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克力表面的白霜是哪里来的?

 残云伴鹤归 2015-05-13

我买的巧克力放家里忘记吃了,一直放着。今天突然想到,拿出来却发现有一层白霜。为什么呢?发霉了么?这样还能吃么?



Mr.1 回答:

有时候放久了的巧克力上面会有白色的褪色,这让世界各地的巧克力爱好者们很不舒服。

多年来,研究人员已知这种叫脂肪霜的无害的变色是由液态脂肪引起的——可可脂通过巧克力转移到糖果表面并结晶。但到底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以及如何防止它,仍然是一个谜。如今,研究人员实时捕获到了这个过程并在《应用材料与界面》在线版报告了这一发现。

科学家们将巧克力的主要成分——可可、糖、奶粉和可可脂——搅合在一起,磨成粉末(以加快这一进程),接着利用高功率X射线窥探这种甜食的晶体结构,细致到几纳米。在往粉末样品里面加入几小滴向日葵油后,他们观察到液态脂肪通过巧克力中的小孔和微小空间快速地移动,很可能是毛细现象的结果——这种现象是指液体在粘合力、内聚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在多孔材料中移动。几个小时后,油软化了巧克力,脂肪的迁移随之增加。

这项研究表明,在巧克力制作过程中减少它的气孔有助于消除倒胃口的发白现象,提高巧克力的整体质量。将巧克力存储在阴凉,但又不太冷的地方可以减少巧克力中的液体脂肪量,这也有助于消除发白现象——18摄氏度看起来是一个最佳的温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