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了《洛丽塔》,纳博科夫又是谁? | 阅读时差

 真友书屋 2015-05-16


我自己最大的兴趣,

一是写作,一是研究蝴蝶。

——纳博科夫





提到纳博科夫,一定要说的是《洛丽塔》。但作家身份之外,纳博科夫带着欧洲贵族般的精致修养,给妻子写下许多情书,同时疯狂热爱着蝴蝶,以至于有了鳞翅目昆虫学家的身份。


1941年抵达美国后,纳博科夫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1942年起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的研究员,做了大量无偿的志愿工作。



纳博科夫博物馆珍藏的蝴蝶标本。



整个四十年代,纳博科夫致力于研究一种特殊的蓝色蝴蝶。在他的研究中,美国灰蝶是亚洲蝴蝶品种多次进化的结果,而他在1945年关于蝴蝶的理论直到近些年才得到昆虫学家的关注和认可。


作为学者和艺术家,我更喜欢细节胜过概论,喜欢图像胜过想法,喜欢事实胜过象征,喜欢野生的水果胜过人造果酱。


1971年8月,时年72岁的纳博科夫和儿子Dmitri外出捕捉蝴蝶。



纳博科夫在美国待了二十年的时间,每一年都会在夏天旅行,寻找新的蝴蝶品种。1955年首次出版的《洛丽塔》也是在蝴蝶之旅中完成的。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一丽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纳博科夫也多次将自己对蝴蝶的热爱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在作品中。不少书籍封面或扉页的设计中,都有纳博科夫手绘的蝴蝶图案。



▲ 纳博科夫手绘梅丽莎斑点蓝蝴蝶,藏于纽约公共图书馆。



1958年版本《洛丽塔》扉页上的蝴蝶手绘,藏于纳博科夫博物馆。



在作品《王、后、杰克》中,纳博科夫融合细纹蝶和豹纹侠蝶,绘制了一种新的蝴蝶品种。



曾作为韦尔斯利大学俄语教授的纳博科夫,将绘有西尔维亚闪蝶的《故事九则》送给了自己的同事,同时也是短篇小说作者西尔维亚·柏克曼。



在第一版自传的封底,纳博科夫手绘了一只蝴蝶,名字取自普希金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纳博科夫曾翻译该书)。



1971年1月19日,纳博科夫在1958年版本的自传上绘制了名为Dozenita的蝴蝶送给自己的妻子薇拉。



出版于1974年8月的作品《看这些小丑》,是纳博科夫的最后一部小说,在“献给薇拉(纳博科夫妻子)”的扉页上同样绘有蝴蝶。



封底绘有蝴蝶的作品《礼物》(The Gift),被纳博科夫用作结婚四十三周年的礼物送给了妻子。



除了《洛丽塔》

你还可以读这些



《说吧,记忆》

Speak,Memory

纳博科夫回忆录,带着时光里深深浅浅的印记。全书十五篇文章散见于《大西洋月刊》《纽约客》等刊物,对于细节的驾驭为他赢得了大批读者(豆瓣评分9.4)。




《纳博科夫的蓝蝴蝶》

Nabokov's Blues

四十年代的纳博科夫致力于研究拉美蓝蝴蝶,这本书记录了他对于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的隐忧。


via Brain Picking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