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试题调研》第7辑——高考押题【倒计时50天50题】,更多内容请详见《试题调研》。
1.气象灾害 (1)结合我国气象灾害分布图,掌握旱涝、台风、寒潮等灾害的分布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及防御措施。 (2)对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不仅要注意气候、水系水文、地貌形态等自然原因,还要注意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人为原因。 (3)结合实例分析生产中防御寒潮的措施所包含的地理原理,如熏烟法: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浇水法: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 2.地质灾害 (4)选取近期发生的地质灾害案例,分析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5)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都需具备较大的地形坡度、松散的地表物质组成等条件,两者都具有突发性,但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泥石流的特点是沿沟“流动”,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参与。 (6)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理解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如地壳活跃的山区,地震发生后地表物质疏松,如遇短时强降雨,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7)要结合具体实例,理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陡坡垦荒、破坏植被、工程建设等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诱发、加剧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