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考前指导(转)

 许愿真 2015-05-16
一.准确审题,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正确理解题意是答好题的前提,这里要做到:
·1.熟悉地图,建立准确的空间概念。地理试题,都有地理事物发生的位置问题。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要把有关的区域图仔细查看。可从政区图开始,然后地形图、气候图、水系图、矿物图、城市图、交通图等逐一叠加。并熟悉大洲、重要国家、热点地区、重要地理事物的轮廓、走向、经纬网位置等细微处。
·2.仔细审题,穷尽一切条件。试题会创设情景提供信息,题中的每一句话、每个数字,都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忽略了某点就可能误答或答不全。
·    3.运用原理,挖掘隐含信息。有些题干的条件是地理原理中必须看准的,而试题往往并不明确,而是间接或有意将其隐含在细微处。这其实是检查考生观察及正确掌握地理原理的能力。
·    4.明确材料概念,判断理解题意。有些考生往往答非所问,表面上看是粗心,实际上概念不清,张冠李戴。例如:土地利用类型草地、林地与植被类型草原、森林;植被类型与自然带类型等等。所以考生有必要将相似、相关、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对照比较,把握好其内涵和外延,找出其内在联系及差异。如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之间的联系及区别。
 
·二.确定解题思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理解题意后,关键是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活提取平时的知识储备,才能解题。
·1.全面思考,综合分析解答问题。首先要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解题时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并找出优势条件或限制性因素,才能答全。如分析长江流域、南亚水灾的原因时要从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来分析;分析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因素时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来分析,例如 武汉。
·评价要从优、劣两方面分析;分析影响时要从有利不利两大方面来分析。
·    2.理清头绪,进行逻辑推理。近年高考试题的一种新趋向是条件隐蔽,层层设障,并且没有明显的正误倾向,只能依据条件去判断、推理。其目的是考核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等推理能力。
·    3.多角度训练,灵活进行知识迁移
 
·地理图形、图文之间都可以不断变化,这就使地理试题灵活多样。如:太阳高度角,就可以有旗杆影子、窗户光线、楼房间距、地球经纬网、太阳能热水器、变化曲线坐标图等多种题型。晨昏线更是变化多端,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局部图等。面对此题时要多训练,进行归纳总结其解题规律是最好的办法。
·4.联系实际,运用原理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另一大特点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或区域联系起来,以考核考生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掌握五大地理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和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准确运用四大区位理论: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区位理论
·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关注热点,特别是热点区域的有关地理知识。如:对西亚、北非、日本、欧洲等国际事务频发的区域进行自然环境、经济活动等多方面的思考训练,主要是联系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归纳。同时对重要的地理原理多举实例,习惯于理论联系实际。
·三.科学、逻辑、全面地表述答案的能力
·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不少同学在平时复习时,这个方面训练不够,往往出现眼高手低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的情况,因此,考生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如:我国西北部分区域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是什么?这道题很多学生从过垦、过牧、过樵三方面去分析,虽然分析得有道理,但是一分不得。原因是这三方面都是该地区环境脆弱的人为原因。没有看清题而丢分,实在是太冤了。因此答题要针对问题科学表述;全面到位,有因果、上下联系;还要逻辑清楚,最好列出123点。并要言简意赅。同时还要做到答题面广,不必深挖洞。
·四.具体操作方法
·    用最平常的心态看懂题意、看清图示是最基本的一步,然后寻找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地理背景等,审题要慢,下笔要准,才能做到不走题、偏题、漏题。具体到各类题型又有不同的方法:
·选择题:一般情况下有三种答案不能轻易作答:①一看就对的答案;②绝对化的答案;③完全陌生的答案。
·选择题解题方法:
·⑴排序类  找出最能确定的选项,然后用其它选项来检验。
 
·⑵基本概念类
·例:①下列对三峡地区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地处我国的中部经济地带    B 地处华中热带湿润地区
·C 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中游地区  D 处于我国国土的核心位置
·解这类题,要对地理事物的概念、分析有清晰的了解
·⑶图像类    善于把握图像中的有效信息
·⑷推导类    高考题目经反复推敲,一般题目、现象不会错,如果常规思维想不通,就要另找出路。
·例:A(40oN116oE)比B3oN120oE)日出早,推断上海去开罗的轮船顺风顺水吗?
·常规东早于西,现在不是,什么原因?时间不同,①经度不同 ②日出时间不同→昼夜长短不同→纬度不同
·有的根据现象来推导,也有的根据材料或图像来推导,怎样看图?选择题中的推导是这样思维,综合题也是,尽可能回归课本。
·读图题:要扣准图名和图例,不放过图中任何信息(如经纬度、箭头、注记等)。坐标图注意纵坐标、横坐标、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
·交叉点,并通过描点来理解其地理含义,多轴坐标图要准确寻找与变化曲线相对应的横、纵轴;等值线图从形态、疏密、弯曲方向、极值等方面入手;区域图、地形剖面图根据经纬度、海拔高度、参照物、比例尺等判断地理位置;无图考图题,先将文字转换成图形等等。
·    计算题:不放过题目中任何一个已知数据,注意各数据地理含义的区别,注意总值、平均值、比值;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区别。
·    材料题:仔细阅读材料题,提取科学准确的信息,寻找突破口,就是考审题能力,界定是什么问题,确定答题思路。切忌答题想当然,材料形同虚设。但答案也不是材料内容简单的照抄和堆砌,而是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
·综合题:综合题解题时应看清题目的设问,并按要求分类回答。思考问题,要给自己设计台阶。如植被破坏导致的后果,不要盲目地想,而要理清思路:①与大气的关系:气候恶化、温室效应;②与水的关系: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的变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尘暴;③与生物的关系: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
 
·为了使答案具有条理性,通常把最有把握、最重要的答案放在最前面,词句要科学化、专业化。答题的繁简程度、所用时间一般与题目所占分值成正比;对于无从下手的题目,从材料、图(图名、图例、图上的其他信息)、题目(关键词、限制词),甚至同一大题中的其他小题当中去获取提示信息,总之一句话:太易的题可能有陷阱,太难的题也会有提示
·综上所述,熟悉地理事物,把握地理原理,学会认真审题,讲究解题思路,训练灵活运用,注意规范答题,就能在高考中应对自如,取得佳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