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誰最中國』輕鬆關注 導讀|提及古董珠宝,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厚重的历史感与斑驳的沧桑感,似乎很难与“时尚”二字联系起来。然而看着这一件件作品,没有人会意识到它们的“古董”身份。越古董越時尚。 “这些都是我的作品”,马荆棘说,“它们的主材都是明清的和田玉或者翡翠,配石也都是老宝石。这些材料有岁月的痕迹,却也不乏古人的审美和意趣。这些都是现在那些华光四射的宝石所不具备的。” “我一开始只是单纯地喜欢,然后就想尝试,为它们注入现代的设计理念,注入我对中国风的理解,结果欣喜地发现,古典与时尚可以达到如此完美的统一。” “原材料不同,设计就不能一以概之,这也正是我工作的乐趣所在。” 《庭院深深》:蜜蜡,白玉,假山,亭台,再加上金子勾勒的兰草梅枝——“庭院深深深几许” 《芭蕉雨》:白玉带板为底,配上翡翠芭蕉,还有远处的亭子和回纹花窗——“雨打芭蕉深闭门” 现在的马荆棘,是“衣锦媚行珠宝艺术”的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然而与古董珠宝的结缘,却缘于她的老银收藏。 “中国古代的很多首饰,即使放在今天也不过时。因为它们灌注了中国的文化和审美。” '我们现在提倡中国风,设计是重中之重。如果一味复古仿古,那就只是刻板的古董复制,毫无新意。' 马荆棘喜欢尝试,喜欢创新,她喜爱首饰的奢靡,但是也极爱文房类东西入骨的风雅。那款“芭蕉雨”,不仅是吊坠还是香囊,打开可以放香片,丝毫不刻意地表现出了古代文人雅致的生活方式。 然而如果刻意追求雅致,难免会让作品匠气十足。那么,将这种雅致贯穿于设计的始终如何? 一座位于苏州阊门附近的,始建于1936年的民国洋楼,最终成为马荆棘为自己和“衣锦媚行”选择的工作场所。 前街后河,闹中取静,并且由于当时就由留洋专家参与设计,所以整座小楼东方布局,却不乏对西方设计精髓的借鉴。 在这里,马荆棘会忙碌地选材设计,会不时写写画画,但更多时候,她在这一方小天地内,品茗读书,侍弄花草。 “文化与历史都是厚重的课题,需要朝夕的积累,”马荆棘解释,“我并不希望为了设计而设计,所以我选择这里,因为这里能看到苏州的百年历史,也能深刻体会文化的碰撞。而且,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我精心布置的,我希望,它们能作为一个整体,呈现我对中国风,对复古与时尚的理解” “只有用心的设计,才是作品,而不是产品;只有能让自己动容的设计,才能感动别人。” 說明|本內容由 衣錦媚行珠寶藝術工作室 提供 |
|
来自: kuailedexiaob...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