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作为中医学治疗大法之一的活血法,在临床各科都有广泛的应用,也是大众熟知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上,活血法也展现了其独特的功效,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此法也并非所有疾病都能用。那活血法到底能在哪些疾病中应用?又有什么作用呢?正文为您解读! 一活血法的适应证 活血法是通过调血理血,治疗血分病证的,主要适用于各种血行不畅或瘀血内停之证,如口唇青紫、瘀斑瘀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痞块、痛经、闭经、半身不遂等,以及瘀血所致的疼痛、肿块、出血、痈肿等。 随着血瘀学说的发展,对瘀血证的认识更加深化,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范围不断扩大,现代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呼吸、消化、血液、泌尿生殖、内分泌、精神、神经系统等多种疑难病证的治疗,展现了活血法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活血法的主要作用 活血法主要作用在血分,通过其消除瘀血、通行血脉、促进血行等作用,达到活血化瘀、活血祛瘀、活血散瘀、破血逐瘀、凉血散瘀、祛瘀生新等病因学治疗目的,并通过活血的方法与措施达到通络、和血、和营、消积、消癥、散结、软坚、利水、消肿、和络、舒筋、宣痹、止血、调经、止痛、止痒、宣肺、宽胸等对症治疗作用,以及调理脏腑功能等对机治疗作用。 1活血祛瘀 通过辛散活血之品,以驱除脉络、脏腑之瘀滞,使瘀血得去,从而达到祛除瘀血之目的。 2破血逐瘀 通过运用活血法中峻猛之品,以破血化瘀,逐出瘀血,从而达到逐瘀、破血、散结之目的。 3祛瘀生新 《血证论·瘀血》云:“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离经之血即为瘀血,通过辛散活血,祛除脉络瘀滞,使瘀血得祛、新血得生。 4活血止血 《血证论·瘀血》云:“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祛瘀为治血要法。”而《血证论·吐血》又云:“经隧之中既有瘀血踞住,则新血不能安行无恙,终必妄走而吐溢矣。”通过活血行滞、畅达血脉,使瘀化血活,离经之血复归经脉而不妄行,或和调脉络,达到止血之目的。 5活血平喘 《血证论·咳嗽》云:“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祛瘀血,则痰水自消。”对于咳喘病证,使用活血法散瘀,通利肺脉,使瘀去络畅痰消,吐纳之机复常,则喘平痰去。 6活血退黄 黄疸系湿邪客阻或(和)伤损肝胆,致疏泄失司,肝脉瘀滞所致。通过活血化瘀和营,疏通肝脉,达到退黄目的。 7消癥除满 通过活血法,行血散瘀,消癥散结,使瘀去血活、气机通畅、水道通利,达到消癥、除满、消肿目的。 8消疹疗疡 通过活血法,祛除脉络瘀滞,使络畅血行,促进风邪外泄,达到消疹止痒目的。通过化瘀和营,冀以瘀祛而新血生,腐肉尽而新肌长,达到疗疡愈疮目的。 9活血止痛 疼痛实证多系瘀血阻塞脏腑经络气机,导致不通则痛。通过活血方药,以疏通气机,解除壅塞,恢复其原有的流通,达到通则不痛、活血止痛之功。 10活血舒筋 通过活血化瘀法,通利血脉、疏通经络、疏通筋脉,达到舒筋通络、通经活络目的。 11通经下乳 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与措施,以疏通气机、疏利血脉、活血通络,从而达到通经、催乳、下乳目的。 12通经止痒 通过运用活血化瘀的方法与措施,以其通经、和血、活络之效,疏散风邪,从而达到和血止痒目的。 13活血通络 通过运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方法,并与搜风剔邪、辛香走窜等作用的方法相伍,达到疏通经络、治疗络病的目的。 通络法是在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与手段,其通络的措施与途径主要通过活血法、辛味或虫类走窜类药物来达到的,可促进血液运行,络脉畅通,达到通络搜邪、通络散结的目的。 另外,活血法通过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作用,尚能达到起痿、利浊、兴阳、通经、开窍、定悸、宽胸、宁心、通脑、消疹、疗疡、促孕、束带等治疗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