即不找保立收据也可。如“今收会去通元美足纹银四千两,伊执去咱二千两无号信二封,注定六月二十一、二十七日见信各无利交伊银二千两,仍交伊伙段、浦二位手收,合空伊期一月,每千两扣咱银七两。又东来钱店足纹银一千九百零八两,每百两比咱平大三钱二分,系江淮四帮交伊之银,无票砝,随统去对票一纸,又信一封,至日送通[州]照对票无利交付,将对票一并抽回寄苏。”(道光二十四年蔚泰厚苏州分号给北京分号的信)。信中提到的“对票”,是由持票人将“对票”的一半交北京分号,北京分号拿出由苏州分号寄来的另一半进行核对,无误后付款,再由北京分号将“对票”寄给苏州分号。

二、信汇。票号汇兑除票汇之外,还经营着信汇这一方式。信汇一般适用于与票号交往较多,汇兑款项比较大的工商业户和个人。信汇,分为顺汇和逆汇两种,一般是根据经营需求而采用不同的方式。顺汇,是信汇的主要方式,其汇兑的过程是:工商铺户或个人把款交给票号,票号即向其联号或分号发信,写明承汇某某号银两多少,采用什么平砝收交,这是什么成色的银两,每1000两收汇费多少,比本平大或小多少,何日交款,吃空期多少天等内容,联号或分号凭信按期交付汇款。如蔚泰厚苏州分号道光二十四年四月十八日托天成局捎去90次信:“今收会去复兴昌足纹银二千零六十两,无票砝信,每百两比咱平大四钱,言明在京见信速交伊号,至日交银向伊说知,此系诣高张爷经手。又庆恒钱店足纹银七百两,无票砝,每百两比咱平大三钱二分,另有伊信一封。又铜关帝庙静明师足纹银七十八两四钱,比咱平共大二钱五分,无票信,此系崔大爷经手。二宗见信送通[州]交付。”

这是由苏州汇往京师的,是先收款而后付款,通常称这种信汇叫顺汇。同时,它还说明,委托汇款的“复兴昌”、“庆恒钱店”,是苏地设字号的工商业和钱庄,与票号交往密切,所以采用信汇方式。“无票砝”或“无票砝信”,是说这宗汇款无汇票、无具体平砝,收交银两,按比本平每100两大4钱或3钱2分交付即可。无汇费,这说明商号与票号交往是比较深的,连汇费都不收。

逆汇,是与顺汇相对而言的。逆汇与顺汇的共同点,都是甲地主动承揽业务,区别只在于甲乙两地哪个先收款或先付款。逆汇就是乙地先付款或先收款,然后甲地再收款或再付款。逆汇这种信汇方式,具有拓展的思维,在当时是很有建树的,放在今天也是特别值得称赞的。它把存款和放款与汇兑业务相结合,在银钱汇划当中含有融通资金的内容。乙地先付款,甲地后收款,是放款与汇兑的结合;乙地先收款,甲地后付款,是存款与汇兑的结合。这种存款和放款与汇兑结合的逆汇,是按照主客双方对资金的需求不同而开展的。客户乙地需钱,但甲地又无款可汇,采用放款与汇兑结合的方式。主户(票号)乙地缺银,而甲地银根亦紧,就与客户拨兑,采用存款与汇兑结合的方式。因为是存放款与汇兑的结合,所以主客双方都要按照汇费和利息行市,各自为对方交付汇费和利息。如蔚泰厚苏州分号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二十八日托天成局寄去第九十二次信:“于二十三日托天成局捎去九十三[一]次之信,内报玉盛号于三月月二十一日会借去咱足纹银三千二百五十两,连空期一月,均按月九厘扣至七月初十日,在津无利交咱头白宝银,无砝,每百两比咱平小一两一钱。”

这就是蔚泰厚苏州分号对玉盛号的放款,是与汇兑相结合的,但没有收汇费,按一个月9厘收贷款利息,还按照本平以100两大1两1钱收付。逆汇具有“酌盈济虚,抽皮转快”的特点,它与大商户在各大城市经营有关,也与票号本身的头寸松紧有关。票号对此经营方略的灵活运用,给票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票号发展到电报汇款后,一般见电后讨殷实承保用款,错则退款,如系各家之密电,用款手续亦与明电同,电费皆由汇款者出。清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电报业的发展给票号总号与分号、分号与分号之间传递市场行情和头寸带来了便利,光绪十五年(1889年)票号顺应时势,开办电汇。电报业在我国大力发展时,各家票号在遇有要事急事时,均用电报。电报的快捷给票号间的咨询答复带来了方便,但电报在保密方面尚有不足,因此,各家票号都编拟了各自使用的密码。元丰玖票号重庆分号拟定:“今重(庆)议定,俟后重(庆)倘因要事与我上(海)号打电报,重(庆)定于按电报编码,即比他用0001,我另加一小码用0002,他用码下之字,我用码上之字,所有地名、字号,仍用伊原码,庶免要事外知,特此奉闻之。是俟后我上号如要与重(庆)打电报,亦即照此法推用,务望照办是祷。”(元丰玖重庆分号光绪十五年七月十一日信)票号汇兑业务从刚开始的票汇到信汇,再发展到电汇,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早期银行业经营汇兑业务,可以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会票的防假和密押。票号的会票上写有汇款人的字号和姓名,但在兑付时实行“认票不认人”的制度,认票,就是确认它是本票号各分号的会票,或是联号的会票,如“蔚”字五联号,蔚丰厚、蔚泰厚、新泰厚、蔚盛长、天成亨五家票号系侯姓东家。如果认为汇票有假,即使汇票的抬头字号不假,也不能付款。不认人,就是汇票的抬头和字号是日异昌的,而蔚丰厚票号的人持票取款,只要核实是真的,照常付款。

会票“认票不认人”的兑付制度,具有便利顾客、便于会票流通(相互转让)和有利商品交换等优点,得到社会的称赞,运行了百年而不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万一会票遗失,在未来得及挂失之前,汇款有可能被冒领。鉴于此种情况,有的顾客要求替他上保险,因而出现了有票号在会票上临时盖“讨保交付”或“面生讨保”两种戳记,还用代客盘问取款人等方法,尽量保证顾客的汇款安全。道光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1844年5月14日),蔚泰厚京师分号给“姚宅”开出两张会票,汇苏州银两520两。“姚宅之项,伊系着人送票,诚恐路途失落票券,今将送票人年貌、姓名开去一单,至日照单盘问”,在核对无误后付款。

票号防范假会票方面有有三办法:

1.书写字迹。防假的重要办法,就是靠书写会票人的字迹。中国书法艺术,一人的字是一个样,一般不易摹仿。票号初期的会票是折纸形式的,没有存根和副联,除书信通知对方票号收交事项外,主要凭会票承付汇款。票号每个分号书写会票的人都是固定的,此人的字迹要通报各分号,使大家认识他的字迹,能辨别他的字迹,一看字迹就知汇票的真假。如果写会票的人换了,就要及时向各分号通报换了人的字迹。在票号的后期大德通票号规定,分号经理还必须在会票上签字,不准别人代写。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银行,虽然汇票和支票都改为钢笔了,但经理人用毛笔签字的传统未变。

2.防假密押。票号防假密押,大概是同治以后才有的。在此之前,有过防假的意识,但很幼稚。道光二十四年时,蔚泰厚票号在张家口、天津还没有设庄,由京号临时派职工去口、津揽业务,业务处于“走庄”的形式,揽下汇款业务,由京号签发会票。当天津“走庄”试签会票时,京号除告对方是X X人写的会票外,还告对方在会票某某处“扎了一个针眼”。由幼稚走向成熟,山西票号创造了一套用汉字做符号的保密办法,用来作为汇票签发时间和银两数目的密押。每个票号的符号不同,而且又不断变更。

会票除有签发日期,即某年某月某日外,又用一些汉字来代表这个某月某日。“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12个字,作为一年12个月的月的代号。“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30个字,作为一个月30天的日的代号。会票上的银两数字和单位,用“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或“赵氏连城壁,由来天下传”代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10个数目字,用“国宝流通”代表“万千百十”的单位字。设某票号某年九月初五日,为某商号签发一张43210两的汇票,其密押为:“细薄”,“察国多宝客流生通”。用“细(九月)薄(初五日)”与 “察国(四万)多宝(三千)客流(二百)生通(一十)”来代表年月日和银两数,这些字组合看似不连贯,外行人是不可能了解会票的原意的。

3.印制。每家汇票的票面都印有各式不同的图案,其中设置若干处只有票号才知道的暗记,用来辨伪。后来大多采用在会票中夹印水印。像日异昌票号就印有“昌”字水印。就是在白麻纸内,也印有水印“昌”字。

票号的会票由于有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保密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双方的经济利益,从诞生到结束从未发生过假会票骗取汇款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