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孩子摆脱依赖 来试试这4招

 泽潝先生 2015-05-16

有的孩子过分依赖父母,什么事都找父母解决,不独立且非常没有主见,这样的孩子既不易融入集体和社会,也不利于其人格发展。

其实,“有主见”也需要从小有意识培养。但现实中很多家长常认为孩子太小不会做决定,然后包办代替,结果孩子到了该做决定时,却变得不知所措。

如何让孩子摆脱依赖,变得有主见呢?不妨试一下这些招数:

1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使孩子通过成人对其行为、言语的评价,逐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从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当孩子遇事有疑问时,引导其多独立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同时应让孩子知道,只要是经过充分的证实后确信自己的做法或观点是正确的,就应敢于坚持,而不要随意被周围人的思想所左右。

2在参与中提升孩子能力

“小事”由孩子自己安排,“大事”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

生活中通过适当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给孩子“自己作主”的机会,充分地信任孩子,大胆放手让他们去设计、去计划,去安排,去实践。譬如让孩子自己去买一些日常所需用品、购买水果,有意识去训练孩子的能力。

多让孩子换位思考,“如果让你去组织这次活动,你会怎样安排?”“如果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去想?”有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孩子将会慢慢从“无主见”转变到“有主见”,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性”思维的人。

3耐心倾听孩子想法

当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与家长争辩时,家长千万不能斥责孩子“顶嘴”,要给孩子充分的辩解机会。另外,家长不要抢过孩子的“话头”,要静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试图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适时点拨,会令孩子得到鼓舞。

在孩子表达意见时,即使所提的建议很幼稚,大人也不妨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予以接纳。还可适当让孩子参与家庭中的一些事情,听听他们的想法,即便是不采纳,也能够通过让孩子参与的方式,了解孩子是如何想的,怎么看问题的,家长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去引导以激发孩子的思辨能力。

4用启发式的话语代替命令尝试用“这件事怎样做更好呢”、“你是否该去干……了”这种启发式的口吻引发孩子独立思考,引导孩子按自己的意志主动处理好事情,而不是把自己放在高高至上的位置直接发出指令。孩子在摸索尝试中积累经验,自然在以后的成长中变得更有自己的见解。结语不要单纯的让孩子听话,因为听话未必就是优秀的孩子,也不要只让孩子有主见,如果坚持自己没有见解的主意,只能是固执己见。听话,就是能够分析利弊,善于借鉴;主见,就是有主意,更有自己的见解,听话又有主见才是一种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