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娶涂山,土功是急,闻启之生,过门不入。女娇达义,明熏是执,成长圣嗣,天禄以袭。 ——— 曹植《禹妻》 仅仅八句,32个字的《禹妻》,是东汉大诗人曹植赞美涂山氏女的诗。曹植,字子建,系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世称“出言为论,下笔成章”。南朝诗人谢灵运对曹植极为欣赏,曾说过:“天下才有一石(10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特别是他的《七步诗》不仅反映了才思敏捷,还说明了好诗能救命的佳话。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很有历史影响,但今天能保留下来的比较完整的诗歌仅有80余首。而在这些诗中却有多首咏赞大禹的诗歌。如《夏禹赞》、《禹治水赞》、《禹渡河赞》、《禹妻》等。其中《禹妻》因涉及涂山氏女,“珠城诗话”则不得不着重些笔墨。 大家熟知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具体细节,史书上是这样描述的:第一次过家门,大禹从窗口看到涂山女正在亲吻他的旧衣衫,嘴里唱着思念他的歌,想到治水重任在身,没有推门进家;第二次过家门,正逢涂山氏女分娩,虽然听到她的痛苦呻吟,乃至孩子的啼哭声,大禹想到还有很多百姓备受洪水困扰,还是忍着心痛,没有跨进自己的家门;第三次过家门,遇到涂山氏女抱着启儿在门外玩耍,并听到启会喊爸爸了,此刻多么渴望家庭温暖和快乐的大禹,想到的仍然是治水成功在即,不能有丝毫的闪失,终于只跟妻儿打了个招呼,便又匆匆走了。 曹植的诗,前四句就是讲的这个撼人的故事。五六句高度赞扬涂山女深明大义。“明熏是执”指的是她知道轻重缓急,采取一种主动的态度支持丈夫的治水事业,不拖后腿,不添纠结。最后两句,肯定了涂山女聪明质朴,相夫教子,独立地将启儿抚养长大,以父亲为榜样,得天地之恩禄,继承了大禹的雄心斗志,成为一代君主,开启了华夏文明。 通过曹植的这首诗,我们又一次地感受到: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位伟大的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