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尿通淋药 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

 林中雨露 2015-05-12
通草
出自《本草拾遗》
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
    
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Hook.)K.Koch的干燥茎髓。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台湾、广西等地。多为栽培:秋季割取茎。裁成段,趁鲜时取出茎髓,理直,晒干,切片,生用。       【药性】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本品甘淡渗利,性寒清热,既善通淋,又善通乳,热淋、乳闭最为常用。
       【功效】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应用】
       1.淋证,水肿。本品气寒味淡而体轻,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既通淋,又消肿。尤宜于热淋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与冬葵子、滑石、石韦同用,如通草饮子《
普济方》;用于石淋,可与金钱草、海金沙等同用;用于血淋,可与石韦、白茅根、蒲黄等同用;用于水湿停蓄之水肿证,可配猪苓、地龙、麝香,共研为末,米汤送服,如通草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2.产后乳汁不下。本品入胃经,通胃气上达而下乳汁。且味甘淡,多用于产后乳汁不畅或不下,与穿山甲、甘草、猪蹄同用,如通乳汤(《杂病源流犀烛》)。
       【用法用量】煎服,3~5g。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谓其“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
       2.《
医学启源》:“通阴窍涩不利,利小便,除水肿,癃闭,五淋。”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肌醇、多聚戊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及谷氨酸等15种氨基酸,尚含钙、镁、铁等21种微量元素。
       2.药理作用:通草有利尿作用,并能明显增加尿钾排出量,有促进乳汁分泌等作用。通草多糖具有一定调节免疫和抗氧化的作用。
       【其他】通草、木通名称不同,气味有别。但今之木通,古书称为“通草”。今之通草,古书称为“通脱木”,当知区别,不可混淆。

通草,是通脱木的茎髓,功效和木通可以说完全一样,只不过它更平澹,作用更缓和,这个就是药材当中一种白色的很轻,就像粉笔那样的圆柱形,但是像塑胶泡沫那样轻的一个药。在宋代以前,所称的通草实际上就是木通,比如说今后学《伤寒论》的当归四逆汤,裡面有通草,那是木通,不是我们这裡的通草,要把这个名称的古今变化适当注意。
==========================================
石韦
出自《神农本草经》
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
    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 Pyrrosia sheareri (Bak.)Ching和石韦P. lingua(Thunb.) Farwell或有柄石韦P. petio1osa (Christ) Ching的干燥叶。各地普遍野生。主产于浙江、湖北、河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及根,拣去杂质,洗去泥沙,晒干或阴干,切段,生用。
       【药性】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
本品味苦微寒,清降下行,上能清肺以止咳,下能利尿以通淋,微寒又能凉血止血,最适于热淋血淋及肺热咳嗽。
       【功效】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应用】
       1.淋证。本品药性寒凉,清利膀胱而通淋,兼可止血,尤宜于血淋。对膀胱湿热见小便淋沥涩痛诸淋者,也常应用。用于血淋,与当归、蒲黄、芍药同用,如石韦散《千金方》;用于热淋,如《圣惠方》以本品与滑石为末服;用于石淋,如《古今录验》石韦散,与滑石为末,用米饮或蜜冲服。
       2.肺热咳喘。石韦入肺经,清肺热,止咳喘。用于肺热咳喘气急,可与鱼腥草、黄芩、芦根等同用。
       3.血热出血。石韦既止血又凉血,故对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尤为适合。可单用或随证配伍侧柏叶、栀子、丹参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 6~12g。
       【古籍摘要】
       1.《
神农本草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2.《
本草纲目》:“主崩漏金疮,清肺气”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石韦含β—谷甾醇、芒果苷、异芒果苷、延胡索酸等。
       2.药理作用:石韦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抗病毒,镇咳,祛痰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有柄石韦叶20片左右,水煎服;治急性肾盂肾炎,多有效(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内科疾病).1970.65)。用石韦、鸡血藤、太子参、陈皮、阿胶,煎服2~6个月,可使周围血象三系恢复正常(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9)。石韦还可治疗乳糜尿,尿路结石,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放疗或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功效鉴别】
   瞿麦、海金沙、石韦、冬葵子与灯心草鉴别:
  均性寒凉,皆能清热利水通淋,用治淋证涩痛、小便不利,无论是热淋、石淋、砂淋、血淋,皆可配伍使用。不同之处在于:
  瞿麦  ── 苦寒泄降,能清心火与小肠之火,导热下行,而有利尿通淋之功,尤以热淋、血淋最为适宜。并能活血通经,又可用治血热瘀阻之经闭或月经不调。
  海金沙 ── 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兼能利水消肿,用治湿热水肿,小便不利。
  石韦  ── 既能利水通淋,又能凉血止血,故尤宜于血淋涩痛,也治血热出血证。同时,石韦尚能清肺止咳,又可用治肺热咳嗽气喘。
  冬葵子 ── 又能下乳、润肠,又可用治产后乳汁不行,乳房胀痛;肠燥便秘等症。
  灯心草 ── 又能清心除烦,尚可用治心烦失眠,小儿夜啼,惊痫等症。

再强调一次,这个韦是没有草字头的,但是在当前的中医药文献当中,加草字头的比不加的多,只是在《中药学》裡面比较规范一点,一般都没有加。其他的,比如说《方剂学》,或者中医临床学科裡面,很多方裡面有石韦的,那韦字多数情况下都有草字头,那有违本意。
石韦作为一个利尿通淋的药,可以用于一般的湿热淋证。但它有一个特徵,就是和凉血止血结合起来。对于血淋,出血比较明显的,它还可以发挥凉血止血的效果。所以相对于前面学过的一些利尿通淋药来说,它比较适合于血淋,这个可以作为它的一个特徵。
另外它清肺止咳,也是像车前子一样,肺热咳嗽痰多的可以使用,在複方裡面,没有什么特殊性。凉血止血作用不强,但是有这个作用,可以作为这方面的辅助。所以这个药也是就瞭解它的功效,三个方面。唯一就注意到相对而言,血淋比较适合。
=========================================

海金沙
【出处 -----《嘉祐本草》
来源 为海金沙科多年生蕨类植物海金沙 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 的成熟孢子。主产于广东、浙江等地。秋季采收。晒干,生用。

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
【性味归经】 甘,寒。归膀胱经、小肠经。海金沙甘淡利尿,寒能清热,其性下降,能除膀胱、小肠二经血分湿热,尤善止尿道疼痛,功专利尿通淋止痛,为治淋证尿道作痛之要药,凡淋证涩痛皆可选用。
【功效】 利尿通淋,止痛。
【应用】
  用于湿热淋证。本品甘淡而寒,其性下降,善通水道,清泄膀胱、小肠湿热,功专利尿通淋,缓解尿道疼痛,为治小便淋涩疼痛的常用药。治石淋,常与金钱草等利尿通淋排石之品同用。治血淋,常与石韦、小蓟等利尿通淋、凉血止血之品同用。治膏淋,常与萆薢等利尿通淋、化湿浊之品配伍。治热淋,常与车前草、栀子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之品配伍。
  此外,本品又可利尿以排除水湿邪气而消除肿胀,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之证。但本品性寒,以治湿热肿满,小便不利者为宜。多与泽泻、猪苓、防己、木通等利水消肿之品同用,以加强利水消肿之效。
【用法用量】 煎服,6~12g,因其质地轻浮,宜布包煎。
【使用注意】肾阴亏虚者慎服。
【参考资料】
  1.海金沙含脂肪油、海金沙素、棕榈酸、硬脂酸等。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2.海金沙藤为海金沙的全草。性味功效与海金沙同,而更长于清热解毒。多用治热淋、石淋等证,其次亦可用于痈肿疮毒、痄腮和黄疸。煎服,15~30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捣敷。
【古籍摘要】
       1.《
本草品汇精要》:“主通关窍,利水道。”
       2.《
本草纲目》:“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海金沙也是一个蕨类植物的孢子,从药名来说,很容易误解它是一个矿物药。因为这个植物的孢子像那个金黄色的沙粒,很细的,是根据它的形状这样子命名的一种药物,但是它不是矿物药。不但不是矿物药,是植物药,而且在植物药裡头它非常轻。
这个药就是一个利尿通淋的专药,什么湿热淋证都用,只有那么一个功效,其他的可以忽略。那利尿作用实际上也是不明显的。在用法当中要包煎,因为这个孢子很轻,是浮在水面上的。不包煎,水液沸腾了以后,马上就把它冲到药锅的外面,裡面就没有剩多少了。包了以后,把它压在其他的药材下面,便于煎煮。
============================================

萆薢 Bixie
【出处 ------《神农本草经》
来源 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绵萆薢 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 和粉背薯蓣 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 的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广西等地。春秋季挖采。切片,晒干,生用。
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膀胱、脾、肝经。本品味苦性平,善走下焦,分利清浊,除湿疗痹,小便白浊及风湿痹证均为常用,为治膏淋之要药。
【功效】 利尿通淋,祛风除湿。
【应用】
  1.用于膏淋。本品味苦,其性下降,善于通利下窍,有利湿去浊之功。为治小便混浊,或尿如米泔之膏淋要药。常与利湿化浊药配伍。如《医学心悟》萆薢分清饮,以之与茯苓、车前子、石韦等药同用。对于妇女湿热下注的带下证,本品有清利下焦湿热之功,常与薏苡仁、黄柏等清热除湿之品同用。
  2.用于风湿痹证。本品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可用于风湿痹证,腰膝酸痛,筋脉屈伸不利。若偏于寒湿者,可与附子、肉桂、牛膝等温里散寒、活血之药配伍。若属湿热者,常与防己、薏苡仁、银花藤等清热除湿通络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使用注意】 本品利湿,易伤阴,故肾阴亏虚遗精滑泄者慎用。
【参考资料】
  萆薢含薯蓣皂甙等多种甾体皂甙,总皂甙水解后生成薯蓣皂甙元等,此外,还含鞣质,淀粉、蛋白质等。薯蓣皂甙,克拉塞林甙均有抗菌作用。用萆薢液给小鼠腹腔注射,可增加心肌对86Rb的摄取。
【古籍摘要】
       1.《
神农本草经》:“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
       2.《
本草纲目》:“治白浊,茎中痛,痔瘘坏疮。”
临床研究:据报道, 单用萆薢一味,碾粉,口服,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8:4)。

萆薢,作为一个利尿通淋药它的清热作用不强,它偏于除湿,所以在有的中药书上,或者目前的一些教科书上,对于这个萆薢说的是平性,但是古代本草很多认为它是偏寒的,因为它本身用于湿热淋证,应该是偏寒的,所以我们选了偏寒的这一种说法,没有再沿用平性,两种在古书裡面都有,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说它的第一功效叫利尿通淋,但是在不少的书上,说它是祛湿浊,互有利弊。这样子第一功效把它认为利尿通淋便于同学们记忆。所有的利尿通淋药都是这个功效,记起来很方便。它们都可以用于湿热淋证,这个也是普遍性。从强调普遍规律而言,称为利尿通淋有优点。如果说强调它的特殊性,从这个功效我们就不太清楚。如果说功效是除湿浊,就说它是长于除湿的,主要是用于湿浊偏盛的膏淋,小便溷浊,这样才有利于突出个性。但是记忆的时候又有一定的困难,不利于发挥它的共性。有的时候有的同学初学的时候认为它祛湿浊,好像其他的淋证就不能用,其实这个萆薢对于血淋、砂淋,或者热象明显的普通的湿热淋证照样可以用。所以我们既要掌握它的普遍性,又要掌握它的特殊性。我们再这样子说它利尿通淋普遍的功效,然后在应用当中说它比如说应用有利湿祛浊之功,强调了它最主要的是利湿祛浊,所以这个湿浊下注引起的膏淋,首先选萆薢,这样子就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了。至于萆薢作为一个祛风湿药,实际上应用并不多,作用非常缓和。如果要说的话,也是偏于湿浊偏盛的湿痹。所以这些药都非常简单,有的一味药就要求那么一句话。

=======================================
瞿麦 Qumai 《神农本草经》
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

来源 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瞿麦 Dianthus superbus L. 和石竹 D.chinensis L. 的带花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等地。夏秋季花果期采割。干燥,生用。
【性味归经】 苦,寒。归膀胱、肝经。
本品苦寒清泄,善降心与小肠之火而利尿通淋,为治热淋、血淋要药。另入血分有破瘀通经之功。
【功效】 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应用】
  1.用于湿热淋证。本品具苦寒降泄之性,善于通利下窍而行小便,逐膀胱湿热以通淋涩。对于湿热蕴结膀胱,水道瘀阻,小便淋沥不畅之证,具有利尿通淋之功,为治淋证常用药。治热淋,常与车前子、木通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药配伍。治血淋,常与小蓟、白茅根等利尿通淋、凉血止血药同用。治石淋,常与金钱草、冬葵子、滑石等利尿通淋排石药配伍。
  2.用于血滞月经不调,闭经。本品能通行血脉,有活血通经的作用。适用于瘀血阻滞,月经不调,或经闭。而本品药性苦寒,又能泄热,故血热者尤宜。多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活血调经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性降,活血通经,孕妇忌服。
【参考资料】
 1)瞿麦含维生素A样物质,皂甙、糖类。其煎剂口服有显著利尿作用,瞿麦穗较茎强。利尿的同时,氯化钠的排出量增加。还有兴奋肠管,抑制心脏,降低血压,影响肾血容积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和甲醇的提取物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海拉细胞有抑制作用。
  2)临床研究:据报道,用瞿麦、栝楼根、山药、附子、茯苓,水煎服,治疗糖尿病。有良效(河南中医,1994,5:373)。

地肤子
【出处 ------《神农本草经》
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
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

来源 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地肤 Kochia scoparia (L.) Schrad 的成熟果实。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打下果实,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 苦,寒。归膀胱经。本品辛散苦降,性寒清热,外能散风止痒,内能利水通淋,为热淋及痒疹所常用。
【功效】 清热利湿,通淋,止痒。
【应用】
  1.用于湿热淋证。本品苦寒降泄,入膀胱经,能清利下焦湿热,通利尿道淋涩。适用于膀胱湿热,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之证。常与木通、瞿麦等利尿通淋之品配伍。
  2.用于皮肤瘙痒。本品能清利湿热,又善于外达,去皮肤中邪气而止痒。适用于湿疹、湿疮、风疹、皮肤瘙痒。内服或外用均可。治下焦湿热,阴部瘙痒,可与苦参、白矾、龙胆草等清热除湿止痒药同用,煎水外洗。治风疹皮肤瘙痒,常与蝉蜕、荆芥、防风等祛风止痒药配伍内服。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见本章概述。
【参考资料】
  地肤子含三萜皂甙、脂肪油、维生素A类物质。地肤子水浸剂(1:3)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功效鉴别】
萹蓄与地肤子,皆味苦性寒凉,均能清热利水通淋,杀虫止痒,同可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以及湿疹、湿疮、阴痒、周身瘙痒等皮肤病,二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
  萹蓄  ── 利尿通淋之力较强,淋证涩痛萹蓄尤为多用。
  地肤子 ── 则杀虫止痒之力较强,皮肤病地肤子尤为多用。


灯心草 Dengxincao
《开宝本草》
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
    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的干燥茎髓。主产于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野生或栽培。夏末至秋季割取茎。晒干,取出茎髓,剪段,晒干,生用或制用。
       【药性】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降火。
       【应用】
       1.淋证。本品甘淡能渗湿,性寒能清热。故可清热利尿,适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之证。因其质轻力薄,临证多与木通、瞿麦、车前子等同用,如
八正散《和剂局方》。
       2.心烦失眠,口舌生疮。本品性寒,既能入心清心火,又可利尿泄热以引导心火下降。用于心烦失眠,如《
集验方》单味煎服,也可与木通、竹叶、栀子等同用;用于小儿心热夜啼,可与淡竹叶配伍,开水泡服,也可配车前草,煎汤服;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将灯心炭研为末,涂抹患处或拈盐吹喉。
       【用法用量】煎服,1~3g。外用适量。
       【古籍摘要】
       1.《开宝本草》:“主五淋。”
       2.《本草衍义补遗》:“治急喉痹,止夜啼。”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灯心草含纤维、脂肪油、蛋白质。此外,含有多聚糖。
       2.药理作用:本品有利尿、止血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灯心草的一端 蘸芝麻油,点燃后迅速灸同侧常规消毒耳尖发际处的角孙穴,至出现“啪”的声音为止。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山西中医,1999,1:54)。灯心草,仙鹤草,铁苋菜,蔗糖。水煎服,治鼻衄,有显效(湖北医学院学报,1982,3:36)。 灯心草还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胃肠型感冒。
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


利尿通淋药 <wbr>通草、石韋、海金沙、萆薢
  1.在性能方面:
  本节药物既是利湿药,又是清热药,故药性均偏于寒,各药虽有寒与微寒之分,但实际意义均不大,故不必要逐药细分。
    在药味标定时,以利水渗湿而言,宜为甘淡;
                  若以清泄而言,则宜为苦味。
    本节各药之味,二者皆有,实与滋味有关;
其中车前子与关木通为掌握药,一标以甘淡,一标以味苦,各有其代表性。其归经应以膀胱为主,车前子因清泄肝肺,又归此二经;关木通清心利小肠,亦兼归此二经。
  
2.在功效方面:
  本节药物均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实际上其中包括了利湿和清泄湿热两方面的作用,应注意理解。车前子渗湿止泻的功效,颇为特殊;关木通能清心火与小肠之热,其与通淋有一定关系,教材于功效项下未予专列。但均应加以注意。
 
 3.在主治(或应用)方面:
  本节各药均可主治湿热淋证,症见小便频数、尿赤涩痛、滴沥难尽等。应注意
关木通长于清心利小肠,宜于心热下移小肠,小便淋涩而 有心烦或口舌生疮者;
石韦因可凉血止血,治血淋尤宜;
金钱草长于排石,而善治砂(石)淋;(这个是下一节的药,利湿退黄药)
萆薢长于利湿浊,多用于膏淋。
车前子、关木通还可主治水肿等证。
车前子既治肝热目疾,又治肝虚目暗。

  4.在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方面:
  车前子、滑石、海金沙入汤剂均应包煎,但意义各不相同:
车前子含较多粘液质,包煎是避免粘液质大量溶出,至使煎液粘稠而难与药 渣分离;
滑石为矿石粉末,其包煎是为了防止滑石粉末混悬于煎液之中;
海金沙为蕨类植物的孢子,其体轻浮,不便煎煮,其包煎是防止浮散,利于煎煮。
本节药物中不宜于孕妇者较多,但滑石、关木通等因为性滑利,又利尿伤津,故不宜用;
瞿麦兼能活血通经,故孕妇尤应忌用。
木通的品种有关木通、川木通与白木通之分, 对肾功能有损害者是关木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