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卖菜网”快熄火了?

 时穷节乃现 2015-05-15

本报讯 网上买蔬菜?这两天下大雨,家住关山春晓的李先生不想去菜场,就拨打了送菜公司的电话,对方立马送来了一个星期的新鲜菜。

“网络卖菜”,这是近两年来武汉市出现的一种新业务,市民足不出户,只需一个电话,或者轻轻点击鼠标,清脆的黄瓜、多汁的西红柿……就有人送上门。

在卖菜网的经营模式下,只要提前一天预订,市民就可买到新鲜的蔬菜、海鲜、鱼、肉等,另加5元的路费便可送货上门。网站全部采用货到付款,如果货不好,客户可直接退货。这种商业模式能否挑战传统菜场被市民否接受呢,发展前景到底如何?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本报见习记者 周雯 方珣

定位白领 销售额小

卖菜网,就是销售农贸食品的网站,登录相关网页,即可根据网站提供的食品品种及图片信息轻松选择自己需要的菜品,网站负责送货上门。记者探访发现,如今武汉开通了专门网站并把菜卖进社区的有两家公司,一是“七件事”,一是“嘉事易”。

打开其网页,记者看到上面明码标价待售的商品包括蔬菜、水果、粮油、肉类、酒水、调料等,菜场超市里能买到的生鲜,这里几乎都有,还有一些半成品食材,已洗净切好打包好,买回家就能下锅炒。如一份番茄炒鸡蛋“方便菜”,标价是5元/500g。

网上买菜没有金额限制,与超市菜场相比,卖菜网上的价格并不算贵,如菜心2.5元/斤、本地生菜0.8元/斤、瘦肉13元/斤,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与市场基本持平,部分产品价格较市价便宜,还有不少产品打出了特价优惠。记者在两家公司网站上看到,大部分成交金额在10元—40元左右,成交额都很小。

成立于2009年的“七件事”是华中第一家卖菜网,该公司负责人殷昌虎介绍,他们的定位主要是针对社区,服务人群是白领阶层年轻人,“这部分人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买菜。”“嘉事易”卖菜网也如此,送菜范围主要包括关山、南湖、沌口的32个较高档社区,但不收取任何费用。

殷昌虎称,公司的货源主要是从批发市场进货,在各个区都设有点,客户通过电话、网络等各种方式下单后,他们会通知各区负责人,第二天在顾客就近的批发市场买菜,清理干净后送货上门货到付款,如货不好,客户可退货,但每笔另收5元送货费。”殷昌虎介绍,公司没有种菜基地,主要做买菜、配送服务。

网上卖菜不赚钱?

据了解,在上海、深圳等地“卖菜网”已经非常普及了,仅上海就有“上海卖菜网”、“菜管家”、“居家购菜网”等多家连锁经营网店。

“但与沿海城市相比,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是亏本。”殷昌虎介绍,随着业务的扩大,后期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尤其是物流配送、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

“如果有一天送货不及时,这个顾客就可能流失。”殷昌虎称,农产品的标准问题,在网上无法判断。他们曾遇到各种理由模糊的退货要求:有客户买了白菜要退,说是叶子被虫咬了;有人买了黄瓜要退,称颜色和网页上照片有所出入。“被退货的若是生鲜产品,退回来就只能扔了,这就增加了成本。”

据介绍,“七件事”在创办初期,也吸引了许多投资者。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慕名而来的她,做了该网站武昌区部分小区的代理,但是也只坚持了两个月。“开始生意很火爆,电话都打爆了,但因为没有解决货源问题,各区代理自行采购,有时候为了赚信誉,还打出租车送货,不赚反赔。”

“起送订单还是比较多,但是成本太大了。” 殷昌虎说,网站目前注册客户有1000余人,生意好的时候甚至有上千户订单,平均下来每天能达到300多单。

与“七件事”一样,去年,由弘博集团和另一家公司斥资5000万元成立的“嘉事易”,经过一年的运营,没有取得预期收益。问及原因,该公司负责人不愿意多透露,只表示网站正处于停业整改,之后将推出更多的服务。

江城卖菜网前景堪忧

武汉卖菜网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

有业内人士指出,武汉卖菜网的服务都很单一,只是简单的买菜送菜,没有特色服务。像上海居家购菜网就推出了“季度卡”、“一城卡”、“积分兑换”等特色服务,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电子商务体系。

在服务范围上,武汉本土购菜网站的辐射能力远远不够。像上海配送范围非常广,市外环线以内陆区都可配送。相反,武汉市内两家网站的配送范围则相对狭小。

此外,省外一些卖菜网站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企业团购服务,订单金额较大。上海“菜管家”卖菜网推出的企业团购充值卡、提货卡券、组合套餐等产品已多达20余种。而武汉两家卖菜网均没有涉足企业团购领域,仅停留在为个人提供服务的层面上,而且都是小额交易。

“没有风险投资注资,没有自己的蔬菜种植基地,也是武汉卖菜网做不大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举例,青岛生活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青岛大学生创办的一个网上送菜公司,今年4月,该公司得到上海通江控股集团1000万元的农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目前,该公司已设立了蔬菜加工基地、禽畜养殖基地以及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已初具产业规模。

业内人士称,卖菜网是一个新型的电子商务,市场前景广泛,但前期标准化服务要求很高,需要庞大的资金。外地成功的卖菜网都经过了一轮或者数轮风险投资,有了钱,有了种植基地,有了规范的配送和多方面的服务,一定可以培育新型市场。

专家:网络卖菜前景好但还在试水阶段

“卖菜网站的兴起迎合了时代发展。但由于蔬菜水果这类农贸食品的特殊性,又使得它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朱少林副教授说。

朱少林表示,传统的蔬菜销售方式从农民生产到市民餐桌,经过个多环节之后,1元的蔬菜可能变成8元。如果能直接通过电子商务网站配送减少流通环节,将会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实惠。

朱认为,目前相关网站融资能力不足,若能吸引企业团体顾客,可以使风投机构看到其中巨大的利益,加入投资

“目前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员工餐厅,食品需求量大,购菜成本非常大,如果相关网站有专门的负责人与企业对接,将会极大缩小配送成本。”

朱少林预计,从网络菜市场的试水到行业的成熟,这个过渡期不会超过10年。

市民:网上买菜,有人喜欢有人不爱

“我不喜欢菜市场的环境,特别是下雨时,菜市场里特别脏,而超市离家又比较远,所以我经常上网买菜。”家住汉口的外企白领陈女士经常在网上买菜,她称网上蔬菜品种多,就算只买1块钱的菜也会送货上门。“最重要的是网站会把所有食品做一个明细的分类,不管你是需要豆类、干菜还是水产,都可以很轻松地找到链接,不像在超市为寻找菜品逛来逛去。

也有全职主妇青睐这种购菜方式。家住洪山区的一位王女士表示,家里要靠她一个人打扫,还要接送小孩上学、放学,网购蔬菜水果每天节约不少时间。

不过,作为新事物,多数人还是不太了解,记者随机询问30余人,仅有2人表示“听说过”,但并没有尝试过网上买菜。

调查中,很多人对卖菜网颇感新鲜,但对于菜的质量却心存疑虑。

制图 齐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