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1016档案揭秘:日本首次侵略大陆之“壬辰倭乱”(三)

 美莲社 2015-05-13

  正如一位美国战略家所说,日本这个民族“一切的想象力都来自于它对大陆的渴望”。在历史上,这种渴望驱动着日本不断从大陆吸收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最终使日本被纳入中华文明圈。1592年,刚刚统一日本不久的丰臣秀吉对中国和朝鲜发动了战争,这场战争日本称为“文禄之役”,朝鲜称为“壬辰倭乱”,中国则称为“朝鲜之役”。这是日本第一次进行征服大陆的尝试,日本这个中华文明圈最外围的国家,突然试图打破东亚三国之间长期以来的平衡,将它所渴望的这片大陆据为己有,这一事件不但对中国、朝鲜和日本三个国家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也决定着亚洲历史的走向,可以说日本此后对亚洲大陆进行的历次战争都是沿着丰臣秀吉划定的路径进行的。

那么,日本第一次侵略大陆的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在16世纪末这一时间点?日本挑战庞然大物一般的明王朝的自信何在?丰臣秀吉为何会把第一个侵略目标定在朝鲜?火器在这场战争中起了多大作用?日本第一次侵略大陆的战争最终又是如何收场的呢?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日本首次侵略大陆之“壬辰倭乱”(三)。

上期节目我们说到,1592年,丰臣秀吉率近16万人侵略朝鲜,无力抵抗的朝鲜李氏王朝只能向明王朝求救。明朝任命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率4.3万明朝军队入朝对抗倭寇,随后团团围住重镇平壤。

在做好各方面准备后,李如松下令开始对平壤进行总攻。这一天,首先发出怒吼的,是明军的炮兵。战前,日军在原城墙上再筑起一段土墙,在墙上留了很多射击孔,望上去像蜂巢一样,然后用火枪从射孔向外发射弹丸,给明军带来很大的麻烦。不过这时,明军在重型火器上的绝对优势发挥了出来。

明军炮兵在头天晚上据已经进入了阵位,把120门将军炮与20门虎蹲炮远近摆正,调校好射击角度。随着一声令下,无数炮弹飞过城墙,普通门、七星门、含毬门立刻陷入一片火海。明军的火器攻势远近交替,一波接着一波,声势极其惊人。被叫做铁炮的日本火枪在真正的大炮面前,犹如螳臂当车,毫无还手之力。日军这一天见到的五花八门的火器,比他们前半辈子见到的都多。整个平壤城都在隆隆的炮声中摇动。

旁观的朝鲜人,看得那叫一个爽啊——开眼了。在回顾这一天时,他们用沉醉的语调这样描述道:“响振天地,山岳皆动。大野晦冥。烟焰涨天,旁弥数十里。火箭布空如织,火烈风猛。直冲城里,林木皆焚。”

就在平壤城北、西、南三面同时陷入混乱的时候,明军一支精锐部队不动声色地接近了牡丹峰。占领这里,就切断了日军主帅与平壤城之间的一切联络与通道。

  在古代,战场上没有无线电和电话,所以碰到大规模的战斗,主帅都会选择一处高地,登高望远,便于掌控全局。尤其是守城战,及时看到敌军的一举一动至关重要。平壤城最好的瞭望地点是在牡丹峰,坐镇此处,四面一目了然。明军一攻城,小西行长一定会选择这里作为瞭望地。可问题是,牡丹峰不像别的制高点是在城内某处,而是孤悬平壤主城之外,只靠一个城门连接。只要这里掐断,日军指挥中枢就失灵了。

  果然,驻守牡丹峰的2000日军发现明军这个企图以后,疯了一样拼命抵御明军进攻,双方陷入混战。可惜在战斗中,进攻牡丹峰的明军主将吴惟忠被一颗流弹打中,明军被迫撤退。小西行长没敢追击。他现在是惊弓之鸟,只想尽快回到城中。

吴惟忠的奋战,虽然没有达成斩首局面,但并非全无意义。小西行长吃了他这一吓,返回城里以后再也不敢爬高了,而是把登高瞭望的任务交给了手下。

  从战斗开始到吴惟忠退去以后这段时间,其他地方的日军经过适应,抵抗逐渐有了章法。此时不独北城南门,在平壤主城的各处战场,两军都进入了僵持阶段。

  自战斗开始,李如松就骑马带着护卫们往来于三门之间的阵地指挥战斗。此刻眼见明军久攻不下,李如松大怒,突然之间率着他的百多名随从,直逼城下,亲自加入了登城攻击的队伍。主帅如此悍不畏死冲锋在前,明军士兵顿时不要命一般地发起了进攻。于是小西作了一个决定,他把含毬门负责防守朝鲜人的守军抽调了一部分,补充到七星门和普通门去抵挡明军。可他们一撤,朝鲜军立刻撕下伪装。他们其实是明军化装的,为的就是趁虚而入。

  日本人这种对朝鲜军极度轻视的态度,最终害了自己。于是,平壤城的日军连一个上午都没坚持住,含毬门、普通门与七星门就相继失守。平壤环城防线在李如松一个又一个的狠辣招数和他悍不畏死的带头冲锋下,很短时间内就彻底宣告崩溃。

  只不过明军虽然杀入城内,但距离大获全胜还很远。日本人和明军展开巷战,双方伤亡数字急剧上升。为了迅速占领平壤,同时减少明军士兵伤亡,李如松立刻调整了战术,放出了又一个狠招:火攻。

  平壤城的房屋一间接一间地焚烧了起来。这是座充斥着大量木建筑的城池,时值冬季风高物燥,一烧就是一片,整个平壤城笼罩在一片烈焰之下。一股明军精锐迅速形成一个箭头,一口气直插到了平壤城的日军指挥中枢——风月楼。小西行长的兄弟小西与七郎、从兄弟小西安东尼奥和亲戚日比谷奥古斯特三人,顿时被活活烧死在这楼里。

  这时,整个平壤城三分之二已落入明军之手,日军伤亡惨重。就在这时候,明军却突然撤退了。很快李如松派人送来口信,说我不忍多杀生,要么投降,要么滚蛋。

  当夜,小西行长打开大同门和长庆门,带着数千残余日军渡江而逃,告别了这座伤心的城市。他们把冻在江上的渡船全都烧掉了。熊熊燃烧的大火照亮了半边大同江,火光映衬下的日军个个面色凄凉,神情惶然。

  至此,平壤攻防战这才算告一段落。这场轰轰烈烈的大战从初六开始,历经三天鏖战,终于以小西行长东逃、李如松入城而告终。

这场战斗,充分表现出火器的优越性,而敌对双方的火器也分出了高下,明军的大炮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日军火枪,赢得了胜利的同时也赢得了荣誉。朝鲜《宣祖实录》三十五卷记录了朝鲜国王李昖与其臣下李德馨进行的一番意味深长的问答,李昖问道:“铳筒之声,不与天兵之火炮同耶?”意思是,倭寇的火枪声和明军的大炮,有什么不同?李德馨回答:“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荡,不可状言;响彻天地,山岳皆动……”李昖赞叹道:“军势如此,可不战而胜矣!”

  此时的明军与日军,几乎与西欧国家大体同步地站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过渡的门槛之上。可惜,火器在朝鲜战场的辉煌过后,在东亚的发展步伐却戛然而止。在朝鲜,战后的李朝很快又回到了修文偃武的轨道,武备的更新被弃之不顾,连龟船的制造方法也失传了。

在中国,明末清初的战争一度刺激了火器的继续发展,但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固,中国火器就此停滞在17世纪,直到乾隆年间,清军装备火器的比例才恢复到壬辰年间明军的水平,而在鸦片战争里,清军仍在使用早在雅克萨之战中就被证明技术上落伍于欧洲的火炮和火枪。

而在日本,被称为铁炮的火枪最后一次起重要作用的战役是1637年的岛原之战。幕府军与农民起义军都使用了大量火器。这次战役以后,武士又回到以前的骑兵时代,僧侣继续苦练他们的黑羽弓箭,日本的工匠则每天都不停地打造盔甲和武士刀。如此经过250年和平岁月后,日本仍然停留在火绳枪时代。最后,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东亚的大清帝国、江户幕府、李氏朝鲜,相继被进入火器时代的欧洲列强强行叩开了国门……

  平壤大捷是壬辰开战以来,中朝联军第一场陆战大捷,它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把朝鲜的命运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平壤城陷落的第二天,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已经马不停蹄地向东做了试探进攻。初九这一天,李如柏进占黄州,初十抵达人去城空的凤山,随后占领了空无一人的开城。

这时李如松得到一份情报,说日军的精锐,都在平壤。平壤一败,其他日军根本就不足为惧。李如松按捺不住心中喜悦,亲率精锐骑兵急匆匆出了开城,向汉城而去。一月二十七日,李如松抵达距离汉城不远的碧蹄馆,麾下只有李宁、孙守廉、祖承训三人尾随其后,总兵力只有3000人。

  与此同时,汉城日军守将立花宗茂也率部到了位于碧蹄馆南六里处的砺石岘。双方立刻爆发了一场激战,因为兵力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形成了对峙局面。战斗打到最激烈的时候,立花手下大将十时连久、池边永晟战死,连主将立花宗茂的铠甲上都插满了箭支。

明军在战场上没吃亏,可情况却越来越不妙。从汉城赶到的日本援军越来越多,小早川隆景和宇喜多秀家的两大军团正陆续抵达,和黑田长政所部、立花残部汇集在一起,在小丸山和望客岘一带聚成黑压压的一片,光是战场上的日军总兵力已多达30000之巨——汉城的日本驻军几乎是倾巢出动。

  李如松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过于唐突了,但只能硬着头皮打了。

  明朝辽东军得了主帅的号令,虽然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却毫不畏惧,跟北方鞑靼人在辽阔原野上拼杀出来的血性与杀气,不会因为区区数万倭寇而消退。日本人此时心里也在打鼓,他们没想到李如松几千人就敢往前冲,以为背后一定隐藏着明军主力。因此他们把大部分兵力都用来警戒,防备并不存在的明军,只把小部分兵力用来进攻李如松。

  小早川隆景先派了粟屋景雄3000人和井上景贞3000人形成钳形攻势,左右夹击明军。结果两军生生被李如松的铁骑打残,小早川隆景不得不带着第六军团全线压上。接下来,是一场场极其混乱的恶战。面临绝境的明军瞬间爆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战斗力,小早川秀包的阵地被凿穿,他本人差点被明军砍死。可日军的兵力优势太明显了,打到中午,明军终于开始支撑不住,缓缓向西方边打边撤,意图进入高阳城坚守。

  关于这一阶段的战况,朝鲜人在记载中说,战斗到要紧处,李如松亲率数十骑突驰阵前,反复骑射,十分骁勇。之后李如松又亲率诸将,为撤退的明军士兵殿后。而日方的《黑田家记》记录说,“如松兵有节制,进退自在。两雄相会,战甚苦,自巳时至午时。”

  仗着压倒性的优势兵力,在小早川隆景的指挥下,日军诸将一面轮番上阵,死死咬住明军不松口,以阻止明军西移,一面分出两部兵力,从两侧山上快速迂回,企图彻底封死明军后退的通道。

  高阳城是一个极小的城池,其实并不适宜防守。拼杀到了现在,李如松也有些绝望了。幸亏此时另外一员明军大将杨元及时赶到,不仅带来了5000生力军,还有一个炮营。

  此时,李如松眼皮都没抬,只吐出俩字:“反攻。”日军诸部以为明军主力终于赶到,一时骇然,纷纷后撤。明军骑兵压上了一段距离,见日军退后到足够的安全距离后,才开始停了下来。这时,李如松才吩咐由杨元的5000生力军分几路交替掩护断后,让全军退入惠阴山中。日军这才如梦初醒,明白敌人是佯攻,赶紧追击。却不料李如松又发动了一次反攻,结果,追在最前头的小野成幸、小川成重、安东常久、安东幸贞等日军将领战死。

  此刻,日军突前诸将还想继续追击,但这个举动被老成持重的小早川隆景所阻拦,生怕中了埋伏,只允许他们最多追到惠阴山的山口大路,便不得前进。等明军彻底消失在视野里后,小早川隆景才下令收拢部队,退回汉城。

  首先,无须讳言,这是一场败仗,是一场轻率的失败。因为战斗是以明军撤退结束的。其次,碧蹄馆的失败,100%要归咎为李如松的轻率。同时,这也是一场光荣的失败。失败归罪于李如松个人,光荣属于明军全体。

  日军拥有十倍于明军的总兵力,以近五倍的兵力直接投入战斗,围攻明军半日,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日军仅仅是将领级的伤亡,便包括十时连久、池辺永晟、小川成重、安东常久、小野成幸、横山景义等数十人。与平壤之战不同的是,这些伤亡几乎全发生在日军最为得意的白刃战中。

  碧蹄馆之败在很多历史书里,被渲染成是明军的大败,是战局的关键转折,其实大错特错。它在战略上的意义,并不是很大。日军的补给线在汉城达到极限,他们即使继续西进,也无法寻求到稳固的立足点;明军的补给线在开城达到极限,前锋可以突入汉城附近,但主力军团却很难衣食无忧地越过惠阴岭。开城到汉城之间的区域,日、明双方谁也没办法彻底控制在手里,变成了一个军事缓冲区,碧蹄馆恰好位于两军极限攻击距离的交汇点。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碧蹄馆之战,受补给所限,明军也没办法攻克汉城,双方的态势也不会有大的变动。碧蹄馆之战的意义,只不过是让这种战略态势变得更加醒目罢了。

那么,这场抗倭之战的另一重头戏——水战,战况如何?“壬辰倭乱”的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呢?档案揭秘,明天李涵继续为您讲述,日本首次侵略大陆之“壬辰倭乱”(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