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绘画的重要性

 万事屋2333 2015-05-13

为幼儿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对幼儿是一种很好的熏陶,能使幼儿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专家主张在玩中学。玩是幼儿的第一需要,创建良好的绘画环境,让幼儿在中逐步掌握技巧,在中逐步提高多种能力。适当带领孩子带幼儿走出教室,走进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了解大自然,感受生活,感受美术创作的多样性,使其在美术活动中积极观察、想象和创造,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

运用多种绘画形式、绘画工具,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好奇是幼儿的重要特点,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和绘画形式,也会使幼儿感觉索然无味。在美术活动中,通常使用的绘画工具都是油画棒、炫彩棒、彩色铅笔,绘画形式单一,而且幼儿缺乏对多种绘画工具交替组合运用的能力,画面单调。因此,教师应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如:手指画,印章画、粉笔画、吹画、刮画等,这些作画形式幼儿易学、色彩鲜艳、效果好,并能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另外还有棉签画、吹画、蛋壳贴画、实物印画等等,实验证明恰当地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操作材料,可以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保持一种浓厚的兴趣。 

幼儿绘画也许会很混乱,也许只是几条横七竖八的线条,但那是幼儿精心创作出来的,教师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对每一位幼儿都应予以肯定,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对其不足的地方则用建议的口吻来提出意见。在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创作作品,不仅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作品,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在此过程中,即使看不懂幼儿的绘画内容,教师也要大胆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用绘画方式来记录自己的创作动态过程。同时用不错画得很好有进步之类的话来肯定孩子,这样他们的绘画自信心才能提高。从而让他们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充分调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主动性,并激发幼儿下次绘画活动的兴趣。在刚开始的美术活动中,幼儿有的不敢下笔,有的随便乱涂,满纸黑乎乎的,但在评价时不要马上批评指责他们,而是根据个体差异,从幼儿兴趣出发,积极地引导他们进行介绍,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同时让家长积极配合,多给他们一些爱心和耐心,让每一位幼儿在家里画画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对绘画的兴趣。 
  在小班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尊重每位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利用多种方法,创建轻松、愉快的环境,才能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