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寰枢椎半脱位患者推拿治疗的临床分析

 成为亨特 2015-05-16

寰枢椎半脱位患者推拿治疗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4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5期供稿   作者:耿向东 丁喜艳 戴文敏 谭红卫 王瑄
[导读] 目的 讨论寰枢椎半脱位患者推拿治疗。
耿向东 丁喜艳 戴文敏 谭红卫 王瑄(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5-0140-01
【摘要】目的 讨论寰枢椎半脱位患者推拿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采用推拿手段进行治疗。结论 让患者端坐于治疗凳上,施术者站其身后。先用一手按于患者头顶固定,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着力,反复捏揉颈部两侧肌肉韧带,在其风池、天柱等穴及损伤之处进行重点捏揉,促使其缓解痉挛,放松肌肉,舒筋活络,恢复肌肉韧带的弹力和正常拉力。再用两手协同用力,托住下颌,反复进行轻柔的旋转摇动头颈部,用以活动头颈部各关节,纠正关节脱位,促使其恢复活动功能,再反复捏揉肩部肌肉及经络穴位,再反复捏揉上肢肌肉经络穴位。最后,顺序牵拔五指。
【关键词】寰枢椎半脱位  推拿治疗                    
        寰枢椎半脱位,又称“寰枢关节半脱位”或“寰齿关节半脱位”。在人体七个颈椎中,第1、2颈椎为适应人体头部的运动特点,在其结构上有其特殊之处。第1颈椎既无椎体也无棘突,其形状如环,故又称“寰椎”;第2颈椎椎体上面生有一个状如门轴样之突起,称为“齿状突”,伸入寰椎之内,转动如门之枢纽,故又称为“枢椎”。枢椎的下半部分,则具有一般颈椎的特点,并且其棘突较大而长。
        寰椎上面有一对关节凹,与枕骨的两个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主要参与完成头颅的前屈后仰活动,和协助其他关节完成左右摆动。在寰椎下面有两个下关节面,与枢椎两个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在寰椎的前部内侧有一关节面,与齿状突的前关节面构成寰齿关节。寰齿关节和寰枢关节,主要参与完成头部的左右旋转活动。以上各关节在强有力的肌肉韧带拉力下,使之组合得比较牢固有力,并能进行正常的灵活转动。当由于头颈部的外伤或颈部感染,使颈部两侧肌肉韧带拉力失去平衡,或寰枢关节的韧带损伤,而致使寰枢关节和寰齿关节脱离了正常的活动位置,丧失了正常的活动功能,即造成寰枢关节半脱位。
        [病因]  
        引起寰枢椎半脱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头颈部遭受外伤后,颈部两侧肌肉韧带(如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前后锯肌、斜方肌、头半棘肌、头夹肌、项韧带和寰齿关节中的横韧带、十字韧带等)拉力失去平衡所致。一般在颈部外伤初期,由于伤侧肌肉拉力降低,以及伤者多采取保护性侧屈,而使头颈歪向一侧。再者寰椎横韧带和十字韧带的损伤,松弛或断裂,也是造成寰齿关节半脱位的原因之一。另外,颈椎的畸形、齿状突的先天性变异,也可引起寰枢椎的半脱位。
        [症状]  
        寰枢椎半脱位的患者,头部大多歪向伤侧,以避免牵拉伤侧肌肉而疼痛加重。头颈部疼痛强硬,尤以伤侧明显,头颈部活动功能受限,尤以左右旋转受限明显。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现象。尤以低头时症状加重,出现眼前冒金花,眼前发黑,甚至昏厥跌倒。
        在颈部伤侧多有触压痛,并可触及僵硬的肌肉痉挛。外伤后期可触及椭圆形或条索状粘连结节。寰枢椎半脱位后,并可伴发或诱发颈椎的生理屈度改变,或颈椎小关节紊乱,而出现颈椎综合征的一系列相应的症状,陈旧性寰枢椎半脱位,大多出现神经衰弱和神经官能症的某些症状。故临床常被误诊。应拍X线片才能协助明确诊断。
        X线检查:一般拍摄寰枢关节正位片(在拍照的比较标准的寰枢关节开口位片上,由寰枕关节间隙和齿突两侧间隙及寰枢关节间隙,共同组成一个“北”字见开口位片和侧位片(包括前屈位片和后伸位片,以便于做动态观察),若出现下列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即可明确诊断。
        1.在开口位片上若出现以下几项之一者: ①齿突偏歪。②枢椎齿状突两侧间隙不对称。③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不重叠。④齿状突轴线不能垂直平分寰椎下关节两侧最外缘的连线。⑤寰椎下关节两侧最外缘的连线,与枢椎上关节两侧最外缘的连线不能平行,在其一侧延长线上相交。以上情况均可证明寰枢椎存在有侧方移位,即为寰枢椎半脱位的“侧方移位型”。
        2.在侧位片上若出现以下几项之一者: ①寰齿间隙大于2mm以上者(正常人的平均值为1.32mm,儿童最大为2mm)。②寰齿线超过寰枕线全长的1/3者(自寰椎前结节至枕骨大孔最后缘的连线,为寰枕线。此线通过齿状突尖端,其中寰椎前结节至齿状突尖端的连线,为寰齿线)。③齿状突轴线与寰枕线的夹角,若小于60°~70°为轻度后脱位;若小于50°~60°为中度后脱位;若小于50°为重度后脱位(正常人齿状突轴线与寰枕线的夹角在70°~80°之间)。若发现以上情况之一者均可证明存在有齿状突的向后脱位,即寰枢椎半脱位的后脱位型,又称“中央移位型”。
        3.在前屈后伸位片上  若前屈位片寰齿间隙超过2mm;而后伸位片上则恢复正常,说明寰齿间隙尚存在活动,一般为新鲜脱位。若在前屈后伸位片上,均有寰齿间隙增宽,一般为陈旧性脱位,其寰齿间隙已被结缔组织充填而不能复位。
        另外,比较严重的寰枢椎半脱位,大多为即有侧方移位又合并有中央移位的“混合移位型”。
        [治疗方法]  
        治法:舒筋通络复位法。
        操作步骤:让患者端坐于治疗凳上,施术者站其身后。先用一手按于患者头顶固定,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着力,反复捏揉颈部两侧肌肉韧带,在其风池、天柱等穴及损伤之处进行重点捏揉,促使其缓解痉挛,放松肌肉,舒筋活络,恢复肌肉韧带的弹力和正常拉力。再用两手协同用力,托住下颌,反复进行轻柔的旋转摇动头颈部,用以活动头颈部各关节,纠正关节脱位,促使其恢复活动功能,再反复捏揉肩部肌肉及经络穴位,再反复捏揉上肢肌肉经络穴位。最后,顺序牵拔五指。
        对合并有头痛头晕的患者,可再做治疗头痛的手法;合并有恶心呕吐者,可再配合做治疗胃痛病的手法。
        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是一个逐渐缓慢的复位过程,要经过反复多次的手法治疗,以加强肌肉韧带的拉力,调解其拉力平衡,才能逐渐的复位。且不可操之过急,猛力扳扭,反而造成新的损伤,加重病情,欲速则不达。
        [注意事项]  
        1.寰枢椎半脱位不可能一次纠正治愈,一般需要10~30次的治疗,才可达到基本治愈。
        2.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以手法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急性者比较易治,陈旧性者比较难治,疗效缓慢,且易反复。
参 考 文 献
[1]李华东.古代推拿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2]丁继华.伤科集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