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家族医药概览 第二节 药物性能

 烟台木头 2015-05-13

第二节 药物性能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0-27 10:19:47
  • 核心提示:一、性味
    三性:凉(寒),温(热),平。
    五味:辣、甜、酸、苦、麻。
    苦凉辣打麻赶气,刺舌镇咳疗伤神。
    酸糙治疳甜补益,有药走窜去风湿。
    藤木空心定消风,对枝对叶

    一、性味
        三性:凉(寒),温(热),平。
        五味:辣、甜、酸、苦、麻。
        苦凉辣打麻赶气,刺舌镇咳疗伤神。
        酸糙治疳甜补益,有药走窜去风湿。
        藤木空心定消风,对枝对叶可止红。
        枝叶有刺可消肿,茎叶藏浆拔毒功。
        咸苦清凉败火毒,酸涩收敛涤脓污。
        辛香定痛去寒湿,甜药补益有真功。
        苦味药多为凉性败火药。味辣性温或平既有赶气又有破血作用,多为打伤药。麻味(或辣味)或辣香,性温多为通气消滞,下气消痰理气的赶气药。药物刺舌者能治咳嗽,疗伤力。如三百捧(飞龙掌血)刺舌可治咳嗽也治劳伤。酸糙之药能治疳积,如酢浆草、虎杖等。甜味药多能补气、补养脾,如竹叶莲(杜若)、小人参(金钱豹),其味甜能补气补脾。辣香、麻香之药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如刺五加、风藤等。又如大血藤、小血藤、三角风藤(常春藤)、蓑衣藤(木通),都是空心,故可疗风疾。对枝对叶生长的药物,如散血草(星宿菜),可活血止血。又如花椒等,药叶上生刺故而多用败毒攻毒。麻、香、辣药物具有温经、祛风除湿、赶寒气作用,如荞麦、三七、刺包头(楤)等。
        对于跌打损伤的治疗,土家医年复一年的实践积累,具有丰富的经验,常见用药编成顺口溜,易记易懂,使用准确。
        打得地下困,离不开五虎劲;
        打得地下爬,离不开八步拿;
        打得地下拉,离不开四两麻;
        打得地下拍,离不开一点血;
        打得地下弹,离不开透身汗;
        打得一把渣,离不开海金砂。
        五虎劲又名五虎静(柄果花椒)、八步拿(连钱草)、四两麻(华细辛)、一点血(管花马兜
    铃)、透身汗(城口细辛)、海金砂均为打药,是治疗跌打损伤要药。
        二、药物的两重性
        药物能治病,也能误人性命。根据药物性味,将其分为文药、武药两大类。文药是指性味平和,味酸或甜,具补养和解毒功用,一般无毒副作用。武药指性味暴烈,苦、涩、麻,有赶气、破血作用,常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是有毒之品,使用时务必谨慎,或经过加工去毒,消除副作用。
        三、药物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禁忌有十四反:草药龙盘反五加,红藤贯藤互相反,细辛又反金盆草,八仙不敌鸟头高,血竭又怕过山虎,三虎又被水桐欺,要知十四反,细辛凰敌斑蝥鱼。
        饮食禁忌:禁发物如雄鸡,鲤鱼,骚羊肉,母猪肉,虾子,酸菜,魔芋等。禁食生冷,如新鲜瓜果,冷食,冷饮,以及下水田干活,涉水过河等。禁房事,以保元气。孕妇禁用破药,打药,下药。
        四、用  量
        最常用的是“一节”、“一株”、“一蔸”、“一块”、“一根”、“一把”来估计。不太强调准确性,唯对烈性药物才用“分”、“钱”、“两”来计量。
        五、用  法
        土家医用药保留了许多乡土特色的传统用法,具体有以下18种。
        食物包裹。吞服生药
        有的药物煎后疗效减低,或异味难以入口,或为毒物损伤口腔粘膜,便用食物包裹吞服。如用饭团或豆腐皮,或馒头皮包裹半截烂根状茎少许吞服,治胃痛、腹痛、胆绞痛,药到痛止。若直接吞服,会使舌头麻木,甚则起泡溃烂。
        嘴嚼口含或外敷
        如青木香、四两麻、豆根等,洗净嚼烂,口含治疗胃痛、腹痛、口腔炎、咽喉肿痛等。而外用药除有毒者外,也是口嚼成一团,敷于伤处或病处。
      水煎沐浴(药水洗澡)
      此法常用来治疗冷气、湿气、皮肤病。如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采祛风湿、发汗解表的艾、
    菖蒲、石南藤、木姜子、枫香树、草珊瑚以及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蒲公英,煎水给全家人洗澡,用以防治风湿,可免生疮疖。
        药物佩挂
        将药物挂在门口或室内,或佩带在身上,用以“避邪驱瘟”,治疗疾病等。如端午节,门口挂艾叶、菖蒲、风藤、松柏枝,并饮“雄黄酒”等。也有将过路黄焙干碾末,佩带于内衣口袋,可疗乳痈早期。
        浸酒服用
        用黄酒或粮白酒浸泡药物,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痨伤等病。如用银环蛇、菜花蛇、鸟梢蛇泡白酒制成的“三蛇酒”治中风瘫痪、风湿、腰痛、坐骨神经痛等。又如取白三七、四两麻、雄黄连、杜仲泡酒可预防和治疗风湿痹痛、手足麻木及劳伤。
        驱避虫邪
        用药物烧烟或泡酒,如端午节将雄黄酒洒在房前屋后“隔五毒”。春秋之季用艾叶、贯众、青蒿、野菊花烧烟薰室内,除瘴气,预防疾病。夏日用黄荆、辣蓼烧烟薰赶蚊虫等。
        推抹按摩
        如用八棱麻、艾、菖蒲水煎浸泡毛巾,趁热推抹全身关节,疗伤风、发烧畏寒。热萝卜按揉局部治疗冻伤。布鞋底(洗净)醮桐油烧热,推抹腹部疗腹痛等。
        针刺药灸
        如配合针灸用麝灸,或用除风湿药物碾粉浸麻油,制成药条灸穴位,疗风湿病等。
        气蒸药薰
        如用岩防风、风藤、艾苍耳、菖蒲在蒸笼下锅内煎熬,人在药物蒸薰之中,对风湿性神经痛、关节痛、伤风感冒有显效。
      挤汁或榨汁法
      如取鲜过路黄挤汁治口腔、咽喉疾病。鲜水麻叶挤汁,外涂治疱疹。或用翳子草取鲜汁点
    眼,疗角膜云翳。
        碾末法
        如鸡内金焙干碾末,温开水冲服治消化不良。
        含漱法
        如用鲜黄瓜香浸米泔水中捣汁,涂口腔,治疗小儿口腔炎。
        药食法
        如土茯苓、金银花水煎作茶饮可败毒。鹅不食草与猪肝共为末,每次一匙拌饭食,治疗小儿疳积等。
        磨汁法
        多为剧烈药或昂贵药物或用量较小药物,磨水、磨酒、磨醋等。如用白三七磨酒内服,镇静安神而治痨伤。豆根磨水内服而止心、腹疼痛。荞麦、三七磨醋疗扭伤等。
        外用法
        药物或加酒,或加水,捣烂成泥外擦或外敷。
        炖服或薰服
        多用于慢性病。如用发奶药与猪蹄炖服治疗产后缺乳。又如壮牛草炖猪大肠内服,治痔疮。鸡爪年薰鸡服,治疗白带多而补虚。
        水煎法
        常用水,或水、酒各半,或其他溶剂与药共煎内服,或外用。
        异地用药
        生长在高山的人用低地药物治疗,居住在低地的病人用高山药物治疗,疗效更为理想,其原因有待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