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菏泽牡丹区打造都市农业发展新样板

 yzsr273 2015-05-15

近日,牡丹区黄堽镇金河岸生态采摘园内热闹非凡,前来采摘草莓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孩子来这里既可采摘,还能让孩子感受田园乐趣。”前来采摘草莓的市民张硕说。

  新常态下,如何找准农业发展定位,实现土地的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都市农业无疑也破解了这一难题。

  金河岸生态采摘园是牡丹区发展都市农业,打造生态旅游圈的一个缩影。该区充分利用都市商圈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生态绿色、观光休闲的都市现代农业,围绕生态旅游发展的都市农业已渐成规模。目前,全区已建成大型牡丹观赏园10多处,发展各类生态采摘园200余处,都市农业旅游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牡丹区充分发挥牡丹特色旅游品牌效应,在城区北部重点打造以牡丹旅游和牡丹产业为重点的都市农业。不断提升百花园、古今园等现有牡丹观赏园的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尧舜、盛华、冠宇、中国牡丹园等新兴牡丹园的建设力度,不断拓展牡丹旅游产业的发展链条。计划投资6.2亿元建设的中国牡丹园,是牡丹区重点打造的集牡丹品种保护、繁育基地和牡丹观赏基地于一体的大型牡丹芍药种植园,将重点搜集、整理、鉴定、保护和栽培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做好油用牡丹品种的培育、推广及开发利用,并建设牡丹芍药资源圃、花型色系培育圃、牡丹品种基因库等配套设施,以收集、保存、开发中国牡丹、芍药新品种,已形成牡丹全产业链条的生态发展模式。

  同时,牡丹区加快实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路线,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形成了一批集农业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镇、特色村和特色园。有着“中国面塑第一村”美誉的牡丹区马岭岗镇穆李村,立足苹果种植优势大力推广乡村采摘游,成为全市第一个乡村旅游试点村。近年来,该村将历史文化巧妙融入乡村旅游之中,又建设了民俗一条街、面塑展览馆和多处农家乐等旅游设施,运营了跑马场、卡丁车、弓箭等一批游乐项目,不断丰富旅游内涵,拓展发展空间,形成了集采摘、娱乐、食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市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创建单位的第一家。

  牡丹区李村镇依托得天独厚的黄河旅游资源,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园、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策”的发展规划,将逐步将各个村庄打造成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景点。该镇油楼村以紫菏香草生态园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以薰衣草为主的香草种植基地,目前已达千余亩,花开时节,一片片浪漫紫色的海洋惹人留恋。以黄河万亩丰产林为依托,大刘庄村的林下养殖和林产品加工已是特色彰显,远近闻名。高李村以黄河情生态园为依托,大力发展草莓、蔬菜等休闲农业,成为农业示范特色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