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优秀考生备考数学的建议

 逸心茶舍 2015-05-13

  2014年高考,北京考生中有7位学生得了满分。但是试卷相对来讲在难度上进行了调整,130——149分之间的学生人数相比2013年大幅度下降。

        130分排名:3485名。

        我们看看2013年的数据情况:

         数学:150分有18个学生

                    140分以上的考生有1422人

                    130分以上的考生有5513人

                    120分以上的考生有10780人

                    110分以上的考生有17040人

         数学学科(文科):

           2014年高考:       150分,北京有19位学生,也就是有19位学生数学满分。

                                       130分以上学生人数为:3084人(文科参考人数为17139人)

                                       也就是说高考数学130分,考生单科排名3084名,文科一本线以上人数4000名左右。

                                       通过这组数据大家不难看出,单科数学130分,要想上名校,没有竞争优势。

         大家可以直接感受到,考生要想上名校,数学应该在什么范围。因此说,数学对很多语文、英语优势不明显的理科生来讲,成为他们失败不起的科目。今天离2015年高考只有25天,2015年的北京高考形势怎样,众多优秀考生(130分以上考生)的备考现状又怎样?在接下来这段时间,应该怎样科学的备考数学?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

 

        一、考生的备考现状:

        1.有量没有质的训练。

        这一年,学生都做了大量的题,量是有相对保障,但是质却很难说,因为众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多数是完成任务式的,其次是目标不明确,没有在对自己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调整,例如说一个学生对自己考试现状做这样的分析:

       (1)失分的因素有哪些?

       考生在考场失分因素很多,例如心态、时间分配、对部分题型以及解题思路不熟悉、审题、表达等等,每个人每次考试失分因素不一样,但是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如果一个优秀的学生自己不能总结属于自己的问题,并且做出具体分析的话,说明还不够优秀。

      (2)训练目的不明确。

       面对一堆的试卷,他们想的就是最快的做出来,可是还有更多的自己更需要的目的,他们没有在意,例如说,训练时间、训练对不同题目快速建立思路的能力、训练一些自己难易把握的题型、训练步骤等等,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做不到这些,因此说备考质量不是很高。

      (3)靠感觉答题。

       众多考生的考试习惯靠着感觉答题,为什么众多学生成绩不稳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他们有靠感觉这个习惯,感觉上来的时候就多考一些分数,感觉上不来的时候可能就没有考好,但是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讲,数学本来就是能建立优势的科目,你感觉好了,别人都好了,你感觉不好的时候,别人未必不好,那么你的优势呢?因此说在平时的训练中,不能靠感觉做题,一定要找到得分的依据,依据比感觉要靠得住。

      (4)归纳和总结没有到一定的高度。

       例如说有很多学生反映数学选择第8题、填空第14题很难把握,其实这些题有其内在的特点,解题上也能做全面的归纳,就拿方法来讲:

        做这样的题目有五种常用的方法,分别是:直接(09年北京卷第8题,10年北京卷第8题,11年北京卷第14题,13年北京卷第14题、数形结合(10年北京卷第14题,11年北京卷第8题)、等价转化(12年北京卷第14题)、特殊值、分析法(12年北京卷第8题,14年北京卷第8题)。而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有的特点,例如直接法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等知识,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者判断直接得出结论。

        如果在训练中没有更好的总结和归纳,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之前做过的题目,容易被忘记掉,有时候把海淀、西城的一模卷,直接拿过来给学生再做一遍,可是他们依然存在各种不足,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大考,自己都慎重对待过,没过几天他们再一次做的时候,依然对一些题目不熟悉呢?主要就是他们在训练中缺少归纳。

 

        二、怎样做最有效?

       今天离高考只有25天了。再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基本上已经来不及,哪怕是优秀的考生,也很难从头做起,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建议:

       1.了解形势,对自己提升要求。

       前天见了一个学生,这次海淀2模考了132分,那个学生以及家长特别开心,觉得高考就保持住这样的分数和名次就行了,那么他们没有看到风险,怎么保持,学生有靠感觉答题的习惯,这次感觉好一些,那么保证以后感觉就好?同时132分的成绩在整体中的排名怎样?还是那句话,众多学生需要数学成绩来提升自己的优势,那么计必须要建立这个优势,建立这个优势就得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2.按照题型进行梳理。看看你对不同题型的把握情况怎样,还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属于你竞争优势的题型有哪些?还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巩固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弥补自己的不足。

       3.训练环节的调整

 

       我对班上学生是这样要求的,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1)要求他们每周必做(18、19题)至少各5题以上,并且坚持解到底,步骤要完善。理由:现实中,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成绩还可以,这样的题目很难构成威胁,可是考试不是这样的,很多与你想的不一样,因此说众多考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两题顺利拿到,并且得满分。有的学生在靠后觉得自己能做出来,但是当时没有做出来,这样抱怨肯定是无用的,那么就在训练中多准备一些吧,把这两道题练熟,保证时间和质量,考前多一分准备,考试的时候就少了十分的困难。我们看看135分以下学生的试卷,绝大多数都没有拿下这两道题。

       (2)每周精做一两道15、16、17题,并要看一些题目熟悉思路。并非说这三道题在考试中就能拿到满分,如果没有带着训练的话,所以不要疏忽它,很多学生在考试中这三道题扣分都是因为考前训练疏忽导致的,你对它慎重,分数才慎重你。

       (3)对选填的专项训练。目的明确,如以上的建议。

       (4)抓住本质,借助数学工具解题。2014年高考数学理科第18题,很多学生没有弄懂导数本质,在开始的时候就犯了一个错误。2015年高考卷,依然要抓住本质部分,当然在平时考试中也会遇到,解析几何的本质是几何思想,因此说在备考中,有很多工具可以用(数列、函数、方程、导数、三角、、、、)这些背后一定要弄懂它的本质,只有抓住本质,才能更好把它做工具使用。

        (5)对北京考生常遇到的难题以及考试中暴露的问题专项训练,例如说考试节奏的问题,学生对一些创新题以及第20题把握情况,这些我们会用专门的文章来讲解。

 

        4.做题之后要总结和思考。

        其实高考大纲上很多要求对于学生来讲是空话,例如说,各种能力,但是在考试中并不空,比如2014年北京卷(理科)

        空间想象能力占19分

        数据处理能力占13分

        运算求解能力占53分

        思维能力占15分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占50分

        那么你在平时的做题中,能否把以上各种能力联系到做题中去?如果真的朝着这些方向去思考,那么你肯定会有收获。

         以上建议供大家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