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成长三个关键期

 2018追梦人 2015-05-15

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在3岁之前;第二个关键期在9岁之前;第三个关键期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会后患无穷。

关于孩子3岁之前的成长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点。

早期教育专家木村久一的说法引起普遍的关注。他认为,孩子的成长遵循“潜能递减法则”,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生来具备100度潜能的儿童,如果从0岁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长为具备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具备80度能力;如果从10岁才开始教育的话,充其量只能具备60度能力。

如果木村久一的“潜能递减法则”的说法是成立的话,那么,人们就有理由关注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与木村久一的“潜能递减法则”的思路相反,著名教育家卢梭就对种种“早期智力开发”提出批评。在卢梭看来,孩子在3岁时就要长得像3岁的样子。做父母的人不要扰乱孩子生长的秩序,“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他认为,家长不要“干蠢事”。

与“早期智力开发”所追求的“积极教育”相反,卢梭在教育历史上提出了著名的“消极教育”的思路,认为孩子最初几年的教育纯粹是消极的。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

“消极教育”也意味着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不纵容孩子。如果孩子哭闹,父母不要急着把孩子抱起来。如果孩子在商场以哭闹要挟父母购买玩具,父母不要轻易妥协。孩子摔倒之后,不要急着将孩子扶起来,不要狠狠地踩踏地面,对孩子说:“它坏,我们踩它!”其实,地板并不坏,坏的是家长的教育方式。

在《教育自传》中,我曾经记录过我的孩子在3岁之前如何“捣乱”和“折腾”的事件:

她会把所有的柜子都拉出来,然后把抽屉里的发票、证件、相片、钉子、锤子……全部泼撒到地上。为了防止她翻箱倒柜,我们把所有的柜子都上了锁,无法上锁的柜子就用绳子围困住,打了疙瘩。

她会把那么沉重的椅子像蚂蚁搬家那样拖到另外的地方。然后借助椅子爬到桌子上去,再把桌子作为跳板,爬到窗台上去晒太阳。为了防止她摔倒,我们不得不挪动餐桌,把餐桌搬到另外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

和所有小孩一样,她会胡闹,完全没有秩序感和制度感,全然不理会所谓的传统、习惯和规则。她吃饭的时候,有时喜欢躺在地上,仰面朝天。只要她愿意张开小嘴巴,大人就可以把饭菜送到她嘴里。据说靠喂饭长大的孩子没有独立性和责任感,后来就调整办法:如果她不想吃,就不让她吃,等到她想吃了,就由她“亲自”拿筷子吃或用手抓饭。

她吃饭的时候还有一个习惯:她愿意把两盘菜放到一个盘子里,她愿意把鱼汤和红烧肉搅拌在一起。大人这时不免会很气愤,但你得忍住。据说孩子有孩子的逻辑,只是成人暂时还不那么理解她的逻辑。不就是把两盘菜放到一个盘子里吗?那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常常觉得对小孩不能过于纵容,不能过于迁就,不能趴在地上吃饭,不能在冷天赤脚走路,不能养成坏习惯……可家人就立刻嘲笑我:你不是提倡自由主义教育、自然主义教育吗?那么多不能,那么多禁止,孩子哪还有成长的自由?

9岁之前:孩子处于焦虑中

9岁的特殊年龄使孩子容易处于焦虑之中,而这种焦虑会导致孩子出现身体的痉挛,比如眨眼、耸肩、出怪相、扭脖子、清嗓子、抽鼻子、干咳等等。如果孩子出现痉挛,这种症状不会因为父母的指责或勒令改正而得到缓解。

在9岁前后,孩子的紧张除了导致痉挛之外,还可能引起某种强迫症。美国育儿专家斯波克发现,“最常见的是要求自己迈过人行道上的每一条裂缝,虽然这种做法一点道理也没有,但你就是迷信地觉得你应该这样做……总之,如果你认为自己出了差错,就会严格地回到你认为完全正确的地方,重新开始。”

孩子在9岁前后之所以出现痉挛或强迫症,主要是因为9岁前后是孩子成长的“过渡期”:3岁前后的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玩乐, 13岁前后的孩子开始以“成人”自居并为此感到焦虑。在二者之间,9岁是一个尴尬的年龄。玩的天性开始消退,开始隐约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但很容易感觉自己微不足道,对很多事情感到无能为力。

9岁前后的“过渡期”还显示为大脑的发育状态。人的大脑在9岁前后快速地发展,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对于9岁前后的孩子来说,解答这些问题不会太困难: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一个更重?把一杯水倒入一个大瓶子里,把同样的一杯水倒入另一个小瓶子里,哪一个瓶子里的水更多?9岁前后的孩子之所以能够解答这些问题,是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按照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9岁前后的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只有到了13岁前后,他们才有可能发展出比较“高级”的抽象思维。

育儿心得

■父母的责任就是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二是和孩子一起游戏、游玩;三是邀请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参与家务劳动,参与为破损的玩具、家具或衣物进行修理或修补的工作。

■小时候不断抛弃旧玩具购买新玩具的生活习惯和成人之后的不断再婚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隐秘的关系。过去人们对待衣服的态度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他们也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婚姻。现在经济发达了,人们没有必要更没有耐心和细心去补衣服。补衣服的人少了,离婚的人多了。

■“成绩好的孩子,母亲比较有条理又有趣。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饮食状况也比较混乱。……成绩越差的孩子,越依赖便利店的食物。”父母能做的就是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

■ 为了给孩子提供适宜成长的环境,父母需要特别留意三件事情:一是夫妻之间的情感生活;二是吃饭的习惯;三是作息习惯尤其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

■父母可以让孩子接触电脑游戏,但必须严格限制玩游戏的时间并监视游戏的主题。如果孩子不幸染上了“网瘾”,要么因为父母没有为孩子制订上网的规则,要么因为孩子在电脑游戏之外找不到足够的成就感。

13岁前后:孩子反抗父母

13岁前后既是孩子“青春勃发”的年龄,也是孩子的“精神断乳”、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而走向独立的年龄。孩子渴望独立,但又不得不受父母的控制,于是,他们开始伺机报复。如果他们的渴望得不到父母或老师的理解,如果他们在父母、老师、同伴那里无法获得足够的快乐感与成就感,他们会以厌学、逃学、辍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反叛和反抗。在父母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他们似乎一夜之间忽然成为令父母头疼的“不听话”的孩子。

当孩子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不惜与父母对抗、反叛父母,这就提示:孩子的第二个关键年龄已经来临。就是成长的信号和秘密。

13岁前后的孩子的“不听话”并不是坏事。“不听话”是孩子的理性发展到了需要发出声音的时候,那是“理性的狡计”和“理性的捣乱”。如果孩子到了应该独立的年龄却依然对父母“言听计从”而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那倒是更令人头疼问题。

13岁前后是孩子由“小孩”转变为“大人”,“化蛹为蝶”的关键年龄。它是孩子“变形”的关键期。这是一个让父母感到紧张的时段。可是,父母能够做的,除了谨慎地为孩子提供适合这个年龄特征的教育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13岁前后的孩子反传统、反规范、争个性,追求另类和与众不同,家长要预先为这个年龄的发展作好准备。

一切为了爱:亲子之间相互爱抚

在早期智力开发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由于智力的优先发展而挤占、压迫了其他要素比如性格、身体的发展?

我们的建议是:可以把0至3岁作为“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年龄,但是,必须保证孩子在0至3岁有足够的玩的时间和亲子之间相互爱抚的时间。只要能够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玩”的时间和亲子之间相互“爱抚”的时间,“早期智力开发”才越早越好。因为0至3岁的孩子依然处于动物阶段,他需要过类似“动物世界”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孩子这个期间,母亲的作用大于父亲。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提示了“动物世界”的“爱欲与文明”,幼儿对母亲的渴望和迷恋,是“动物世界”的延续: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是群居动物,但是快要生崽的雌性动物会离开兽群,找一个隐蔽的地方生下自己的孩子。幼崽出生以后,母亲会让它们在僻静的地方待上两三个星期到一个月或者更长,这时母亲的角色是一个保育员,照料着这些幼崽。一般来说,尽管这些幼崽一生下来就可以站起来行走,但是母亲还是将它们隔离出来,直到它们熟练掌握各种重要的能力并完全适应新环境为止。这时,母亲才会把幼崽重新带回兽群,回到它们所属的群体中。

一种教育学理论说:母亲要经常抱着孩子,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可以听到母亲心脏的跳动,那样孩子有安全感。不过我相信:无论是猴子、鹰,还是孩子,最高贵的品质是“独立”。此外,就是好奇心。孩子天生就对事与物有好奇心,除非家长干涉太多。独立和好奇心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成全一个孩子比较完整的人格。

育儿心得

■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成长的秘密,这些秘密构成了儿童之间的差异:一是性格上的差异;二是智力上的差异;三是性别上的差异,即男人(男孩)和女人(女孩)的差异。

■ 无名指与食指的比例隐藏了人的性格差异以及男人和女人的差异。如果无名指明显比食指长,这个人(尤其是男孩)就比较容易暴躁,野蛮,好斗,不善言辞。相反的,如果无名指明显比食指短,则这个人(尤其是男孩)比较敏感,谦虚,有神经质。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优势,也有自己的性格弱点。父母与其急于改变性格弱点,不如先坦然地接受。如果父母坦然地接受孩子的性格弱点,那么,孩子的性格弱点会逐渐转化为高贵气质。

■ 如果男孩有什么心事,他不愿意说出来,父母最好不要勉强男孩说出他的心事。父母可以邀请他参与某项有挑战性的工作,邀请他到户外去跑步。在做事或运动的过程中,男孩就会把心事说出来。

■ 父母可以让自己的女儿适当参与男孩的游戏,可以让自己的女儿具有某种男孩的活力、勇气和精神状态。在具有一定的活力与勇气之后,女孩在另外的地方显示出她的优势,比如文静、温柔、宽容、善良、敏感、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等等。

■ 父母最好理解并尊重男孩和女孩的智力上的差异。男孩往往动手能力、空间能力、方位感比较强。而女孩更擅长于语言和交际。就学习领域而言,男孩往往有较高的“数理智能”,富有“逻辑思维”;女孩的逻辑思维往往较差,她们更擅长于“语言智能”和“形象思维”。

制订规则:一两“威信”胜过一公斤“说教”

在孩子3岁之前,母爱比父爱更重要。3岁之后,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当孩子9岁的时候,就得为孩子制订规则,这时孩子身边需要有一个权威型父母和“重要他人”。

英国人洛克在谈论家庭教育时曾建议家长以“严格管教”的方式训练儿童的德行以便让儿童“有礼貌”,这种“严格管教”又必须建立在让孩子不至于性格“懦弱”的基础上。

究竟何种要求才算严格,何种要求又过于严格?这取决于家长的修养与技巧。按照洛克的思路,如果家长不知道如何把握严格与过度严格的界限,可以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逐步放松。先做权威型父母,再做民主型父母。

父母管理孩子,一般分化为放任型、权威型和民主型三种风格。放任型父母允许孩子为所欲为,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怎么想就怎么做。权威型的父母制订规则,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并且期望孩子遵守家里的规则。民主型的父母重视是否公平,考虑到每个人的感受,给予孩子许多选择的机会,并且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做决定。

研究人员对上述三种家庭中的孩子的适应能力进行了追踪研究,研究结果令人感到意外:在放任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很难与其他人合作或者相处;在民主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决断能力;在权威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成为适应能力最强的人,他们能够自己做决定、遵守规则、善于与他人合作。

权威型父母实际上是那些有“威信”的父母。生活中的爱与怕让孩子既享受父母的爱,又保持对规则的敬畏。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让孩子的身边有一个或几个最喜爱又最敬畏的人。好家长就是让孩子既“敬畏”又“喜欢”的那个人。坏家长就是只让孩子畏惧而不让孩子喜欢的人。

培养习惯:组“教育同盟”做民主父母

在孩子3岁之前,他的身边最好有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之前,他的身边最好有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民主型父母。

让3至9岁的孩子接受比较严格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形成习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管是为了不管”。在孩子13岁前后,父母逐步做孩子的朋友。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如果在孩子9岁前后纵容孩子,而在孩子13岁前后严格要求孩子,会遭到孩子的强力反抗。给青春期的孩子定规则是最危险的事情。

13岁前后的孩子开始积累自己的秘密,开始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这个时候,应让孩子逐步由自理习惯发展为自学习惯。自学是让孩子在学校不掉队的唯一可靠的办法。孩子进入学校之后,无论学校的老师多么优秀,他都无法控制孩子上课时发呆、开小差。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只在于:孩子发呆、开小差之后,如何让孩子跟上“集体教学”的进度,不让孩子掉队。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保守的教育重视“复习”,进步的教育重视“预习”。复习是儿童跟着老师走,预习是儿童自己往前走。

更重要的是,有劳动习惯的孩子会形成“自学”的习惯。每一个父母都忐忑不安地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适应学校生活,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能够努力学习。可是,如果家长在孩子没有形成自食其力的生活习惯和自学习惯之前就把孩子贸然送进了学校,孩子就很可能无法适应学校生活。一个从来不知道自食其力为何物的孩子,他突然被抛进了学校,他就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家长唯一能够做的事情是:亲自为孩子提供家庭教育,让他入学之前有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以便应对漫长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学校生活;并在孩子入学之后,与学校教师组成“教育同盟”,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