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枭雄刘备:江山不是哭出来的

 昵称13770129 2015-05-13

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身为蜀汉开国皇帝的刘备,无论是在传统舞台上还是在现代影视里都出奇的能哭,是位不折不扣的“哭星”。从桃园结义拉开哭的序幕,接下来便是初遇赵云时,依依惜别哭;土城相会(刘关张失散重聚)时,悲喜交加哭;送别徐庶时,万念俱灰哭;三顾茅庐时,苦苦哀求哭;髀肉复生(大腿长赘肉)时,伤心难过哭;携民渡江时,捶胸顿足哭;赵云救回阿斗时,摔着孩子哭;鲁肃讨还荆州时,装腔作势哭;东吴招亲时,向吴国太(小说中人物,孙权父亲之妾,母亲之妹)哭;欲回荆州时,向孙夫人(孙权之妹,民间文学称孙尚香)哭;初会刘璋时,叙兄弟之情哭;曹丕篡汉时,忆献帝之恩哭;庞统、法正去世时,如失魂魄哭;关羽、张飞遇害时,如断手足哭……直到临终托孤时,仍然没完没了哭。简言之,刘备的一生几乎是在眼泪中度过的。因此民间广为流传着“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说法,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也由此诞生。难道名震寰宇的枭雄刘备果真是靠眼泪打江山的吗?当然不是。历史上的刘备实际是个不爱哭、不会哭、德才兼备的一代雄主。

一、刘备不爱哭

世人多认为刘备爱哭,实际是受了民间文学,特别是《三国演义》的误导。《三国演义》无疑是褒刘贬曹的。罗贯中之所以“安排”刘备“哭”了那么多次(据不完全统计,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至少哭了三十一次),是因为他力求要把刘备塑造成一位真诚厚道、重情重义的仁君圣主。但事与愿违,由于他笔下的刘备太过爱哭,所以给人一种“伪君子”的感觉。正如鲁迅所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这一点,恐怕是罗贯中没有想到的。实际上,据《三国志》和裴注所引各部史书记载,刘备恰恰是三雄主(奸雄曹操,枭雄刘备,英雄孙权)中哭得最少的一位,孙权和曹操都比刘备爱哭多了。

首先看曹操多么爱哭。《演义》中的曹操是个乐观豪放之人,即使在赤壁覆师后还能爽朗地大笑三次(结果先后笑来了赵云、张飞、关羽三支人马,差点送了性命),而史书中的曹操似乎更偏爱于哭。比如:建平三年(192年),鲍信战死,曹操“祭而哭焉”;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东征陶谦,对家人说: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张邈字孟卓),后见张邈,垂泣相对; 建安二年(197年),“闻(典)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同年,“临淯水,祠亡将士,歔欷流涕;建安三年(198年),惜别毕谌,“为之流涕”;同年,陈宫被俘请死,太祖(曹操)泣而送之;袁涣去世时,太祖为之流涕 建安九年(204年),临祀(袁)绍墓,哭之流涕;同年,任峻卒,“太祖流涕者久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赤壁惨败后追念郭嘉:哀哉奉孝(郭嘉字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同年,爱子曹冲病夭,言则流涕;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称:每读乐毅、蒙恬之书,“未尝不怆然流涕”;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卒,“太祖言则流涕”;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庞德被关羽俘杀,“太祖闻而悲之,为之流涕”;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临终将姬妾杜夫人所生一子一女托付于四子(曹丕、曹植、曹彪、曹彰)云:“以累汝”“因泣下”……。至此,曹操至少已经哭了十五次,还有多次“哀甚(郭嘉卒)”、“哀伤(王俊卒)” “怆然(文聘泣降)”、“愍惜(韩浩卒)等可能哭的事件尚未计算在内。可见,一代奸雄曹操是个何等多愁善感的爱哭之人。

其次看孙权多么爱哭。《演义》中的孙权是“三雄主”中哭的最少的一位,但事实恰恰相反,历史上的孙权甚至比曹操还爱哭。比如: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卒,“权哭未及息”……;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卒,权流涕;表彰周泰时,“权把其(周泰)臂,因流涕交连”;建安十六年(211年),张纮卒,“权省书流涕”;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吕蒙卒,“权哀痛甚,为之降损;黄武元年(222年),为蒙蔽魏使浩周,谈话间“流涕沾襟 黄武二年(223年),冯熙不愿降魏而引刀自刺,权闻之,垂涕曰:此与苏武何异?’”;黄武七年(228年),过吕范墓,呼曰:‘子衡(吕范字子衡)!’言及流涕”;嘉禾元年(232年),次子孙虑卒,“权悲泣”;同年,因公孙渊称藩问题同张昭争执后,与昭对泣;嘉禾六年(237年),凌统卒,孙权“哀不能自止,数日减膳,言及流涕; 赤乌四年(241年),长子孙登临终上疏,孙权“言则陨涕”;延熙十年(247年),送别蜀使宗预,“涕泣而别”; 太元元年(251年)陆抗病愈回军营,“权涕泣与别”;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至此,孙权已经哭了不下十五次。若再将“悼惜(太史慈卒)”、“悲感(读张纮奏表)”、“举哀(周瑜、鲁肃、蒋钦、吕范、朱然卒)”、 “哀之(陈武卒)”、 “惨戚(吕蒙病)”、 “痛惜(甘宁卒)”、“愍惜(芮玄卒)”、“痛惜感悼(阚泽卒)”等可能哭的事件计算在内,则很有希望突破三十次。谁更爱哭,一目了然。

最后看刘备是否爱哭。《演义》中的刘备,当属中国历史上最能哭的皇帝。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认为《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但在刘备“哭”江山这一故事情节上,恐怕反过来说比较恰当。翻遍《三国志》和裴注,刘备不但很少有哭的记载,反而有喜怒不形于色的评语。试想,一个喜怒哀乐一般不外露的深沉人物,怎么可能是个整天哭哭啼啼的娘娘腔?刘备虽然也哭过,但在整个《三国志》和裴注所引各部史书中只记载了六次。即:刘备任豫州刺史时,田豫因母老辞官,“备涕泣与别;投奔刘表时,见大腿上长了赘肉,“慨然流涕”;建安十三年(208年),过辞刘表墓,“涕泣而去”; 建安十九年(214年),庞统卒,“先主(刘备)痛惜,言则流涕”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卒,“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同年,赐死刘封(因拒绝援救关羽),“先主为之流涕。”……至于民间流传甚广的哭关羽、哭张飞、哭托孤等故事情节,纯属后人推测想象,并不见于正史,甚至连“哀伤”之类的字词都不曾记载。

以上是对三雄主“哭”的统计,即使稍有疏漏,但刘备远远不如曹操、孙权爱哭则是肯定的。对于一个如此不爱哭的人,怎么可以说他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呢?

二、刘备不会哭

既然有人认为“哭”有助于夺取江山,那么“哭”就要讲究艺术。只有深谙哭道的人才能像野鹰扑食一样瞅准最佳时机,准确击中人性弱点,才能达到笼络人心,为己所用之目的。在“哭”这门艺术上,曹操、孙权显然又比刘备技高一筹。

首先看曹操哭的艺术。应该承认,曹操也是个至情至性之人,他的哭大部分都是真情的流露。比如哭其父曹嵩遇害;哭其子曹冲早夭都是人之常情。但有些哭似乎就不是那么单纯,比如哭典韦而不哭曹昂就非常令人费解。宛城之战,护卫典韦和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一说是曹安、曹民两个侄儿)同时遇难。典韦是因为掩护曹操逃跑而死于乱刀之下的,但曹操的最大救星还是其子曹昂。据《三国志》注引《魏书》和《世语》记载:曹操在仓惶逃窜中右臂中箭,马脸马腿也都被流矢射中。危急中曹昂“进马于公(曹操),公故免,而昂遇害。”可见,曹昂是因为将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才遇害的,曹操的性命实际是儿子的命换来的。典韦因护主而死固然其勇可嘉,其情可悯(实际这也是护卫的份内之责),但无论从亲情还是从功劳来讲,曹昂之死都是曹操心中的至痛。但据《三国志·典韦传》记载:典韦死后,曹操不仅“亲自临哭之”,而且车驾每过襄邑(典韦葬地),“常祠以中牢(即少牢,以羊豕为牲。礼制规定,天子之祀用太牢,诸侯之祀用少牢)”。而对曹昂不但没有这么大的送丧和祭祀排场,甚至连“哭”的记载都没有。曹操如此重将士而轻子侄,如何不令人死心踏地?再如赤壁之战,曹操20万大军付之一炬,但曹操没有批评文臣不智、武将不勇。而是一面哀哉!痛哉!惜哉!地哭忆郭嘉,一面念叨:“(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这显然是暗指自己的智囊团不如郭嘉高明和尽责。关于曹操哭典韦和哭郭嘉,毛宗岗认为前之哭胜似赏,后之哭胜似打。不谓奸雄眼泪,既可以做钱帛用,又可以做挺杖用”。可谓一语中的。

其次看孙权哭的艺术。孙权不但哭的次数挺多,而且哭的艺术甚高。毫无疑问,每逢属下受伤或去世,身为人主,如果能哭上几声,流几滴泪,多少都能收到一点笼络人心的效果。但会哭者能够掌握好技巧和分寸,强化这种效果;不会哭者,往往因为方式欠妥、技术欠佳等原因,不但收效甚微,反而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虽然孙权几乎每逢将领生病或去世都要抹眼泪。但每次都那么自然,那么感人。比如哭周泰。据《三国志·周泰传》及注引《江表传》记载:周泰因出身寒门而官拜平虏将军,引起徐盛等众将的不服。于是孙权在酒宴上令周泰解衣。孙权指着周泰浑身数十处创伤,一一问从何来,周泰忆往昔战斗以答。然后孙权扶其臂而哭道:“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不仅收到了“(徐)盛等乃伏(服)”的奇效,而且无疑使周泰更加甘效死命。另外,孙权还会用眼泪迷惑敌人。比如黄武元年(222年),因为孙权已经称臣于魏,所以魏文帝曹丕派浩周来到吴国征质子(就是要求孙权的儿子到魏国当人质)。孙权当然不愿意送质子以受制于人。于是浩周对孙权说:陛下(曹丕)本不相信你会送儿子到魏国当人质,但我以全家百口人的性命为你做了担保。结果孙权佯装感激涕零地说:既然你以全家为我担保,我还能说什么呢?(意思是我一定送质子)接着就哭湿了衣襟。从而使浩周信以为真。但后来孙权以各种借口左推右拖,最终魏国也没得到质子。可见孙权的眼泪已经成为一种攻心利器,对内能够凝聚力量,激发斗志;对外能够瞒天过海,克敌制胜。

相比之下,刘备的哭就谈不上什么艺术了。由于刘备很少哭,特别是他从没想到利用眼泪做为夺取江山的辅助工具,所以他的“哭”对于“江山”来说基本没有帮助。即使哭庞统和哭法正多少能够抚慰一下将士之心,但这也绝对不是为了收买人心而惺惺作态。因为庞统不仅是和诸葛亮齐名(并称“伏龙凤雏”)的一代奇才,而且庞统之死是因为刘备不听庞统之计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庞统是死在刘备的手上。可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刘备如何不哭?至于法正,不仅精于奇画策算”,而且和刘备关系至密。据《三国志·法正传》裴注记载:在和曹操的一次战斗中,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当时矢下如雨,法正索性上去挡在刘备之前,刘备大喊法正避箭,法正说: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刘备只好随法正一起撤退。如此不惜性命护主的良臣,刘备如何不哭?即使说这两次哭客观上有利于笼络人心,但在效果上明显远逊于曹操和孙权之哭。如果以此就认定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话,试问天下哪位开国君主没哭过?天下还有不是“哭”出来的江山吗?

三、刘备江山不靠“哭”

既然刘备不爱哭,也不会哭,当然也就不可能“哭”出什么江山来。如果眼泪真能换得江山,普天之下岂非尽是哭泣之人?因此,哭出来的江山既不符合理论逻辑,也不尊重历史真相。既然刘备取得江山不是靠“哭”,那么他靠的是什么呢?

一靠“仁”。这是汇聚民心的法宝。孟子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又云: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就是说,得民心的办法就是人民想要的,则给予,人民厌恶的,不强加而已。即“仁”是获得民心的唯一法宝。刘备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仁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他不变的经世原则,这与曹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截然相反。据《三国志》注引《魏书》记载:是时人民饥馑……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正因为刘备如此仁覆积德,是以四方归心焉。以至于刘平派刺客行刺刘备,客不忍刺,语之(说出实情)而去兵败逃亡时,荆州十余万百姓冒死跟随。既然刘备如此深得民心,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二靠“义”。这是荟集人才的关键。《战国策》云:“士为知己者死”。刘备麾下,人才荟萃。诸葛亮、庞统、法正都是精于奇正智术的顶级谋臣,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都是长于征战杀伐的超级良将。这些传奇式的人物为何心神无二地荟集到刘备麾下?难道仅仅因为刘备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但这样久远难考的“帝室之胄”何止数百!实际上,刘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魔力,他之所以能够“总揽英雄”,能够像磁石聚铁屑般地将这些塔尖上的人才紧紧吸附在自己的周围,靠的是一“义”而已。刘备待关、张寝则同床,恩若兄弟(正史中没有桃园结义之说)自不必说,待赵云也是“同床眠卧”,情同手足。刘备的宽仁信义,远播江汉,“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同床眠卧”、“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看似平凡,做起来太难。曹操做不到,因而使张松投向刘备;孙权做不到,因而使凤雏飞向西蜀。因为刘备能做到,所以关羽才会谢却曹操的隆恩厚赐,千里单骑投旧主;诸葛亮才会谢却孙权、张昭的说降,为刘氏江山鞠躬尽瘁、死而不已……。正因为“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所以“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如此上下一心、群英荟萃的战斗集团,打下一片江山,岂非势之必然?

三靠“才”。这是夺得江山的根本。论行军用兵,刘备或许不如曹操和孙权。但为将之道,在能用兵;为君之道,在能用用兵之将。刘备之才,不在奇谋将略和冲锋陷阵,而在有识人之明和用人之道。而这恰恰是领袖人物必备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识人方面,曹操临终托孤于司马懿,结果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落入司马氏之手;孙权托孤于诸葛恪,结果导致诸葛恪专权乱政,酿成极其惨烈的宫廷流血事件。而刘备托孤于诸葛亮,结果使得诸葛亮不仅自己累死军营,而且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都为保卫刘氏江山而血洒疆场。识人之明,高下立见。至于用人方面,尽管曹操、孙权手下兵多将广,二人(特别曹操)也都热衷于亲征。但每次亲自的结果并不理想,曹操在赤壁之战、荥阳之战、濮阳之战、宛城之战等多次战斗差点丧命。孙权也在合肥之战中几乎死于张辽之手。而刘备自从“三顾茅庐”请得“伏龙”出山后,他就少自将,多调度。诸葛亮、关羽等“将兵之才”都死心踏地地为其效命。他虽稳坐钓鱼台,却能攻守自如地周旋于群雄之间。用人之道,优劣立判。

四靠“志”。这是夺得江山的保障。《后汉书》云:“有志者事竟成”。此语表明,明确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是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天子所乘之车,比拟皇位)。’”意思是说他要用桑树做自己的“羽葆盖车”。姑且不论这是否属于小儿妄语。但成年后的刘备确实为这一志向而奋斗了一生。然而,打江山、做皇帝显然不象树下嬉戏那样轻松,特别对于刘备这样一个“织席贩履”的穷汉来说,通向皇位的征途无疑更加坎坷。若无超乎常人的坚强意志,自然无法承受无休无尽的磨难和挫折。据《三国志》和裴注引《傅子》记载:刘备自从出道以来,“每战则败,奔亡不暇,”先后依附于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但他虽屡遭挫折却屡仆屡起,虽颠沛流离却从不言弃。最终在赤壁战后借得荆州,夺得益州,建立了蜀国。至此,白手起家的刘备,凭着无与伦比的才德和百折不摧的意志,终于“打”出了自己的江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