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武术有多能打系列6:练格斗一定要“劈叉”吗?

 老庄. 2015-05-16

        传统武术有多能打系列6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一所健身馆打沙袋。旁边来了一个戴着眼镜、身材如郭小四一样彪悍的小哥哥。他饶有兴趣地看我打了一会儿沙袋,问我是练什么的。我如实回答后,他就来了兴致,要“考量”一下我的功夫。方法居然是让我现场“劈个叉”。我小时候练习过几年传统武术,曾经能够劈叉。但是接触了现代搏击后,虽然也练习高位腿法,但很久没做那种传统的柔韧训练了,所以我老老实实回答我不能“劈叉”。谁知对方表情登时不屑,推一推眼镜道:“那你的功夫还不到家。”我无比困惑,我的功夫应该到谁家?他已经飘然而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很多人眼里,“劈叉”成了检验功夫高低的一个标准,似乎不会“劈叉”就不会搏击。我估计在这些人心中,芭蕾舞演员和瑜伽教练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泰森反而是个门外汉。这倒是有点像有些人认为能飙高音才是厉害的歌手。

        的确,除了拳击这种限制腿法攻击的格斗术外,绝大多数格斗术都会对柔韧性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腿部的柔韧性。这是因为身体经过一定的柔韧训练后,肢体活动范围增大,攻击部位会增多。在综合格斗中,能命中头部的踢击常直接决定胜负。很难想象一个柔韧性很差的运动员能够在这样的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1UFC运动员踢中对方头部,需要较好的柔韧性

        当然,这并不等于格斗运动员都必须能“劈叉”。柔韧性和力量、速度那种“多多益善”不同,它属于“够用就行”的因素。确实有很多专业运动员通过自身训练将柔韧性练得很好,比如克罗地亚籍著名格斗选手米尔科·菲利浦维奇,就能够轻松地做出“一字马劈叉”动作,令他的崇拜者惊叹不已。然而并没有数据能够表明,柔韧性惊人的运动员在比赛成绩上与柔韧性普通的运动员有明显的差异。反而有不少报道和研究数据表明,过度伸拉韧带、提高柔韧性会增加拉伤和关节损伤的风险。

2米克尔表演的“一字马劈叉”

        回到传统武术,我们就会发现,柔韧性的地位被提高了。前文所说的“童子功”就是传统武术一味提高柔韧性的例子。由于幼童伸拉韧带较为容易,一些孩子甚至从小就被强行伸拉韧带,并被安排去做一些杂耍式的“武术”表演。我从未听说过有多少练过童子功的人成年以后在格斗上有特别骄人的成绩(传统武术界或许挺多)。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的武功,主要目的还是通过吸引眼球、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来表演赚钱,其本质可以说是对儿童的戕害。

3少林童子功

        所有的武术门派几乎都会或多或少地对柔韧性有所要求,大抵就是“劈叉”。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在今天的全国各类武术套路比赛里,“劈叉”几乎成了保留动作(开头那个小哥讲的还真有点道理)。不仅是长拳、太极拳等传统拳法规定了“劈叉”动作,就连那些传统套路里原本没有“劈叉”动作的八极拳、劈挂拳、形意拳,也常常被人为添加“劈叉”,以提高难度多赚点分数;甚至连刀枪棍剑的套路表演也免不了“劈叉”。我至今也想不出拿刀和人互砍的时候“劈叉”有啥意义。

4武术比赛中的“劈叉”是规定动作

        其实,在古代也有很多传统门派并不过分强调柔韧性。甚至有些门派会告诫弟子“脚不过膝、腿不过腰”,将腿法限定在低位攻击,以避免被人抱腿还击。既然不用踢高位腿法,自然不需要去练习“劈叉”。现在看来,这些规定应该是古代的老师傅,在个人有限的实践经验中发现了过度训练柔韧的弊端,或者高位腿法在训练方式不科学时呈现的华而不实,所以干脆舍弃了这方面的训练。即使这种舍弃在认识上有一定局限,但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说,这些老师傅起码比国家体委的武术裁判员和教练员聪明一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