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险与好的决策》:混乱世界不如简单应对

 禅修缠休 2015-05-14
《风险与好的决策》     [德]格尔德·吉仁泽     中信出版社《风险与好的决策》     [德]格尔德·吉仁泽     中信出版社

  今年股市大热,行情的上涨同时意味着风险的不断积累。怎样规避风险呢?接下来,上涨还是下跌?大多数股民都想要有好的决策。

  社会心理学家、德国柏林马普所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格尔德·吉仁泽在他的著作《风险与好的决策》(王晋译,中信出版社)里讲了一则轶事:罗杰·巴布森成功预测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他被奉为“股神”,但人们忽略了,多年来他一直都预测会有一次股市大崩盘。他的秘诀是,一直预测股市会下跌,直到最后预测成真,人们会因此而忘掉他之前所有的错误预测。罗杰·巴布森并不是特例,该书讲了不少“巴布森式”专家的故事。

  难道,所有的专家都这么不可靠吗?作者并非制造“风险厌恶”,他的用意在于提醒我们注意具体环境中的人和事。普通人并不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有必要听取金融专家的意见,我们在选择专家时,需要注意两点:1.了解特定的金融产品;2.与他没有利益冲突。第一条说明专家的能力值得信任;第二条表示专家的动机值得信任。作者提醒我们,专家也是深陷于利益冲突之中的,因此我们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不能盲从。

  在选择金融产品时,我们还经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形:面对厚厚的招股说明书、保险条例或者基金资产报告表,那些动辄几十页甚至上百页、大规则里套着小规则、大图表又分成很多小图表的内容,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却又不敢承认自己压根儿就不懂,只好听从天花乱坠的推销而最终犹豫着应承下来。作者给了我们一条简单的建议:“不要购买自己不懂的金融产品。”就像作者举例的那位高管,我们也应该勇敢地说:“给你15分钟时间,向我解释一下它的具体内容。如果我听不明白,我是不会投资的。”如果做不到像这位高管那么牛气,我们至少可以自己默默地研究一下,对于完全不懂的东西,就不要被空中楼阁式的花样前景给诱惑了啊。

  苹果产品之所以受欢迎,很大原因在于它的人性化。越是好的产品,通常设计越简单方便。这条原则在金融领域同样适用。复杂的金融产品,比如信用违约互换(CDS),正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早在2003年,沃伦·巴菲特就称这些金融产品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个人到金融机构,再到信用评级机构,没有人了解或想要了解这些产品的危害。雷曼兄弟破产之前不久,摩根士丹利给出的评级报告就是很高的等级。这说明了什么?作者意味深长地说:“透明性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而复杂性则会对潜在的灾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作者举例奥地利养老计划,奥地利各地的广告牌上都写着大大的“9%”,在利率较低的年代,9%可谓夺人眼球,但事实上,9%不是利率,而是一种额外的补贴,要达到9%,需要很多苛刻的条件。我们在自己的经济生活中也会碰到很多这样的数据陷阱,对于那些吸引你的数字所暗示的美好愿景,我们首先要多个心眼:9%具体指什么?

  作者在书中还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假设你有很多钱,想要做些投资,但你并不想孤注一掷,正在考虑多支股票,你想分散投资,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哈里·马科维茨提出了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马科维茨后来透露,他自己投资做股票时,并不使用这种复杂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而是采用了简单的经验法则——1/N法则:把钱平均分成N份,分别投资不同的股票。他说,这种方法会保障他获得稳健的长期收益。你看,这条法则实在是很简单啊。最简单,却最有效。股市最能考验浮躁的人性,选择基本面好的股票然后长线持有、坚决不换股,人人都知道这是好方法,可惜有多少人能做到?

  《风险与好的决策》并不仅仅描述金融领域的风险与决策问题,它还包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比如我们怎样看待医生的手术建议,怎样规划自己的求学前景,等等。笔者之所以选取了金融领域来重点讨论这本书的价值,是因为金融领域的不确定性相比而言最为明显。事实上,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里,最佳决策通常来自于简单的经验法则,即运用较少的信息,并相信自己的直觉。(林颐)

(责编:小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