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的齐白石

 三平斋 2015-05-15

世界的齐白石

2015-05-11 北京画院

文/王加


(注:本文选自北京画院所编《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集》一书)


“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写生,自能神行俱见,非偶然可得也。”


——齐白石



这是齐白石本人探讨绘画中写实与写意间关系的一句名言。区区数十字,却概括了中西方艺术最高境界的精髓。



匈牙利国家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中齐白石画室中的桌椅


波提切利、拉斐尔、卡拉瓦乔、伦勃朗、维米尔、透纳、莫奈、夏加尔……纵观这些在西方绘画史中星光璀璨的名字,其实是西方美学由具象到抽象的发展史。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写意与工笔写实这两种画法早已存在了千余年。如果说,我们熟悉的德国文艺复兴绘画泰斗丢勒所绘的兔子代表了西方科学与绘画兼顾的美学思想,那么此次展览中展出的齐白石兔子画稿,则代表了传统中国绘画中写意的精髓。然而,齐白石笔下的家畜禽类与比他晚一辈人的白俄罗斯裔大师马克·夏加尔所描绘的动物,在外形与线条上是那样惊人的相似……当我们对比中西方艺术时,你会发现尽管有着迥异的美学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但大师们在绘画中所表现出的明暗、虚实、浓淡等等,实是相通的。技法之外,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并非是像摄影一样实景还原,而是将眼中所见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与理解描绘出来,从而抒发个人情感。


《兔子》 丢勒


夏加尔作品


《兔子画稿》 齐白石


西方艺术重视写生。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体系中,虽然强调“师法自然”,但由于文房四宝不易携带的特殊性,因此历朝历代的画家大都是在游历名山大川之后,回家凭借脑海中的记忆落笔为画,取其意境而非其实景。正因如此,即便都是山水风景,相信绝大多数人在欣赏齐白石“借山图卷”的那一刻,也找不到观赏英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透纳画作时,站在画前那仿佛置身于风暴中心的震颤。在齐白石的眼中,借山图中大量的留白便是他心中的山水。余下的,是暴风骤雨还是波光粼粼,留给观者想象。 尽管透纳所描绘的天空海水都是具象的,是有色彩的,可若把透纳晚年笔下那些模糊朦胧的抽象风暴海景,形容为写意又有何不可呢?


应该说,在西方最接近齐白石艺术的绘画风格,当是印象派了。


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同时期的西方,印象派刚刚开始萌芽。活了94岁高龄的白石老人,事实上经历了整个印象主义时期。尽管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中,并未有如印象派般逼真的光影描绘;但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所有齐白石静物,植物与风景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他用简单的墨色变化来诠释物体中光影的变幻莫测,无论是残荷、墨梅、鲜艳的牡丹还是盛放的海棠。笔墨的浓淡与色彩的朦胧,身处同一时代的齐白石与印象派大师们就是依靠如此异曲同工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抒发着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虽然,白石老人自己并不知晓印象派为何物。



《葫芦》 齐白石


匈牙利国家美术馆 “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展厅入口设计


然而,当你看到展览中那些与实物原大,需要用放大镜才能欣赏的工笔草虫,却又符合几个世纪以来西方绘画大师所追求的极致写实主义。白石老人笔下活灵活现,逼真且充满生活情趣的草虫,凡艺术爱好者,莫分中西,均可在瞬间感受到它的美与精彩。齐白石的艺术,实是没有国界的。


生于中国湖南乡下普通农民之家的齐白石,因出身贫寒仅读过一年书,未曾受过正规美术教育,最初所从事的雕花木匠职业也与艺术几乎毫无关联。但勤奋的齐白石凭借着对绘画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渴求,在青年时期几乎完全依靠自学,直到27岁遇到他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启蒙老师胡沁园之后,才算踏上了系统的传统绘画训练之路。之后数年间在中国境内游历名山大川的“五出五归”,不仅增长了他的眼界,也丰富了他的绘画视角与创作题材。至于他在伯乐挚友陈师曾的建议下所完成的“衰年变法”,则证明了他艺术创作中的胆识与智慧。此改变绝非为了迎合市场哗众取宠,而是在自身对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领悟之后,认识到自己艺术创作中的欠缺所作出的主动调整。事实上,同为绘画大师,齐白石比同样中途主动改变画风的荷兰黄金时代泰斗伦勃朗运气要好太多了。他晚年的画风转变让全世界都认识并接受了他的艺术。



匈牙利国家美术馆 “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展览中的齐白石水族题材的作品


齐白石本人的画作,最早曾于1922年由陈师曾带去日本参加展览。在此次展览中,齐白石的作品不仅广受好评,还全部以高价售罄,从而一举打响了齐白石在中国以外的知名度。这一事实说明,日本观众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能够读懂齐白石的艺术了。而在东欧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立美术馆中,现藏有近100件白石老人的真迹,应是全欧洲拥有最多齐白石作品的博物馆。这其中既包括曾是齐白石友人的捷克收藏家齐蒂尔及其夫人捐赠的精品;也有19世纪50年代期间捷克派往中国的文化代表团所带回的作品。而这批珍贵的收藏,则是齐白石艺术早在半个世纪前便已被西方主流博物馆认可的例证。


尽管齐白石本人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也未曾有机会周游世界了解西方文化,但他却拥有与他生活时代所不相符的开放思想。其艺术所探讨的主题,也是世界性的。


齐白石的弟子,国画大师李可染曾带90多岁的齐白石去看西方油画展览,齐白石看罢之后在留言簿上写道:“我要是年轻,我也学油画。” 说明白石老人虽自知时日无多,却仍抱有着一颗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好学之心。这在他成长的那个思想相对闭塞的年代,能够做到不迂腐守旧是怎样的难能可贵?试想,如果把齐白石在世的年景再往后错20年,或许他就可以和他弟子李可染一样赴欧洲写生。届时,他所创造出的艺术又会是如何呢?



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工作人员讲解齐白石作品


齐白石曾说:“说话要说人家听得懂的话,画画要画人家看见过的东西。”他的艺术之所以能够被全世界艺术爱好者所广泛接受,是因为他的作品是绝对贴近生活的。自小在农村乡下成长的他,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正因如此,他在继承中国传统文人画精髓的同时,却将文人画由相对曲高和寡的题材转变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物。他的作品主题大都是在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他笔下乡间的蔬果植物,花鸟鱼虾;还是一些中国神话故事中带有美好寓意的人物形象,我们都能从画面中生动、随性、充满着生活情趣的主题中感受到齐白石本人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他在画中的题诗和题款,在饱含他对亲情友情的真挚流露之外,还时有他对生活风趣幽默的点评与感悟。品读齐白石的画,不仅是了解他艺术创作的过程,还是感受一位普通中国乡下老头淳朴、敏感、纯净的内心世界。



齐白石所画皆为寻常之物



活了94岁高龄的白石老人,历经中国近代史中从晚清至民国,从抗日战争到最终新中国成立的数次巨变,因战乱多次辗转迁居最终定居北京。事实上,齐白石并未赶上最适合艺术创作的社会大环境。然而在如此动荡的外在环境下,却丝毫未能影响齐白石的艺术创作。视绘画如生命的白石老人曾亲口告诉弟子李可染,他一生中仅有两次超过十天时间停止作画:一次是因为重病,另一次是因为母亲去世。过人的勤奋与执着、外加超凡的艺术领悟力和勇于改变创新的精神,這些成就中西方任何一位艺术大师的先決条件,齐白石都具备。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20世紀最伟大的画家,绝非偶然。白石老人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代表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但他的艺术却是属于世界的。



匈牙利国家美术馆 “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展览指引牌


(编辑:罗元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